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2019-01-28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钟定建
□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钟定建
□杭州祖风科技有限公司 黄 斌
为积极响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有效保障用地与社会稳定,加强土地征收管理工作,提高征地工作效率与社会化服务质量,全面掌握征地信息,解决省级审计中发现的“不够严谨规范,未能全面、准确显示辖区内村的核定参保人数和已参保人数及指标调整”,避免“人均耕地面积不准确,导致核定可参保人数不准确”等问题,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开发了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在规范土地征收业务流程,实现征地信息数字化管理,加大征地补偿安置监管力度,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建设背景
(一)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
在2018年4月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连提32个“要”,其中就有“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网信工作”“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等重要内容。浙江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要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分析土地征收的法规政策,结合该市土地征收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兰溪市征地工作从建设项目立项、批前工作、批后实施,到征地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数据应用的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是“互联网+政务”在土地征收工作中的积极实践,是贯彻落实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此外,该系统为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业务联动、方便民众办事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社保、农业、财政、乡镇等部门间的业务联系;实现了征地档案数据共享,以结构化数据与扫描件附件等形式保存在政务云服务器中,同时提供了单独的征地档案管理模块,将历史征地档案导入到征地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各镇(乡、街道)、局内部其他科所、局外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可通过授权与身份验证登陆该系统进行征地档案的查询及下载。
(二)传统征地工作存在的问题
传统征地工作需要人工计算征地数据、手工填写有关表单,工作繁琐,还容易出错;没有使用软件设置固化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容易受人为影响,因业务流程不规范而埋下了法律风险隐患;对镇(乡、街道)缺乏有效的补偿安置监管手段,导致被征地农民上访案件频发;征地业务过程资料的保存与管理不方便,历史资料丢失、信息不一致、重复征地等情况时有发生;有关征地数据计算所参照的标准不一致,造成计算结果存在偏差……
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在规范征地业务流程的同时,具有自动生成征地工作所需的表单、同步保存征地档案、按时更新人均耕地标准等功能,有利于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在征地工作上的数字化转型,提高征地工作效率与准确度,加大征地补偿安置监管力度,从而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概况
(一)系统亮点
一是一键计算征地费用。该系统将对接“一张图”系统,提供仅通过地块坐标串或矢量图,即可一键计算地类面积和所需征地费用的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数据。二是自动统计征地数据。该系统将历年征地数据按镇(乡、街道)和土地分类进行统计分析,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展示;默认展示上年度的统计分析数据图表,用户可自定义统计的起止时间。三是征收地图一目了然。该市已将1999年以来批准的所有征地项目经过矢量化处理,再导入到征地系统中,通过“征收地图”可查看历年征地项目的“一张图”,有效避免出现重复征收情况。四是自动生成征地文档。征地项目的基础数据在项目创建时只需录入(或导入)一次,该系统便可自动计算后续业务数据、自动生成征地业务所需的所有文档资料,用户只需将文档资料进行打印,盖章后直接使用。五是一键公开征地信息。目前浙江省的征地信息公开是由各市县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统一建设的征地信息公开平台上手工录入征地信息,手工将征地批前工作、批后实施材料进行扫描后上传到平台,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该系统提供一键公开功能,用户只需点击“公开”按钮,即可将征地信息公开所需的信息与附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后直接推送到浙江省征地信息公开平台,确保征地信息公平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六是云端部署安全可靠。该系统部署在“政务云”中,软硬件环境由政府的专门机构负责管理。
(二)系统功能
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现有功能包括:一般项目征收、重点项目征收、批后实施、征地信息公开、征收地图、统计分析、标准查询、参保指标核定、土地征收证明、留用地计算、征地费用计算、用户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重点模块的功能简述如下。
1.核心业务功能模块。一般项目征收、重点项目征收、批后实施三个模块为系统的核心业务模块,覆盖土地征收日常工作的核心流程。在这三个模块中,工作人员将项目的有关信息录入到系统后,可以方便地生成征地日常业务中所需的绝大多数文档,包括批前工作中的征地补偿安置测算方案、征地告知书、村民会议纪要、调查成果说明、征地补偿安置协议,批后实施中的征收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批前)、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批后)等。
2.信息公开模块。工作人员可以一键生成征地信息公开所需的数据与附件,直接推送到浙江省征地信息公开平台中公开,不仅可免去手工处理与录入征地信息的工作量,还极大地提高了公开的质量与准确度。
3.征收地图模块。工作人员在新建征地项目时,可将征地项目的界址点坐标串导入到系统中,在系统提供的征收地图中展示,历年征地项目一目了然,同时避免重复征地情况的发生。
4.统计分析模块。自动统计并展示上年度的土地征收情况,按乡镇、地类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柱状图、饼状图、表格等形式进行展示,也可由工作人员自行选择统计的时间段,展示分析结果,还可将分析结果导出为Word文档,作为工作报告的蓝本。
5.标准查询模块。系统提供了青苗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区片综合价补偿费的标准查询。
6.常用工具模块。系统提供了参保指标核定、区片价预计算、土地征收证明、留用地计算等工具。
7.人地对应模块。针对每个征地项目导入参保人员名单,保存参保人员的身份证明与土地权源证明资料,追踪每个参保人员的参保落实情况,实现了参保指标的精细管理。
三、系统运行实例
根据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计划,2018年12月,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兰溪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申请了两台云服务器用于部署系统,一台用于部署系统应用软件,另一台用于部署数据库。2019年1月,该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4月1日正式运行。截至目前,该系统一期功能模块和部分二期功能开发已完成,运行了10个月,完成了2018年65个征地项目及相对应9个批次项目的录入工作。2019年新增67个征地项目通过该系统生成征地补偿安置测算方案、征地告知书、村民会议纪要等批前工作材料,新增6个批次项目由该系统生成征收土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系统运行稳定,基本满足该市征地业务管理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系统建设之初,数据库中仅有新录入的项目信息,历年征地档案未录入到系统中统一管理,无法实现历年征地档案的结构化查询,与系统建设初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是由于未建立与其他相关系统的衔接,无法与其他业务系统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尤其是系统中的“征地信息公开”功能因未与浙江省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完全对接,“一键公开”功能未能完全实现;另外,由于网络环境的限制,暂时没有将移动端征地APP接入系统,“掌上办公”未能真正实现。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将历年征地数据归集到系统。部署征地档案模块,集中整理与录入1999年以来的征地档案,包括导入矢量化的图形数据。目前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将1999年以来的所有征地项目全部矢量化,建立了完整的农转用矢量数据库,进行适当的处理便可导入征地管理系统,实现征地“一张图”管理。
二是真正实现一键公开征地信息。该局非常重视征地信息公开,历年来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征地信息公开检查中名次位列全省各区县前茅。为进一步做好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征地信息公开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该局将积极对接省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实现在线实时推送征地信息,力争成为浙江省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市县接口的首个试点单位。
三是接入“浙政钉”。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征地业务“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提高征地服务水平,该局开发了移动端征地APP,便于在实地现场开展土地权属调查、地类核实等工作,随时随地审核征地项目。但由于兰溪市征地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部署在政务云,所以系统与外部互联网无法直接连通,无法直接接入移动端征地APP。下一步该局将改造现有APP、对接“浙政钉”,实现“掌上”征地。
四是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做好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衔接,征地告知书、征收土地公告、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等除了按要求在村公示栏张贴外,将同步在兰溪市政府门户网站的专门栏目发布,实现征地公告的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响应政府管理数字化转型要求;做好与建设用地审批系统衔接,该局拟开发包含建设项目预审、指标管理、项目报批等功能为一体的审批系统,届时将实现与兰溪市土地利用现状系统、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审批系统衔接,实现数据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