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编辑“工匠精神”与中国学派话语体系构建

2019-01-28换晓明赖雄麟

中国出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书稿社会科学工匠精神

□文│换晓明 赖雄麟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并明确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这个话语体系建设,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就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1]话语体系作为精神产品的表达形态,其主要承载体就是精神产品,语言文字作品是它的主要外显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将精神产品转化为可供受众接受的出版发行文献资料,是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编辑工作是精神产品出版发行这一中心环节的关键要素,也可以说编辑工作(广义意义上)是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编辑工作者是连接精神产品创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没有他们的努力,精神产品无法转化为可供阅读鉴赏的文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习近平同志在其他不同场合也多次提到“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笔者认为,“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既是中国制造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中编辑精神的准确凝练。

目前学界对编辑的“工匠精神”问题多有探讨。有学者认为编辑的“工匠精神”是在选定一定的编辑领域或方向后,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努力所形成的一种渗入血脉的习惯和品格。[3]有学者认为编辑主体的核心素养包括“以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工匠精神为基点的职业追求”。[4]还有学者从当前编辑“工匠精神”的缺失、成因及其培养对策角度进行分析。[5]更多学者则从各自具体工作视角有针对性地探讨编辑的“工匠精神”,但是鲜有学者分析研究话语体系构建中编辑的“工匠精神”问题。笔者认为,从中国学派话语体系构建角度来看,编辑的“工匠精神”包含以下几种基本素养。

一、忠于使命、鉴别敏锐的政治素养

“工匠精神”体现为一种勇担责任、不辱使命的社会价值观。好的工匠能认清社会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明白自己工序的意义,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构建社会效益为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出版体制机制。[6]因此编辑作为中国学派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者,首先必须具备忠于使命、鉴别敏锐的政治素养。

一方面,编辑要有高度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7]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是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重要的物质呈现方式,编辑承担的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它事关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最终展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水平。编辑的使命与责任就在于组织、编辑、出版大量优秀精神产品,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方面进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这就需要编辑具有高度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马克思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8]

另一方面,编辑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与政治敏感。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9]一部作品的社会效益、社会价值实现的现实基础就是必须满足党和人民的需要,这就要求编辑不能沾上“铜臭气”,不能精神“缺钙”,更不能得了“软骨病”。“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任何作品都或多或少潜含着意识形态。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10]编辑很多时候面对的是并不熟悉的作者。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表面上“言必称马列”,写出的东西妙笔生花,但实际上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是“两面人”。那些学术能力、业务能力看似很强,但不具备基本学术素养和政治素养的作者的作品,尤其是经过精心或无意“包装”的历史虚无主义作品或言论,其社会负面影响极大。这一点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影视娱乐领域,甚至教材出版的历史上是有深刻教训的。编辑是作品意识形态性质鉴别的“把关人”,必须要有对作品的政治立场辨别的意识,要使这种意识成为一种职业本能。

二、追求卓越、崇尚品质的业务素养

“工匠精神”体现为一种迎难而上、敬业专注的职业态度。好的工匠往往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视挑战为机遇;永远因专注而专业,比别人更认真一点点。习近平同志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11]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是一项具有高度主体性和原创性的创新工程,绝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需要做到心无旁骛、久久为功。因此,编辑必须具备追求卓越、崇尚品质的业务素养。

一方面,编辑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追求。按照价值哲学的观点分析,人们的职业理想与行为选择是建立在对自身职业的价值评价基础上的,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才能树立崇高职业理想。编辑要从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高度认识自身职业的价值,在具体工作中改变那种认为“编辑仅仅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的思维。正如许多前辈谆谆教导的,做好编辑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干一行、爱一行”,要将编辑职业视为自身的事业理想而非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马克思一生穷困潦倒,要靠恩格斯接济才能度日;邹韬奋先生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而被国民党当局抓捕,遭受了数月牢狱之灾。正是由于他们有崇高理想追求的支撑,才从未想过要放弃自己的事业。

另一方面,编辑要有高度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态度。孟子讲“无恒心者无恒产”,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还以马克思为例,他曾做过数十家刊物的主编、编辑、记者,写作出版数千万字的作品,仍能做到对每一部作品均以“艺术整体”的严苛标准要求。为构想《资本论》马克思阅读了五千册以上的书籍、刊物及相关资料,写作了超百本的手稿、札记,从而实现了思想的深邃与文学的美感高度统一。即便如此,马克思也不肯轻易出版没有得到完整、完美阐述的理论。《资本论》第一卷从构思研究到写作出版,历时整整十年!因此,编辑要做“完美主义者”,对作品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品质要“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则瘦”。作为熟悉出版规范的专业人士,编辑如果能够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和严谨苛刻的工作态度积极参与作品创作,不但能够减少作者的无效劳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将影响作者的态度,在修改完善作品过程中必然有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三、求知若渴、困知勉行的学习素养

“工匠精神”体现为一种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研究精神。好的工匠为了追求更高境界,会始终保持学习心态,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12]话语体系构建也必然全面涉及这些领域,因此做好编辑工作需要有渊博的知识。虽然在某个专业领域,编辑未尝有专家知识的精深,但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面。编辑接触到的书稿往往不是某单一主题的,时代发展也对编辑出版行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纷繁的选题和书稿,编辑要用行家的思维指导出版,用杂家的知识加工书稿。因此,编辑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断加强出版道德修养,做个行家,更要做杂家。这就需要编辑具备求知若渴、困知勉行的学习素养。

首先,编辑要有学习出版规范和编辑实务的意识。由于图书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出版规范也相对严格,因此编辑要做这方面的行家。面对不同的书稿,在主导思想和编辑基本知识的大框架下,编辑务必使其符合出版规范。在组稿时编辑就需要就这些出版规范与作者充分沟通,指导作者按照出版规范进行创作。其次,编辑要有学习国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意识。书籍忌讳出现常识性重大错误,尤其是涉及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问题,重大选题必须备案。有些观点可以在学术交流时讨论甚至形成论文在期刊发表,但是不成定论就不能在图书出版中出现。最后,编辑还要有学习各相关领域知识的意识。由于常常面对不同领域的书稿,编辑需要多方面知识储备,用杂家的广博知识去完善润色每一部书稿。编辑如果只做出版的行家,不做知识方面的杂家,就很难应付各种选题和书稿,只能做到合乎出版规范,无法做出精品图书。编辑虽是一个从业愈久愈有价值的职业,但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编辑也必须不断地学习,用智慧去工作。按照现代学习理论,编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学习,需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往往待书稿付梓之后,编辑已经成长为相关领域的半个专家,这也是编辑工作的自身价值和乐趣体现。总之,编辑要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意识。

四、得心应手、运筹帷幄的沟通素养

“工匠精神”体现为一种言为心声、求真务实精神。好的工匠明白自身的岗位不可能离开他人、离开社会,尤其是在社会分工呈现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态势的今天。作品出版实际上是一个从选题组织到书稿组织再到出版组织的过程,其中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甚至可以说,整个编辑工作就是一个以书稿为中介的不断与人打交道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要素包括读者、作者和出版环节的其他参与者。这些要素犹如“经线”,编辑则犹如“纬线”,正是编辑这条“纬线”将一条条看似互无联系的“经线”串联,才能织出华丽的“布匹”即书稿。编辑对内要和出版社各个部门同事通力合作,对外要和作者不断互动。因此,编辑也必须具备得心应手、运筹帷幄的沟通素养。

一方面,编辑要有社内协调沟通意识。一部书稿的出版除了责任编辑的一审,还要联系二、三审专家,书号、图书在版编目(CIP)申请,版式、封面设计,印制工艺安排等诸多环节,如果离开出版社内其他部门同事的支持和配合将寸步难行。因此可以说编辑是出版的源头,社内其他部门好比是航道,只有航道通畅,源头活水才能流得更远更长。同样的制度流程与协同部门,不同的编辑却会面临不同的出版顺畅状况。整个图书编辑出版过程顺畅与否,不仅可以检验出版社制度是否完善,而且也是编辑协调能力的体现。重要的是编辑需要在平时就形成部门协调意识,培养较高的协调能力,以做到压缩出版流程时间,做到保质按时出版。

另一方面,编辑要有与作者进行高效沟通的意识。编辑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既要专注于作品的完整性和精品化,又要从读者的角度考虑作品的可读性和价值性。从这个角度讲,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编辑和作者因为作品而关联,只有互助合作才能达到双赢:没有作者好的作品,编辑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作者的作品就无法面世。许多书稿常常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甚至是毕生心血的结晶。在一些作者眼里书稿就是他们的“孩子”,容不得对其内容有任何调整;也有些作者抱有“书稿交给你了,编辑出版是你的事了”的观念。这些都会影响出版品质。因此,编辑对作品要有敬畏之心,既不能“越俎代庖”随意大刀阔斧地改动原作,也不能因“尊重作者”而忽视出版的规范要求。有效的沟通能使作者认识到编辑是他们“孩子”的“助产士”和“接生婆”,是他们的“利益攸关方”。对于细节问题,可以利用微信、即时通讯软件(QQ)与作者实时沟通,从而提高沟通效率;若遇重大改动,最好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保证沟通质量。通过编辑与作者之间针对作品优化和市场适应性进行的有效沟通,既可以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又能让所有问题在出版前及时解决,才能少留遗憾、多出精品。

五、革旧鼎新、匠心独具的创新素养

“工匠精神”体现为一种生命不息、求索不止的职业追求。好的工匠总是痴迷于技术创新,面对新问题找到新方法。习近平同志讲:“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13]这对出版业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又给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4]通过创新多出精品、打通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是化解这一矛盾的不二法则。在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中国好书”颁奖大会上,金冲及先生将衡量一本好书的标准通俗地总结为:给读者提供重要新信息、精确深刻、能看得懂。“给读者提供重要新信息、精确深刻”是针对图书内容本身而言,“能看得懂”是针对图书内容与读者关系而言。图书只有让读者“读得懂、愿意读、喜欢读”,才能使主流话语“入眼、入脑、入心”;编辑只有与作者密切配合、协同创新,才能相互弥补、相得益彰。因此,编辑必须具备革旧鼎新、匠心独具的创新素养。

一方面,编辑要有创新意识。编辑工作虽然看似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实际上编辑以成就精神产品物质化为工作内容,实现精神产品的对象化就是其工作成就的衡量标准;同时,编辑在选题、作品质量、话语体系要求等方面,也在扮演着塑造作者和塑造读者的角色。因此,编辑不能将自己视为图书的“局外人”,而应将自己看作是图书创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图书品质的终极“把关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编辑工作绝不是单纯找找错别字、改改语句的文字工作,其价值更多体现在作品优化和创新能力上。编辑由于所站角度不同,因而具有作者所不具备的视野:作者是从内容的角度思考问题,编辑则是从出版传播的角度思考问题;作者犹如“酿酒者”,编辑则犹如“卖酒者”,然而“酒香还怕巷子深”。一些好的作品销售远未体现价值,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好的呈现形式。编辑通过自身独到的判断力,能够给予作者创新性建议,引导、激发作者创作出更佳、更能适应读者需要的作品。思路决定出路,编辑的创新性思维,往往能提升作品的内在价值。

另一方面,编辑要有追踪新技术、新方法的意识。美国当代著名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的本质——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工匠精神》一书的作者亚力克·福奇也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是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来某种全新的东西。出版业虽然是内容产业,但绝不应拒绝新科技、新方法。媒体融合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一股清流。编辑不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导受众参与内容传播,更需有意识地借助新媒体的特殊优势,及时通过多样化的媒体渠道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出版。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如有时利用二维码技术,通过微信扫码在图书中加入音、视频资料,可增加图书的附加值。这虽然只是一个“微创新”,但正是一个个“微创新”创造了整体创新价值。当然,编辑必须清楚文化内容是读者所追求的图书价值所在,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只关注技术而忽视内容本身。

六、结语

总之,从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视角来看,上述五种基本素养是编辑“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优秀编辑应具备编辑素养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编辑的策划组织、语言文字、工具操作方面,还是在编辑的责任理想、作风态度、道德良心、创新意识方面,“工匠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于上述五种基本素养之中。“工匠精神”内敛于心,编辑素养外显于表,只有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才能将编辑素养外显于行。我们要弘扬“工匠精神”,在出版道德自律下,提升专业能力,强化自身素养,对每一个作品精雕细琢、尽心尽力,努力打造精品,服务中国学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猜你喜欢

书稿社会科学工匠精神
顾炎武谢鼠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数学说理,怎么说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