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对年轻人的影响浅析
2019-01-28辛泓岳张月桐
辛泓岳 张月桐
1.Andrews Osborne Academy;2.北京师大二附中国际部
尽管这可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但是我们仍然必须尊重事实。众所周知,中国的移动支付正在引领全球,而移动支付正在让支付变得越来越透明和无感。我所提到的透明,是指消费者对于支付的金额越来越缺乏具体的感受。当你用手机轻轻一扫二维码,支付的金额在手机APP上就只是一个数字。然后就完成了支付的过程。你甚至无法感受到,支付的金额,如果换成纸币,会有多少。
移动支付淘汰了钱包,淘汰了零钱,甚至淘汰了很多纸币,下一步可能还会淘汰实体信用卡。这是货币支付的前进,这是科技的发展。但是移动支付让支付变得越来越透明和无感,也为不当的消费主义提供了某种便利。或者说,营销洗脑和攀比炫耀下不合理的消费主义,在移动支付这里找到了新的温床。
我们所在的社会,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怎样的意识形态。市场化是这个社会经济体系运转的重要力量和游戏规则。这就决定了,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全球企业每年投入不可计量的巨额广告费用、宣传费用,以及用于营销的各项方法、实践,其目的只有一个,促使成交。
在这样的大环境规则下,营销洗脑和攀比炫耀,已经成为销售市场中难以忽视的力量。在个人社交泛化的今天,不论在FB还是在微信,你总能无意识看到一些公众号,一些营销号,通过散布和宣导诱导人消费的文章等。这些号,鼓励人们去花钱,鼓励人们只有通过高消费,才能对得起自己的青春,以及制造大量虚构的攀比和炫耀,让你觉得酒池肉林,触手可及。而这些观点正在通过发达的网络社交媒体,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年青一代的意识中。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当代年轻人超前消费,超额透支。最典型的,作为新时代消费力量的主要载体,各大电商平台的消费节:例如国内的“618”、“双十一”以及亚马逊的“黑五”。这些平台的消费节的成交量,正在一年年竹节攀升。
我们不否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繁荣。我们不否认物价的上涨和收入的上涨。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消费升级正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间完成。大家会想到,要消费,首先得有钱。我想问大家,在我们这个时代,钱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注意,我指的是“money”,而不是“income”。对啊,我们的信用卡,还有各种各样的网贷。很庆幸也很悲哀,我们可能是最不缺“cash”的一代,而且这些“cash”只是数字存在于我们的银行账户中。我们很轻易就能获得一定额度的消费信用卡,我们也很容易就能从网贷获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都是要还的,都是有利息的。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具有良好的资产负债比,是一个好的企业所拥有的良好指标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企业的贷款,是用于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是为了获得更多地利润。而我们从各大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获得的消费信贷,是为了促使我们消费负债和偿息的。这是本质上的不同,我们的负债是用于消费,企业的负债是为了运营发展或者扩大经营规模。我们很容易的获得的这些资金,最后,都是要还的。
有句话说得好,免费的东西最昂贵。我们没有想过,我们这么容易获得的资金,具有高昂的利息,还有更高昂的分期手续费,以及更加高昂的罚息。我们被不当的消费主义所诱导,我们不断透支自己的信用,最后,我们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利息,一轮又一轮的还债。我们未来的工资收入,不是交给了房贷,而是交给了消费信贷。而当我们越来越容易获得昂贵的商品的时候,我们也越来越忽视了生活的本质,以及对金钱本质上的尊重。
看看那些陷入沉重债务的年轻人们,每月面临难以偿还的最低还款额,拆动迁补西墙,使得生活陷入困境。我们忘记了,要想拥有,先要努力的习惯,变成了想要拥有,只管刷卡。
更为长远的影响,来自于背负沉重债务的青年人,极容易陷入“管窥”的状态。由于面临频繁的账单,他们更容易陷入短视的状态,变得失去长远视角而只关注当下。这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种致命的影响,因为我们都知道,失去长远的目光,我们都将陷于庸庸碌碌。
因此,我建议从教育上重视个人财务知识,让我们很容易区分清楚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也让我们能够保持理性消费,做长远打算。而不因为个人信贷的宽松和不当消费主义的诱导而陷入管窥的陷阱,最后沦为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