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企业管理中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应用

2019-01-28黄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消费导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规律人才传统

黄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对于以往的问题,还是今后的社会生活都要较大的借鉴意义。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而言,作为身处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背景下的中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要遵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特点,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满足我国民众的思想诉求,由此提升企业管理中人员工作的能动性。在具体的运用中,会面对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甚至会面对一种情景的多种思想选择,如何选择应用,对于实际的管理者而言则是更大程度挑战。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影响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其中沉淀了较多的文化思想。同时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地域广阔,有着多种多样的文化。面对企业管理中的多样问题,实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如何引导工作人员提升职业素养,吸引优秀人才,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思想,例如传统的《论语》、《庄子》、《道德经》、《孙子兵法》、《韩非子》等多种文化著作中就涉及丰富的人生经验、管理经验。这些著作可以帮助人们从多角度去观察社会生活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尤其是很多问题都与人的思想、行为有关。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作为人性特点,人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在较长时间里仍旧有较多的规律不断沿袭。现代企业管理虽然在技术层面、物质层面不断的优化升级,但是人性与思想并不一定随着时代发展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在企业管理中,掌握人性,掌握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情世故特点,对于管理优化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而言,由于多数企业管理者自身根植于这个传统文化背景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对于传统中国文化思想有较高的认可度,甚至已经潜移默化在日常的生活中,不需要过多思考就可以在行为思想中表现传统文化的特质。在面对实际问题中,如果个人阅读量广泛,会发现,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往往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处理选择。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有唯一的选择,执行怎样的思想,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个人的智慧判断。要综合多方面的条件状况做合理的选择,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虽然思想角度多样,但是个人还是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所青睐的思想。同时也实际考虑所处的时机环境,针对现实状况的判断来选取符合企业发展的思想文化。

即便当下西方思想文化冲击较大,但是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合适的管理方法与思想在本土使用中容易有水土不服的状况,甚至最终结果与西方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在国家体量、人口素质、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一定不同,要想在短时间内纠正这种社会环境非常困难。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会更倾向于运用传统文化思想来辅助企业管理,这样才能顺势而为,满足实际企业所处环境的需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涉及到企业管理的传统文化可以大致的从法家、道家、儒教等文化思想出发,每个思想都有其可取之处。要充分依据自身企业文化选择合理的思想来运用在管理工作中。

(一)道家思想

道家的思想理论点较多,主要以《道德经》、《庄子》等作品为代表。道家尊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种思想在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较为适宜,注重让社会规律去管理企业,尊重社会规律的管理,而不是刻意的扭曲强迫性的管理。这里的“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强调尊重企业管理中的实际状况条件与规律,顺势而为的管理,不能逆形式而为。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承受的内外压力较多,因此很多企业管理者会过度的强调企业发展而逆规律管理。这种违背规律的方式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压力过大,进而导致消极怠工或者工作人员流动频繁。这些问题都是极大的干扰了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会有“竭泽而渔”的后果。虽然企业在一时间得到的效率、纪律的整顿提升,但是也容易导致企业整体活力的过度消耗,进而引发企业自身的波动。在具体的道家思想运用中,要注重对自然、社会的观察,要观察整个状况的规律,把控规律的发展是最高效且长久的管理办法。管理不能随心所欲的操作,而是要遵循规律,避免人员管理过于严苛或者过于松散,保持松弛有度。例如《庄子》里的“庖丁解牛”故事就是一个强调合乎天理规律的道理讲解。要处理问题前,首先要对问题事物本身有充分的了解,了解每个细节与脉络,同时处理应对方法了然于胸,做到成竹在胸的操作才能更好的保证应对的准确性。

(二)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如果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解说,更多的强调制度化管理。这种思想更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管理中要制定自身的管理规矩,这样参照规律执行,才有更好的管理标准。同时规矩制度本身也是一双无形的手,一旦规矩形成,就可以促使企业员工按照规律更有效的配合执行,减少人员工作的不足。但是在制度的设计上,也不能盲目的照搬其它企业经验,因为每个企业情况不同,可以发挥效果的制度内容也应该针对设计。但是在法家的思想运用中,作为现代企业,内外环境压力较大,过于严苛的制度化管理并不适宜。因此,在制度化管理的前提下,要运用人为的人性化管理来进行调和,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因此,一方面要有专业的企业文化与制度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管理者的角色价值,做好实际情况的判断观察,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对的灵活处理。在制度的设计上,不可能具体针对每个问题做细致的指导说明,因此制度管理的实现还是依赖人为管理的灵活应对判断。因此,法治与人治并不能完全割裂,而是需要合理的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企业的管理中,会面对多种多样的人才,每个人才的诉求都不同,不可能完全让人才来适应企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满足人才的诉求。特别是优质人才牵扯企业较大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就不能完全依照严苛的制度去管理人才,这样容易降低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而是需要针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设置多样化的激励制度方案,满足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由此提升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调动人才的内在工作能动性,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可以运用在较多具体的事务处理中,例如强调吸引人才的重要性,要保证“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这个思想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法家的融合,强调人才要符合企业所需,而不是单纯的关系维系。要让人才实际的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才是选择人才的第一标准。这里面不仅强调人才的专业能力,同时更强调人才的个人品德修养。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出发,这种“任人唯贤”的思想更加强调一个人的综合职业素养。不仅要专业能力达标,同时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素养,能够更好的在企业管理中发挥良性作用,而不能完全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企业文化的衰败,这样也容易导致提前的消耗企业发展能量,导致企业无法长远发展。在《孟子》中更强调“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此外,儒家思想中更加强调“中庸”之道。这种思想意识要让人们意识到在管理中需要保持不偏不倚,保持企业内部的平衡环境,避免过于偏于一个方面导致的环境不稳定状况。在处理应对问题时,不能任凭个人好恶,而是要保持维持一个大环境的平衡,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的牵扯。甚至在管理中,管理者自身都要保持平和的态度,避免因为自身的情绪失控导致的内部管理工作混乱。管理者要有威信与威严,但是要充分运用这种威慑力来保持内部的平衡,而是破坏这种环境平衡状况。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有较高的运用价值。这些传统文化遵循了我国文化背景,针对我国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习惯展开对应的管理思想总结,在我国的广大群体中有更多的认可度。其集结了数千年的智慧,历经长久的文化历史沉淀解读与完善,能够帮助人们对管理中的问题有更多的参考。可能有人会疑惑,面对一个问题有多种角度的解读与应对参考,甚至部分解决办法是相反进行。这种情况的处理则需要考虑问题的具体情境,要考虑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市场时机、人力资源条件、企业自身的资本实力等多种情况,由此来保证传统思想运用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规律人才传统
人才云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