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基础结合临床CBL+PBL教学模式※

2019-01-29杨冬梅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病案辩论西医

杨冬梅雷 磊

(1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1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教学现状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涉及面较广、整体性较强的特殊学科。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理论和诊治体系互不相同,在临床实践中各具优势和不足[1]。中医妇科理论具有辨证论治、灵活施治的优势,但对人体解剖结构的描述和定位缺乏准确性,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操作,并且对妇产科临床中危急重症的处置具有一定局限性。西医妇产科学对人体解剖描述清楚,利于手术,对危急重症的处理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对于常见的妇产科病种如不孕症、月经失调、复发性流产等,在治疗效果上比较局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将“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建立中西互补,形成独特的医学诊疗模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

在现有教学模式上,中西医结合学科专业设置时间短、学生专业课程较多,大部分院校一直采用两个基础(中医基础、西医基础)加两个临床(中医临床、西医临床)的教学模式,使中医和西医知识的学习相对独立,导致学生很难将两种临床思维进行整合[2],设置中西医结合的初衷是让学生同时学到中医和西医的知识,但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中医和西医均未学彻底。因此,进行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2 CBL+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的应用

病案式教学法 (case-based learning,CBL)[3]是以临床具体病例为基础,通过病例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4]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方法,经国内外多所医学院校的教育实践后取得良好效果。CBL+PBL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10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病例,通常在课程开始的第一节课布置病例,各小组成员可通过网络收集病例资料,也可到附属医院收集病例;(2)病案与问题设计: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典型病案,并提出相关问题4~6个。以病案为主线,针对病例涉及疾病的概念、诊断、病因、病理、病生、辅助检查、中西医治疗等提出相应问题,包括 1~2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3)课前准备:提前1周左右将病例及问题告知学生,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尽可能多的查阅该疾病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最新的诊疗进展;(4)课堂教学: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本组学生对病例进行10~15 min的PPT展示,并提出相应问题,其他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不同组学生针对争议性问题进行辩论。整个过程,老师起到课堂引导、时间控制、解答问题、参与讨论、课堂总结等作用。

3 CBL+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3.1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CBL+PBL教学法使抽象内容感性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内在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良好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学生通过参与病案收集,问题设计,将复杂枯燥的知识点灵活运用于病案设计中,既有利于知识的深入,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设计“异位妊娠”病案时,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或到医院进行资料收集,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很多疑问,带着问题进行资料收集并寻找答案。该病的主要表现是停经后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但当患者异位妊娠未破裂时腹痛往往不明显,很多女性又会把阴道不规则流血当成月经不规律,导致未尽早到医院诊治从而延误治疗。部分患者直到因腹腔内出血发生休克时才被送到医院就诊,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如何通过“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早期准确地诊断异位妊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病案的分析及各小组辩论,能让学生对该病的诊断有更深入的认识。故,带着问题去学习,更具有目的性,能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促进基础和临床的紧密结合 使学习更加系统化 CBL+PBL教学法不仅是对授课内容的复习,同时又要求学生根据患者产生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判断,并联系所学知识。该方法是一个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例如一位月经稀发,肥胖,多毛,痤疮的 30岁女性患者,未避孕的情况下不孕病史4年多。结合此病案可提出的问题包括:肥胖、多毛、痤疮提示该患者的激素水平有何种改变?患者不孕的原因?该病的病理和生理改变?通过哪些辅助检查来确诊该病?以及该病目前常用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等。该病案不仅让学生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学习,同时还结合卵巢的病理生理改变复习了卵巢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正常妊娠需具备的生理条件,并结合患者内分泌的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学习了正常女性的性激素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纵向掌握了基本病理过程与临床表现的联系,同时又横向了解了相关病理过程的联系,把临床课的内容与解剖、组胚、病理、病生等基础课进行结合,训练了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3 角色转换促进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以教师作为讲授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CBL+PBL教学法将师生角色进行转换,学生作为主讲、参与辩论,教师起到引导、协调作用。以病案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以辩论为形式,让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学习中,真正达到边做边学的目的,变传统的“满堂灌”为轻松愉悦的讨论式学习。很多学生认为,病案讨论提供了更为现实又具吸引力的钻研目标,这比死记硬背书本内容更有吸引力,令所学知识印象更深[5]。学生在讨论和辩论的过程中可以树立竞争意识,对医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学得积极热情,教师的指导深入浅出,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化,充分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对病案和问题的分析讨论中发现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了解学习过程的难点,并给予适时讲解,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建立个体化及人性化的教学方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能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中得知自身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有助于形成更为融洽的、健康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间良好的双向互动。

4 CBL+PBL教学法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BL+PBL教学法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扩展,如,联系相关附属医院,运用正在住院的患者病案进行分析讨论,探讨诊断的合理性,并就目前的治疗方式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在管床医生带领下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将理论和实际更好地结合。还可邀请临床医生参与病案讨论,就诊疗方案及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等提出看法,对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辩论分析,将理论更好地实战化,以最大程度适应临床工作的要求。

通过CBL+PBL教学,教师可选择较好的病案并加以润色,作为优质病案纳入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教学病案库,每个学期不断增加新病案,更新旧病案,为以后的CBL+PBL教学提供良好的病案来源。

猜你喜欢

病案辩论西医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