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A半B”框式结构的语义研究

2019-01-28贵州大学550025

大众文艺 2019年5期
关键词:语素范畴语料库

(贵州大学 550025)

现代汉语中的框式结构“半A半B”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由固定成分“半…半…”和替换成分“A、B”构成,这种结构形式简洁但能产性很高,研究这种框式结构有助于使用者更好的运用这种格式。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库来自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现代汉语语料库,简称CCL语料库(网络版)。在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中共检索出2277条语料,除去A、B为双音节的语素或词的情况,共有2098条有效语料,筛选出不重复的语料394条。

一、“半A半B”格式中A、B的语义分析

“半A半B”格式中的A、B不但在词性和位序上受到制约,并且在语义上也有相应的限制。通过语料我们可以看出,“半A半B”格式中一般认为A、B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即:相近关系、相关关系、相对相反关系、绝对相反关系。在现实世界中,行为、事件、性质等都可以独立成为一种范畴,进入“半A半B”格式的A、B在语义上就可以用这些范畴来解释。

1.A、B属于同一行为范畴

当A、B属于同一行为范畴时,不仅要同为动词或动词性语素时,而且要同时属于一种动词。黄伯荣、廖旭东(2011)将动词进一步分为七小类,进入“半A半B”格式的动词或动词性语素必须同时属于同一具体范畴,如“拖”和“拽”都属于行为动词,可以组成“半拖半拽”;“喜”和“疑”同属于心理活动动词,可以组成“半喜半疑”;“隐”和“现”同属于存现动词,可以构成“半隐半现”,“开”和“闭”属于状态动词,可以组成“半开半闭”。

2.A、B属于同一事物范畴

当A、B为名词或名词性语素时,要同时属于一类名词。黄伯荣、廖序东(2011)将名词具体分为:时间、处所、方位、普通和专有名词五类,进入“半A半B”格式的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必须属于同一类,如“人”和“仙”都属于普通名词,可以说“半人半仙”,而“半早半仙”就不能成立,“早”和“仙”不属于同一类名词。

3.A、B属于同一性质或状态范畴

当A、B同属于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时,要同时属于同一类形容词。进入“半A半B”格式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必须属于同一类,如“男”、“女”这类成对出现的区别词在“半A半B”格式中基本都可以成立;“明”和“暗”都属于性质形容词,所以“半明半暗”可以成立。

综上所述,A、B要同时属于同一动作、事物、性质或状态范畴,才能进入“半A半B”格式,否则无法成立。

二、“半A半B”格式的构式义

“半A半B”格式作为框式结构,其意义并不是几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是“半A”+“半B”,而是产生了字面之外的整体意义,需要把“半A半B”看作一个整体来理解。

1.“半A半B”为成语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固定词组,在语言发展中逐步形成和固定,使用频率最高。一般情况下,A、B的位序不能改变,而且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成语会产生新的引申义或比喻义。如:“半吞半吐”表示的是一种与口有关的动作状态,现在多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半青半黄”字面的意思是一半青一半黄,现在引申为“比喻时机尚未成熟。”这些都是单个语素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构式义,这类“半A半B”成语历史悠久,在特定的场合表达固定的含义。也有在语言发展演变中没有产生新的引申义,如“半真半假”表示一半真一半假,但由于使用频率高也成为成语固定下来。

2.“半A半B”为类固定短语

这类短语在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但还没有固定下来进入成语系统,且这类短语的语义对语境有较强的依赖性。如:

(1)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巴金《繁星》)

(2)树林里一片深黑,绝无树叶触擦的声音,也绝无夏夜那种半明半昧的清光。

这两个句子中都含有“半明半昧”格式,但每个句子中的“半明半昧”意思都有细微的差别。(1)句中是形容天空中的星星一会暗一会亮;(2)句形容光线昏暗使人看不清楚,与半明半暗相似;虽然两个句中都出现了相同的“半明半昧”,但在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3.“半A半B”为临时短语

临时短语是基于句法和语义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需要构建的词语组合。这类短语在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低,甚至在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中许多新造的短语只出现过一两次,这类临时短语与类固定短语相似,对语境有较大的依赖性,脱离具体语境之后可能会语义不明。

(3)我母亲几乎是叫我大姑、二姑又扛又抱、半推半掖著才上了车。(张大春《聆听父亲》)

(4)饭仍然是每顿一平碗,可已经由全部大米变成了半米半菜。(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

上述(3)句中“半推半掖”在句中就指混乱中我们一起上车的方式;(4)句中“半米半菜”是说现在吃饭一半米一半菜。这些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才具有的含义。由此可见,“半A半B”格式虽然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义,但是这些格式在语义整合度上也存在差异。

三、结语

本文对框式结构“半A半B”的语义方面对“半A半B”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主要讨论了进入“半A半B”格式的A、B必须属于同一语义范畴,同时分析了“半A半B”格式为成语、固定短语、临时短语时所带有的构式义。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文中仍然存在不太严谨的部分,以及许多疏忽和不足。除此之外,与“半A半B”格式类似的“半A不B”、“不A不B”等框式结构都值得去深究。

猜你喜欢

语素范畴语料库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语素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
再谈语素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