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信息化建设思路
2019-01-28杜明慧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杜明慧 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 号)中规定,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至少应整合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四大块交易活动。公共资源交易的信息化建设即指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前述资源的招投标、采购、挂牌、拍卖的全流程实现电子化服务。推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打造“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环境,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规则、运行机制、服务标准,推动各级平台的整合,并实现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管。
二、平台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公关资源交易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也只是对政府采购信息的一些宽泛规定。因此,各级政府公共资源交易部门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无法可依。此外,由于各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各地区有多少个平台,就存在多少套公共资源交易的制度和规则,因此,很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统一,不健全在一些地区不同级别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偶有出现,成为严重制约了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
(二)平台整合度不高
有些地区或按行政级别或按主体性质设立了多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到区(县)市交易平台、镇乡交易平台;从工业园区交易平台到国有企业交易平台等,这不仅造成硬件设备、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冗余,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平台之间的“条块分割”,导致信息共享度不高、交易信息和功能相互隔离、断裂,降低了信息的使用率,限制了公共资源的共享,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三)软硬件不达标
我国现行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仍处于半信息化水平,手段较落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软件配置水平不高。有些地方的平台软件配置落后,且不能对诸如中心门户网站、网上办公系统、网上交易系统等进行系统升级或功能完善,已无法适应公共资源交易不断发展的要求。此外,各地区硬件水平也存在差异,一些交易中心硬件配置不达标:监控系统、交易场所达不到要求:一些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开标室、评标室数量、面积不足,影响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服务效率。以滨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例,该中心共有5个评标室,按照一天评一个标的进度计算,一天仅能评5个项目,而该中心年采购项目约1500多个,现有的硬件配置根本无法满足开评标的需要。软硬件配置水平落后、不达标已成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平台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一)以制度为基石
国家层面应制定出台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集中管理法规,覆盖平台建设、服务、交易流程到监管等各个环节;地方层面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所有交易环节严格遵循相关规则和程序,相关机构和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施细则;各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类别的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平台交易政策,提高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的交易便捷性和规范性。
(二)以平台整合为关键
各类各级平台的整合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整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可以通过“量质”双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平台整合。一方面,通过“量“的整合,即从数量上缩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数量。另一方面,从平台对接层面进行“质”的整合,即在各自省份范围内实现省级、县级及市级平台的无缝对接;进而推动 CA证书互认平台建设,推广数字证书的兼容互认,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行业监管、司法机关等有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和跨平台无缝融合。
(三)以软硬件建设为依托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平台软硬件建设为依托。以软件建设为依托集中体现在根据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的需要,开发适宜的软件系统,优化公平台信息化功能,实现通过软件即能快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信息、完善信息资源运行环境,实现公共资源高效率、高质量运行;以硬件建设为依托集中体现在公共资源交易硬件设施该配备的务必配备,未达标准的务必达标;制定场地和配套维护管理制度,规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硬件设施使用和维护流程,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2019年4月25日出台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标准(试行)》(发改办法规〔2019〕509号)要求,对硬件设施的配备进一步细化整改。
四、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对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转变平台信息化建设思路,切实解决平台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平台的信息化建设,为公共资源交易过程提供公平、公正、安全、高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