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杂病论》中“心”之我见※

2019-01-29张冉冉徐慧超李若瑜刘晋芳苗宇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3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心阳胸痹

张冉冉 徐慧超 陈 浩 李若瑜 刘 杨 刘晋芳 苗宇船*

(1 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之手的《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完整的六经辨证及脏腑辨证体系,虽经战乱失散,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临床运用甚是广泛,并且现有不少学者对经方古籍进行现代医学研究,以求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将根据《伤寒论》中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真武汤、炙甘草汤、小建中汤、以及《金匮要略》中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各方证的论述,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心藏神”“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液为汗”等方面阐释中医对“心”的认识。

1 从阴阳学说来认识心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阴阳作为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无论是从生理、病因、诊断、病机方面来看,还是治疗方面,无不证实了“治病必求于本”之理[1]。而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各个脏腑形体也有阴阳之分,《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而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而单独就“心”这个脏而言,又可分“心阴”和“心阳”。“心阴”是“心”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正常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相当于血;而“心阳”是“心阴”正常运行保证,相当于心气。血的运行,依赖心气的推动,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行脉中,当行其道,则为血;若外伤所致,血逸脉外,则为离经之血;而若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不畅,瘀血自成[2]。

《伤寒论》第64条说:“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从病因病机上说,此方证乃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而致心悸。从药物治疗上看,去掉粗厚肉桂,辛甘性温的桂枝,助心入阳;甘草炙用,以甘温之性补中益气;两者合而为用,辛甘化阳,温通心阳,平定心悸。浓煎顿服以加快疗效[3]。

然而阳气与阴血不足时,若以滋阴养血为首治疗,则阳气未复,血虽充盛,而气失于常,正如《医学正传·气血》中所载“血非气不运”,则症状不能改善;同时《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所以阴阳两虚应以益气为主,兼有滋阴养血。所以只要心阴阳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即可出现心动悸,而心阳虚鼓动无力,心阴虚脉道不充,心之阴阳不足,则见脉结代。如《伤寒论》第177条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因外感病始犯太阳,进而向内传变累及心,外邪已止,唯存里虚之证。从药物治疗上来看,重用炙甘草以补中益气,与甘温之人参、大枣补中气,滋化源,气血充足,以为复脉之本;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养心阴,补心血;桂枝、生姜、清酒乃辛温之品,以振奋阳气,温通心阳。诸药合用,阳生阴长,阴阳并补,共奏通阳复脉,滋阴养血之功,动悸脉结自除[4]。所以张仲景以炙甘草汤治疗心阴阳两虚、气血不足的之证。参照《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十三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由机体内部阴阳失调所致的虚劳病,小建中汤辛甘合阳,酸甘助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则由心阴不足引起的心悸自止,有阴阳失调所致的偏热偏寒之症自消[5]。

2 从五行学说来认识心

五脏六腑各有阴阳属性,也有其五行属性[6]。五行学说是利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之间存在的生克制化规律,解释说明客观事物内部存在的联系。《尚书·洪范》中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根据《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之论,木生火,木为火之母,根据母病及子,当木行虚弱时,引起火行不足,最终可致木火皆不足;根据子病及母,若火太过,则心火引动肝火,为“子病犯母”。火生土,火为土之母,根据五行的母子相及理论,中央脾土的运化功能失常,会反过来影响着“心”的功能。故心阴阳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所见心动悸、脉结代,用炙甘草汤重用炙甘草补中益气,培中焦脾胃后天之本,益气血生化之源,合诸药共奏滋阴养血之功,以消动悸脉结。《伤寒论》第102条云:“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新病,本应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未经失治误治而见心中悸动不安、神烦不宁,观其既无热扰胸膈、阳明燥屎内结、邪郁少阳之征,又无水气凌心之象,故推断此乃里气亏虚,复被邪扰,心脾气血不足,心失所主,则生悸成烦。予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其中重用饴糖,取其甘温之性,结合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建中补虚,脾土健则邪自解,而心得安。

水克火指肾制约心,心若不足,则肾相对偏盛。正常情况下,心阳下蛰于肾,肾水得到温暖,能够蒸腾化气,向上以调心火,则心火不亢,水火既济。心阳虚衰,肾水不化,正如《伤寒论》第65条载“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过汗之后,使心阳受损,以致心火不能下蛰暖肾,进而肾水无以蒸化而停于下,又因上虚而欲乘,见脐下筑筑然跳动而如奔豚之将作,此为心阳虚,下焦寒饮欲动。重用半斤茯苓利小便伐肾邪以宁心,配以桂枝通阳化气利水,并合甘草辛甘化阳,温通心阳,心阳一复,肾水得温,蒸腾化气,水邪自除,心亦可安。如《伤寒论》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此为过汗使少阴阳气大伤,阴寒内盛,格拒虚阳于外所致。肾阳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上下周身,水气凌心则心悸;清阳不升,复被水气上逆蒙窍,而见头眩;五脏之阳气,非肾阳而不能发,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本,故肾阳虚衰,失于温煦,水气浸渍四肢经脉,而见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方中炮附子温振肾阳,使水有所司;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使水有所制;茯苓淡渗利水,佐以健脾;生姜温散水气,助布阳气;芍药活血脉利小便,兼制他药燥烈之性。五味相配,既能温补脾肾之阳,又可利水祛湿。这是五行理论中,心肾相互关系的体现。

3 心藏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心”为生之本,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次及脏腑,导致全身脏腑气机紊乱。血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心主血脉功能与心藏神机能是密切相关的[7]。如《伤寒论》第118条有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太阳表证误用火法发汗,致使津液外泄,耗伤心阳,火邪内迫,津液受损,扰动心神,又误以为阳明里热,下之,心阳必损,此时心神不但失于温养,且不能潜敛于心,故浮越于外,而生烦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乃小剂量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以温通心阳,潜镇安神治疗心阳虚烦躁之证。第112条载:“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此乃心阳虚惊狂之证,为心阳虚,心神不敛,复被痰扰所致。伤寒表证误用火法强取其汗,致使大汗淋漓。汗为心之汗,心阳随汗而出,《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故心阳受损,心失所养,心神不敛,加之心胸阳气不足易致水饮痰浊之邪乘虚扰心,心神失守,故见惊狂、坐卧不安等神志病症。方用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和大剂量牡蛎、龙骨,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芍药为阴柔之品,不利于阳气的恢复和痰浊的消散,故去之;加蜀漆以涤痰散邪,龙骨、牡蛎以重镇潜敛以安浮越之心神。方用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和大剂量牡蛎、龙骨,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此二证皆心阳虚、心神不敛引起的,但证情逐渐加重且兼夹有所不同,潜方用药自是随证加减,有所不同。心藏神,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自当体现无疑。

4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阴为血,血府为脉,脉通则血畅。而“心主脉”即指心气的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液通畅。营行脉中,属阴;卫行脉外,属阳。营气与血并行于脉中,故有《灵枢·决气》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象反应整个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脉管的舒缩和心气的推动和调控有关,心阳和心阴协调共济,则脉管舒缩有度,血液通畅,既不妄行也不瘀滞。如若心气不充或阴阳失调,经脉壅塞不通,舒缩失常,不能正常地输送血液,人体得不到血液濡养,常出现心悸怔忡或心胸憋闷疼痛,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等症。因此,心脏的正常搏动射血主导着整个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则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故《伤寒论》原文177条记载的炙甘草汤证以“脉结代”为辨证要点之一。《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记载:“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寸口沉取而迟,是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之象;关上出现小紧,是中焦饮停,阴寒内盛之征,上焦阳虚则痰饮乘虚而入,停聚胸中,故见此脉象,是胸痹病的主脉,根据胸痹病的邪正虚实的轻重程度不同,脉象也有所不同,但不离“阳微阴弦”的范畴。若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则为痰浊壅盛,胸阳痹阻,方用栝楼薤白白酒汤加半夏以逐痰浊降逆气。若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出现气自胁下逆抢于心而胸胀满等气机闭塞逆乱之象,如阴寒痰浊等有形实邪阻滞气机所致,予枳实薤白桂枝汤宽胸下气,通阳散结,可谓“祛邪之实,即以安正”;如阳气亏虚、运行无力所致予人参汤补中助阳,可谓“养阳之虚,即以逐阴”[8]。人体全身血脉皆统属于心,脉可直接反应心的功能状态,同时脉象又可反应五脏的病理生理状态。

“有诸内,必形诸外”,《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 白、晦滞;心血亏虚,则见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见面色青紫;心火亢胜,则见面红耳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晦暗。

5 在液为汗

汗为五液之一,《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经汗孔排出体外的液体。《素问·五藏生成》有“五脏化液:心为汗”之说,指出汗液的生成、排泄与心血、心神关系密切。津血同源,津液又为汗液化生之源,所以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心藏神,心神又会主宰和调节其生成和排泄,如《素问·经脉别论》云:“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祛除外感表邪常以汗法,但需适度。不及则表邪未解,太过则易损伤正气。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过汗则心阳随汗外泄,心阳受损,尤其是病人素体阳虚者。桂枝甘草汤证,心阳虚致使鼓动无力,空虚无主,故见心中悸动不安。阳虚而悸,内不足者求助于外,故病人两手交叉按于心胸部以减轻不适。还可见一些心阳气虚的表现,如胸闷、短气、乏力等。

总之,本文试图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心藏神”“在体合脉,其华在面”以及“在液为汗”等方面阐释《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心”的认识,其中“心主血脉”功能关联较多,临证应重视“心阴、心阳的平衡”、中焦脾胃的固护。然“心”仍有其他的生理特性及功能特点,在文中并未面面俱到,临证时应加以考量。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心阳胸痹
标点符号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胸痹便秘患者的中医辨证施膳护理
袁海波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病用药规律探讨
前桃后杏终归无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