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生态化建议分析

2019-01-28黄娜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消费导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生态化国际贸易产业结构

黄娜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一、引言

因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世界经济的共同特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商品和服务市场不再受到国界的影响,统一受市场影响,同时也意味着资源共享。为了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等情况的产生。因此我国应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注意全球变暖、低碳环保以及垃圾分类等生态化问题,使国际经济朝着生态化、持久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在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但有关部门应主动攻坚克难,将生态化发展落到实处。

二、我国国际贸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资源出口大国。但近几年,我国资源浪费现象层出不穷,个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员都或多或少有浪费资源的行为,导致了资源过度开采。另一方面,部分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并在其国家内建立工厂、开采资源,出现了资源浪费现象。我国是资源利用大国,也是资源出口大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再加上资源浪费严重,给经济生态化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

(二)产业结构不足以提供巨大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改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产业结构仍处于第二工业为主要动力的阶段,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减弱,在一些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和争端上缺少“发言权”,从而不能维护好自身的核心利益,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更是难以实现。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创新一直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有力推手。一方面,我国市场长期被国外商品“霸占”,导致我国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动力,一般利用其他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在本土市场上进行营利。另一方面,国外为创新人才提供了更高的薪资以及更加理想的研究环境,使得创新人才向发达国家聚拢,导致了人才流失,部分传统企业由于缺少及时有效的鲜活血液支持,因此无法实现科技创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任重而道远,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缺少竞争力,生态化发展得不到有效落实。

(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政策与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矛盾

虽然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稳定发展,但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的相互矛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生态化发展。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经济发展政策与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但真正的资源利用率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在实现利益增长的过程中,对废物废气等物质排放不当、对自然环境肆意破坏等行为也不利于国际贸易经济生态化的落实。

三、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生态化发展策略

(一)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资源进行节约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改变资源过度开采现象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个人、集体,都应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节约保护各种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意味着产品生产所需的成本降低,企业可以通过革新技术手段,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线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我国的第一任务是经济发展,但一味地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以及资源的保护,必然会得到环境的“报复”。另外,有关部门及政府也应该推行环保政策,将节约保护资源明确制定成文,以此规范约束个人、集体的行为,并以身作则向社会各界宣传节约保护资源,把节约资源落实到实处。

例如,有关部门及政府可以对企业单位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抽查,对资源浪费情况严重的企业单位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其进行技术改造,指导其建立经济绿色的生产线。政府还可以通过社会舆论,即利用电视、广播、官方网站等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力度,并分发调查问卷,了解社会各阶层的人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话题的了解程度,以此为主要依据开展关于低碳减排、绿色环保的讲座,向人们讲解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知识。

(二)完善产业结构,推动配置整型

我国仍处于以第二产业为经济推动力的过渡阶段,要想实现以第三产业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突破,离不开企业的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应依靠商品经济,而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服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其中的配置结构不够完善,效益较低等问题显著。因此,各个企业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内部配置趋于完善,根据市场行情的发展及时地调整各类产业所占比例,通过产业优化升级以及科技创新来进行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例如,政府可以推行利于第三产业的政策,并向部分旅游业以及服务业借贷等环节提供资金扶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需求。政府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通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改良给予持续关注,确保产业结构转型顺利完成。

(三)大力推动创新,吸引高精尖人才

科技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执行者为具备高水平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有关部门应鼓励社会各界人才进行科学实践创新,并积极发掘其潜能,对具备高水平的高精尖人才做好人才保护措施,给予其一定的福利待遇,以免人才流失。另一方面,善于借鉴国外高新技术,了解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创造出适合自我发展的路线。借鉴不是死板的即插即用,而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对自身进行审视,从而实现科技创新。只有实现科技创新,企业才能拥有展现自身企业特色的产品,增强自我的竞争力,才可以在世界舞台上有发言权。

例如,政府可以给予部分科技创新企业足够的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在资金的支持下制造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企业信誉和社会影响力也就随之提升。而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建立,有助于吸引有创新能力和过硬技术的高精尖人才,从而实现良性循环,相互促进。

(四)抓住国际机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经济全球化是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大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脱颖而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利用自身政策扶持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再次实现经济质的飞跃,坚持走国际贸易生态化道路。国际贸易经济生态化问题已经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并推行了切实可行的低碳绿色、环保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我国而言,应紧跟时代潮流,认真对待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化问题,积极响应全球性以及区域性组织的政策,切实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例如,我国应积极主动响应世界环保组织(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国际性质的环保组织的政策,并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等综合因素,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政策,并委托有关部门负责将其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应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充分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另外,环保部门要对各企业单位进行监督,严禁出现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现象,将低碳环保、保护环境观念深入人心。

总结: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生态化问题。实现国际贸易经济生态化离不开我国政策帮助以及企业对自身的规范,因此,实现经济生态化是个人、集体、社会各阶级的共同任务。长久的发展必须将经济发展和保护经济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生态化国际贸易产业结构
2023 年《国际贸易》 月刊总目录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