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审计学教学现状与创新

2019-01-28陆菲茵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审计学课程教学

陆菲茵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一、前言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对大数据这个概念所给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具有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低价值密度(Value)、真实性(Veracity)的特点,简称 5V。大数据是二十一世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曾在来台演讲中讲到未来的社会将不再是IT时代,而是DT时代,即Data technology时代。

审计学是财会专业一门专门研究审计理论和方法,探索审计发展规律,从而对社会上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社会学科。审计学教学要求学生在完成会计、税法、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审计学课程。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大数据相应技术来进行海量信息的搜索、分析以及综合,提炼与工作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运用审计学相关知识,比如说会计、财务、管理等来进行专业化数据的提炼,灵活运用到工作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任务的展开并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成为审计单位用人的标准。为了培养综合审计实践能力更强的学生,平时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在审计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将审计学教学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化审计学科,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成为当下审计教育教学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本篇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当下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学教学现状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四条建议以供审计教育教学行业及相关教学借鉴。

二、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学教学现状

因技术设备的落后,审计学教学停滞在老师讲,学生听,对审计学的专业知识注重审计理论、文献分析、资产管理等方面,技术上采用传统的手工账或者是简单的办公软件进行操作。远远落伍于信息时代社会人才的需要。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目前审计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的课堂备课内容缺乏创新性

教师的课堂备课内容缺乏创新性,老师上课的课件,主要来源于各类已出版的审计类书籍,以及网络资源。并通过一定的案例对具体的审计学知识进行讲解。这些案例,虽然说在一定的情景下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却不能符合当下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在课上学到的与实际工作面对的问题大相径庭,课堂案例失去了其教学意义。然而,由于教师没有做好案例的及时更新,充分发掘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学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新挑战与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例子,给学生进行示范性的讲解,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容易使学生在这些案例与现实接触的问题中无法得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来解决现实问题。

(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学生在学校学习审计学的理论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却没有能够进入到相关专业的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操练。学生严重缺乏动手能力。在平时的考试考核中也缺乏对实践操作这一方面的学业实习评价。最后学院主要是以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分作为知识考核的主要标准,此外再加上学生的平时出勤率、课堂发言、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等这几项来评定学生成绩。这种评论方式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审计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标准格格不入,学生需要重新进行实物操练,对大数据相关知识进行学习,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学生就业率不高。若学生只能应付理论知识的考试,却不能应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校教学与社会严重脱轨。学院缺乏审计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队伍。

(三)学校与社会单位企业之间缺乏有力的对接

学生在校期间,不熟悉社会事业、企业单位,更没有相关部门的实习机会,而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甚少,无法得知企业最新用人信息,学生的学习与实践需要老师与相关专业的企业负责人对接,推荐学生过去实习,增强学生的知识有用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从问题中发现知识的不足,及时反馈到课堂中的学习。因此,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学校育人与社会用人之间的有效对接是保持审计学教学与时俱进,学以致用的重要纽带。

总之,现阶段的审计学教育存在严重的教学导向问题。首先,由于沿袭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审计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课程内容缺乏创新,相关的案例少,案例老旧,教材选择也较少。此外,由于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建设先进的实验室以及与云计算、大数据相关的训练基地。学生在实操方面未能有机会将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进行操作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有待加强。最后,学校审计学专业没有相关负责人与有关专业的事业企业单位进行合作,输送人才,学生难以接触到实习单位,进行真刀实枪地上岗,体验工作业务环境。

三、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学教学创新之路

学习无止尽,创新无止尽。在技术日新月异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席卷全国的时代,审计学教学创新永无止境,基于以上的三个方面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审计学教学创新之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展开:

(一)审计学院开设大数据相关课程

大数据时代的审计特点,目前大部分的审计教材的内容。是在手工账簿的基础上编写教程,学生毕业后只能应对手工审计部分,信息量大,工作繁琐,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在大数据背景下严重缺乏技术性以及时代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育部相关部门应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审计学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适应大数据浪潮下的各项工作操作,提高学校学生就业率。

(二)审计学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应努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完全开放、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并利用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让每位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时无刻的接触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前面提到大数据的一个优点,即信息的海量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在海量的信息中提炼所需要的那部分资源。实现学生的对数据,对信息的密切对接,真正养成接触、分析信息的意识和习惯。这就需要学校在相应的场所实现网络的开放性以及多媒体设备的引进,使得任意一个学生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资源查找。另外,审计学相关老师在学期前,学期末可以在网上发放与学习有关的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了解到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设立多种多样的活动,从而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构建审计实操基地,开设上机操作课程

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熟悉大数据下的审计操作方法,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浏览、快速摄取,并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目前事务所流行使用的审计软件,有E审通,主要是针对财会专业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将E审通进行升级改造,引进教学实验室,让学生学会使用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熟悉计算机对经济以及业务的处理程序,通过对软件的实际操作,强化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控制审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所造成的局面,以适应以后的审计工作。

(四)介绍学生去大数据相关企业实习

教师团队负责人与大型的事业、企业单位联系,介绍班上的学生去实习。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去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业实习,将实习与量化积分、奖学金等挂钩,以此拉动学生的潜在积极性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大胆心细,认真负责的工作品质。

综上所述,审计学教学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进行改革,首先审计学院需要开设大数据相关的审计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大数据意识;其次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通过丰富的资源、问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适应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再次构建审计实操基地,开设上机课程,使得学生在实操中理解消化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并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最后,老师利用寒暑假介绍学生去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实习,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业务专业素养。通过具体实施以上四条,学生的审计专业知识在大数据时代才能够学以致用,受到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的青睐。

四、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审计学作为一门实操性十分强的学科,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地实操训练则难以深入理解老师课上所讲授的知识,在实际的上机操作中,可能会由于设备型号、程序差异等原因让学生难以适应,学生会感觉审计理论性太强,学习起来枯燥困难。此时学生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努力动手操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学会将审计工作具体在信息的海洋中检索、截取、分析、运用、总结,考验一个人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如何将审计学与大数据更好地相结合,从而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成为当下审计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

猜你喜欢

审计学课程教学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审计学》课程教改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教材的编制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