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花“哭死”了

2019-01-28上海市静安区谈家桥幼儿园蔡玉华

早期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子夏晨间小花

上海市静安区谈家桥幼儿园 蔡玉华

案例

最近幼儿园活动较多,孩子们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自然角植物疏于照顾,所以很多植物都蔫头耷脑的。晨间谈话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最近你们都没有去给小花小草浇水,它们都快枯死了。”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窗口的植物角。教室里一片安静,有些孩子脸上还露出了难过的神情。这时,底下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只有人才会哭,小花小草怎么会哭死的呢?”我一看,原来是子夏小朋友,一个口齿清晰的小男孩!哈哈,子夏把“枯死”听成了“哭死”,我心里一阵感慨: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于是,我问大家:“你们知道枯死是什么意思吗?”无人回应,我看了看子夏,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子夏,你来说说看。”“哭死就是哭啊哭啊……”子夏站起来小声地说。大家听了子夏的回答开始七嘴八舌起来,有的说:“好像不是哭的意思,植物和我们人不一样。”有的说:“应该是缺少水分。”这时候,明明站起来说:“我觉得应该是很干,然后叶子就缩掉了。”我问大家:“你们同意哪个答案?”孩子们表示赞同“缺少水分”“很干,叶子缩掉”这些观点。我马上进行了肯定,又继续追问:“你们知道子夏为什么会理解成‘小花在哭’的意思呢?”聪明的凯凯立即叫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因为‘枯死’和‘哭死’听起来是一样的!”“你们都发现这个秘密了?好棒!这种读音一样,意思不一样的词语叫‘同音词’。”我回应道。孩子们纷纷表示这“同音词”太神奇太好玩了。

看到孩子们兴趣这么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在每天的晨间谈话活动中增加了一个关于“同音词”的游戏——猜猜乐:我来说“同音词”,让孩子们进行猜测判断、表达自己的想法,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反思

案例中子夏小朋友把老师口中的“枯死”一词理解成“哭死”,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词汇还不够丰富;另一方面是对语言情境中词义的判断和理解还不够准确。“枯死”和“哭死”两词为同音词,但前者为书面语,后者为口语,且词义不同。孩子们平时接触生活化的口语较多,而书面语则较少。对他们来说,口语词汇会优先进入理解范围,才导致了误会的产生。

孩子们有了疑惑,作为教师的我并没有直接解疑,而把子夏抛来的“球”抛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自己进行讨论和辨别,寻找疑惑的根源,从而发现同音词这个有趣的词语类别。教师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后续创设游戏“猜猜乐”,让孩子们对同音不同义的同音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游戏的开展也让他们的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

成长

很多时候,教师会绞尽脑汁地为了一个教育目标而设计活动,孩子们在教师的预设中按部就班地学习着,教师辛苦,孩子无趣。其实,换个角度,生活中处处都是趣味活动:孩子们天真的话语、无意的发现、可爱的误会……这些天然的生成活动能让大家眼前一亮。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教育契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发现价值点,把握学习时机,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猜你喜欢

子夏晨间小花
开展小微园混龄晨间游戏
《论语》知多少?
对幼儿晨间播报的几点思考刁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浅谈中班幼儿晨间锻炼游戏开展的策略
无名的小花
孔子借伞
糊涂的我
孔子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