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认识和思考
2019-01-28赵扬青岛市公安局
赵扬 青岛市公安局
我国所实行的财政政策改革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1994年财税金融政策改革制度,该财税体制改革也,是我国长期运行的基本财税框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国财税金融领域出现较多问题,无法通过现行财税金融体制进行处理。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税体制改革力度不足,为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所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应当进一步进行创新改革,对现有财税金融体制进行优化创新,以此改善财税金融问题,提出相应的深化改革措施。
一、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内容
(一)增值税改革
在实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时,必须注重增值税改革,该项改革内容如下:按照税收的中性依据,建立以消费为主体的增资税收制度。其次,提升营改增改革力度,逐渐涉及到生活服务行业和建筑房地产行业,以此提升营改增的影响范围。优化调整增值税中的优惠政策,在抵扣范围内纳入不动产项目。全面落实和执行税收法原则,促进增值税法律等级的提升。
(二)消费税改革
在进行优化改革时,需要按照以下方式处理:首先对税收范围进行调整,针对污染程度大、能源消耗比较多的产品,则应当征收消费税,高档服务产业征收消费税。其次,确保征管可控性,对于消费税中的批发零售业务来说,则应当向后推移,以此提升税率,对税源进行均衡调整。同时优化调整税负和税率,增加对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影响大的产品税率。按照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放税权。地区省级政府具备地域性较强项目的税收管理权。
(三)资源税改革
资源税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征收煤炭资源税,调整天然气原油以及煤炭资源税征收政策。其次,实行其他资源税收政策,取消矿产资源补贴政策,对不同资源的税费关系进行调整。此外将资源税扩展到生态空间当中,中央政府控制石油资源税收收入。
(四)环境保护税
此种税法的改革思路如下:首先将排污费纳入到环境保护税当中,通过当前所实行的排污费征收项目,对环保税务进行征收。在征收环境保护税时,则应当按照污染排放情况,并且按照治理成本,作为税率计算的依据。
(五)个人所得税改革
个人所得税改革思路如下:首先,调整连续性劳务所得税目,并且将所得财产按照新旧程度进行分类。其次,对税前费用扣除进行完善,在综合所得税当中扣除基础专项费用。设置家庭支出申报制度,确保及时上交个人所得税,不断优化税率结构。
(六)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改革思路如下:首先建立房地产税法,分析收费与税收因素,合理设置房地产建设环节与交易环节的税负。房地产税收当中应当包括工业厂房、住房以及商业用房。以房地产评估价值作为计算税费的依据。房地产税务改革发展后,可以将其作为地方政府重要财政收入。
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改革结构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在国家财政收入中,不断降低了整体税收收入的比例,提示非税收收入比税收收入高。直接税务收入占据政府税收收入的比例低。在实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后,没有对税目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改革当中出现重复征税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发展。
(二)缺乏明确的改革责任
现阶段,我国在实行财税金融改革时,缺乏完整的责任机制,政府部门与市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各自在权力分界方面不清晰,严重阻碍了制度深化改革的顺利开展。正是由于权责制度不完善,导致财税金融制度在改革期间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权力不均衡分配所致改革问题,从而出现较多推卸责任的行为。国家相关改革政策缺乏宣传推广力度,相应影响了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
(三)税收制度功能发挥不足
税收收入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长期以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流转税占据重要地位,财产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的占比比较低,通过税收制度,不能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节。我国生产制度和产业结构也会对流转税占比造成一定影响,从而无法发挥出我国税收制度的作用,尤其是自动稳定功能。
三、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有效措施
(一)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注重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有助于提升审核效率和过程透明度。采用审批制度,有助于转变工作态度与基本职能,全面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对债券监督与管理进行改进。同步下放权力与责任,不断提升调节与控制力度、监督与管理力度,还可以不断优化完善债券发行核准工作,帮助上级部门优化设计相关制度,定期抽查各地区预审工作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审核效率,加强过程透明度。其次,为了扩大企业的覆盖面,必须不断扩大证券发行范围,全面提升对中小型企业集合债和增值集合债等支持力度。同时,推行可以续期的债券试点,加大设施与体系的建设力度。相关部门应当扩大可续期债券的发行规模,确保社会资金能够投入到设施建设中,以此满足运营时间长,投资大的项目资金需求。此外,还可以对现有债贷组合试点进行扩大处理,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对现有融资模式进行优化完善,包括债贷受信、银行融资规划,风险管理、动态化监控等。全面发挥出债贷组合模式,在风险防范和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具有充足的资金。
对现有企业债券品种进行创新。发展收购专项债券,创新发行主体债偿保障机制以及募集资金管理机制等。为了充分发挥出创业投资以及股权投资工具的作用,必须对创业投资扶持机制进行优化完善,并且不断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投入到国家扶持的产业当中,做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工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能够鼓励创业投资企业将资本投入到中小企业当中。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当深入研究促进银行机构投资创业发展等相关政策。
(二)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一,注重落实和执行两大重要任务。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应当做好重要任务的实施和落实问题,并且建立信用法律制度。
第二,全面落实关键举措。建立和推行守信激励机制、实行惩戒制度,信用服务体系以及信用记录体系等。
第三,关注重点发展领域。推行政务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确保政务诚信建设的关键地位,抓好商务信用建设问题,并且注重社会信用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第四,落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例如信用示范试点、诚信文化建设,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将上述建设机制落实在具体工作当中。在信用体系建设当中,必须注重信用信息平台的主体地位,将其作为体系建设的基础内容,这样能够为社会体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三)优化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比较注重公开性,且预算公开制度也属于我国建设阳光政府的必备条件,在我国依法行政当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所以不断扩大公开范围,实现内容详细化与公开化,不断优化完善预算公开机制,提升监督管理力度,以此实现财税体制深化改革。现阶段,我国已经从赤字规模及平衡状态预算审核重点,逐渐拓展到支出预算方向。在特定发展时期,通过支出挂钩有助于发挥经济促进作用,然而也会造成财政支出结构僵化,因此必须深度清理挂钩事项,以此促进体制深化改革。
(四)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在优化金融市场体系之前,应当不断扩大金融开放程度,扩大开放范围能够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当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通过扩大开放范围能够使我国金融市场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范围内国家金融行业能够借助国际化优势,促使本国经济不断向外扩展,为财政体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研发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能够满足金融市场发展需求,所以首先应当遵循差异化、动态化的竞争机制,基于业务不交叉原则,在政策性金融机制内部实行创新改革。通过对资本主义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有助于加大直接融资在整体融资当中的占比,对我国保险经济的补偿功能进行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部门提出了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出政府财政职能,以此提升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确保市场经济稳步发展。通过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