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及相应措施的若干思考
2019-01-28蒲殿斌甘肃省陇南公路局
蒲殿斌 甘肃省陇南公路局
山区公路工程高投资、长工期、大难度的特性,也造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和提升效益,作为公路工程的建设方和施工管理者,应不断规范工程管理行为,加强经济管理措施,充分提升投资使用效益,实现资金合理开发和利用,营造良好的资金流转条件,为工程高效运营奠定基础。通过对山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相关内容研究分析,可以有效改善现有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不足,为后续公路工程资金合理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
山区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山区公路项目实施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量工程质量、内部效益与财务效益。通过公路工程科学有序的经济管理,有助于整合工程资源,协调工程效益和质量的关系,促进施工活动规范化展开的同时,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和后期交通出行安全。山区公路工程具有的公益性、共享性和排他性特点更加突出,公路资产也是主要由国家所有,无论是资金流入还是流出,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优化创新工程的经济管理机制,合理开发和利用公共资源,高效展开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对于推动山区公路交通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二、山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下开展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统筹工程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公路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1]。纵观当前我国西部山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现状,主要表现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对宏观经济管理重视程度不高,往往缺少工程经济管理的深度分析与专业设计;公路工程实施中经济管理地位不高,缺少足够关注和重视,只注重单纯的项目财务管理,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不能对公路工程分阶段做出准确的经济分析和应对措施;相关公路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经济管理意识薄弱,相应经济管理的知识储备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解决施工材料的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因素产生的经济问题;工程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经济管控不到位,忽视部分成本开支,导致工程出现超预算问题,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极大的影响到公路工程经济效益。
另外,在山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更容易受到地质地形和土地资源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资金预算与实际投资不够一致,而工程前期又缺乏深入的研究与足够关注和重视,不但影响到资金利用效率和工期,并且给相关公路部门带来沉重的工作压力[2]。
三、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工程前期经济分析
在公路工程可研阶段要加强宏观经济效益的分析,着重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现状,对公路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变化与溢出效应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明确公路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与促进作用。在公路工程实施阶段要加强工程经济管理活动分析,充分考虑工程各项招标、采购等具体项目管理活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期经济指标并严格落实,尽可能控制减少管理漏洞或杜绝无效经济行为。在工程基本结束后要通过收集各项工程成本资料与信息,及时分析评估出工程整体经济效益趋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消除不利因素,确保公路工程经济效益不降低。
(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公路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推行组合计价和多次计价管理措施,有助于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通过初步估算投资和设计概算,编制预算,合理招投标和签订承包合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合同和施工方案优化设计,规范化进度结算、变更计价核算与竣工结算,减少设计变更,并综合考量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将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三)加强工程物资和设备管理
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物资和设备在工程总成本中占比达到了80%以上。这就要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物资材料与机械设备,摸索市场发展规律和工程实际要求,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规避重复采购问题,实现物资采购行为规范化。故此,通过深入市场调查选择高质量的材料供应商,选择合适的材料规格、尺寸和性能,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材料采购成本。运输到场的材料经数量和质量检验合格后分类存放,按需取用,避免材料损耗,增加施工成本。同时,定期检修和维护机械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几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工程风险防控
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各个阶段的质量风险与合同风险较为严峻。在招投标阶段,要充分了解工程物资、材料与质量要求,双方密切协商保证工程合同条款内容平等,规避因合同漏洞而增加施工成本与管理风险。合同双方均要严格遵循合同条款内容履行义务,如遇合同问题可以寻求第三方机构介入协调解决,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工程材料风险防控,避免以次充好、徇私舞弊现象出现,并结合施工区域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编制合理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展开,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公路工程经济效益,应该在准确把握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积极探索PPP项目管理等模式,构建完善的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系,最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成本和资源损耗,为公路工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