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意义与建设路径探究*

2019-01-27杨文燮

艺术百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想艺术教育

杨文燮

(东南大学 团委,江苏 南京 211189)

艺术教育内涵丰富,既有不同教育阶段的高低层次之分,也有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之分。本文所研究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展的以艺术为媒介,以提高学生思想品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健康心态、创新意识为重点,旨在培养自由全面发展个体的系统有序实践活动。对于高校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普及培训,其本质在于通过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手段,将丰富审美体验、培育健康心态、修炼高雅情操、激发创造思维等目的综合于其中,最终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思想价值塑造。换言之,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教育,而是通过对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的内涵阐释,围绕培育健全人格和至臻人性的目标,引导学生追求具有更高价值和更深意义人生的教育。

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朗认为,重视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人文色彩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大学,才能培育出更加富有活力、创造力和进取精神,具有开阔胸襟眼界、深刻人生体验、健康人格与高远境界的学生[1]12-16。进入新时代,面对民族千年求索、百年奋斗的目标,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和强烈。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兼顾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健康意志品质和创新创造意识的教育活动,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需要,也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契合。本文将全面剖析公共艺术教育之于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并探究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载体支撑及建设路径,为公共艺术教育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公共艺术教育承载着高校回归教育本质的重要使命

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从中国古代学堂“礼、乐、射、御、书、数”的科目设定,到西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培育自由、公平、沉着、稳健和智能生活习惯的绅士”的目标定位,不难看出,教育的出现源自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始终坚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张,这一理念也是马克思毕生的执着追求。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反映的正是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终极目标的。与马克思的理念与主张相仿,赫钦斯、雅斯贝尔斯等教育家也分别提出过“促进至善完人形成”和“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完整的存在”的观点。

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倚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政府是高校的举办者、资助者、推动者,因此政府高等教育的政策对高校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进而促使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与意识不断增强。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前高等教育越来越考虑和注重所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甚至不少高校围绕社会岗位技能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功利性和目的性日益凸显,而对于教育的本质“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反思与审视却日益衰退。不可否认的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寻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平衡已经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之下,回归教育本质、直面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也更加重大。

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的教育,而是超越社会功利、直面人文情感、旨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相对于高校中多数存在的专业性、技能型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更多地承载着高校回归教育本质、追求人的发展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同时,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平衡高等教育功利性职能与超功利性本质的存在意义更加凸显,理应相应地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被重视和强调。

(二)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态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育理性平衡的健康心态,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面。”艺术源于生活且贴近生活,具有优化环境、和谐氛围、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重要功能,它能够通过对人感官的冲击、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同时助益于人,使人内心释然、心旷神怡、平和静心。这种非语言、非对话方式的沟通,不仅更为隐性,而且更易被人接受。丰子恺在论及艺术教育之于人的作用时提到,“真、善、美”好比三个支点鼎立起圆满的人格,真和善是美的基础,美又产生了艺术[2]174-177。换言之,艺术集圆满人格所需的“真、善、美”于一体,将艺术中的意境、旨趣、内涵与受众的情感、心灵、精神交融,能够使受众向真、向善、向美,进而达到培育健全人格、健康心态等作用。因而在现代生活中,艺术常常被看作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并衍生出“艺术治疗”(Art therapy)等心理干预和治疗的方式。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受众面广的特点,其可以以课堂理论教学、课外文化活动、校园建筑景观、校园典礼仪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覆盖并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各个场景和各个环节,成为学生触手可及、喜闻乐见并逐渐受到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内容。因此在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借助课堂教学的环节和课外活动的平台,将高雅艺术中所蕴涵的对美的诠释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学生成长的全方位,最大范围内,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净化内心阴霾、愉悦身心、陶冶性灵,以高雅的艺术感知和审美体验治心养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品格素养,让校园真正成为消解浮躁之气、静心求学求知的和谐空间。

(三)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引领学生思想方向和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

艺术是独特的审美的意识形态[3]1-4,艺术最大的价值与意义并非娱乐,而是通过浓缩在艺术作品中的复杂人性、纷繁社会、历史演进等,教育引导人辨析是非曲直,因而公共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光靠讲授和说教是完全不够的,关键在于教育活动能否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认可接受并主动参与其中,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工作的有效性重点在于能否内化于心并自觉外化于行,只有让学生认可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才能进一步让他们接受活动过程中所蕴涵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在于寓情于艺、寓理于艺、寓德于艺,将希望学生体验的情绪情感、领悟的人生哲理、接受的道德教化,蕴含在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冲击感官的艺术内容之中,以易于接受的形式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情操的陶冶和真善美的感染。

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娱乐和欣赏层面,更为核心的是高尚情操的培育和理性思维的养成。艺术内容的塑造来源于艺术家呕心沥血的灵魂升华,展现于人的是美的形象,给予人的是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公共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艺术之美对受教育者产生感性的共鸣,让美的感受与体验内化于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领悟到人性人伦之美,在学生内心产生向美向善的动力,进而引导学生崇尚美好,追求更高尚的德行与情操,这是公共艺术教育培育学生高尚情操的机理;“形象思维”是艺术的显性表现,但艺术创作的过程之中处处体现着整体性思维、结构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不论是音乐美术作品,亦或是戏剧电影作品,理性的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内涵之中,艺术是创作的,但艺术作品反应的则是客观世界、社会之“真”,揭示的是人类复杂的内心写照和社会纷繁的客观存在,公共艺术教育最核心的作用就在于透过艺术的形象,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是非曲直,辨析社会的主流与支流,进而感受到理性之美,这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

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相对于其他内容的教育而言,公共艺术教育更能够实现“寓教于乐”;而艺术本身又蕴含和反映着社会思想与时代精神,融汇了所处时代社会群体主流而普遍被接受与认可的价值理念、人生观念等内容,以先进、主流的艺术为媒介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能够更深入地帮助学生在欣赏美、享受美的审美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符合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将主流社会思想和价值追求内化于心。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建设发展的载体支撑及建设路径

(一)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理论支撑

艺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媒介,而审美快感是通过这一媒介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组成。艺术产生的审美快感能够使人不仅在生理上、更在心理上产生持续的畅快和愉悦,进而吸引人、影响人,但这种影响往往是浅层次、娱乐性的感官刺激和趣味。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而言,仅仅达到这一感性的层次,远远无法发挥其立德树人的作用。除了审美快感外,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审美美感,即渗透进理解与理性的,思想上、精神上的体验。从帮助学生获得审美美感的要求出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娱乐和欣赏的层次,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这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公共艺术教育提出的核心诉求。

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设发展,首先应明确其教育目的不在于“术”,而关乎“道”,应当从其思想内容建设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育人方向上站稳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引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理论支撑。在创新开发公共艺术教育内容时,应特别注重有机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实践,挖掘素材、创新教材,坚持用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艺术教育的思想内容建设。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汲取优质资源,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国学经典、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艺术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以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信念教育为内涵的红色文化元素[4]319-320,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教育形式真实反映历史演进与客观世界,淋漓尽致地体现公共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意义。

(二)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非专业性的艺术教育,其目的在于引领思想、塑造价值、拓展视野、提升修养、完善人格,最终实现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无论从理念思想,还是从目标定位来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及通识教育都有着一定的契合度。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既要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入,更应重视与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贯通。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和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既符合公共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也顺应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无论从覆盖度和影响面,还是从系统化和有效性来看,包括必修、选修、辅修等各种类型的系列课程仍然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育人作用的主渠道。从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来看,公共艺术教育本应是贯穿人的成长全过程、覆盖童年、少年、青年等各个阶段的,但由于当前我国教育的实际,在高等教育之前的阶段、特别是高中教育阶段,公共艺术教育是普遍缺失的。由于前置性阶段的不足或缺失,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高层次、提升性的教育内容,也应补充一定的基础性、启蒙式的教育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在推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必修课程的基础性、选修课程的特色性、辅修课程的提升性,以必修课程为主体,构建涵盖美学理论、艺术鉴赏、艺术史论等在内的普及性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以选修课程为补充,通过公共艺术大讲堂等形式,广泛延请名家大师,塑造以审美培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水平、特色化的公共艺术高峰体验环节;以辅修课程为桥梁,搭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公共艺术通识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链接通道。

另一方面,应针对公共艺术教育内涵丰富、内容广博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注于课程之中,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课程思政”改革范畴,挖掘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将其与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等公共课程及部分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潜移默化地实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健康意志品质和创新创造意识等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借助公共艺术教育丰富的内涵和易于接受的形式提升相关公共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育人环节设计

隐性育人是在高校教学计划规定的正式课程之外实施人才培养的环节,它通过校园文化、校风氛围等无形载体,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对学生成长发展施加影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进校园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相对于正规课程而言,不仅内容更加多元,而且过程及形式也更易被学生接受。美国教育家E.Boyer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校教育成功与否,与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质量及其参与的各类活动质量有着显著相关性[5]154。

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而言,要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应将其有效融入渗透进学生的校园生活,将思想价值的引导、高雅情操的涵育、健康心态的养成贯穿于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景和日常环节之中。因此,除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建设外,高校应更加注重公共艺术隐性育人体系建设,注重第二课堂公共艺术教育平台载体的建设,用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与优势革新校园文化与校园风格,进而引导学生接受具有艺术文化情调和高雅生命意义的生活态度[6]27,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全方位、全过程地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围绕全方位、全过程的基本定位,本文提出构建涵盖学生艺术类社团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校园高雅艺术氛围建设的“三位一体”式公共艺术教育隐性育人体系。

一是推进学生艺术类社团建设,既要从提升学生艺术实践水平、推进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依托高水平艺术特长生招生,建设高水平、精英式的大学生艺术团,也要从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艺术兴趣出发,组建群众性、广覆盖的艺术类学生社团,着力构建专业化与群众性结合、满足学生不同层级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艺术社团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艺术社团自我教育和中介载体功能,一方面打造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实践的自我教育平台,另一方面搭建学生获取艺术教育资源、联系艺术类专业教师、参与各类公共艺术活动的中介载体。

二是推进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在校园建设和改造过程中,既要重视传承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经典建筑和校园景观,也要精心建设包括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在内的与公共艺术教育内涵紧密联系的建筑载体,通过将校园生活周边环境的艺术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7]182,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对校园文化的潜在影响,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涵渗透在校园情景之中。

三是推进校园高雅艺术氛围建设,在引入校外公共艺术资源、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同时,还应重点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公共艺术类活动,特别是结合学校的校史、校训、校风等元素,将学生更易产生共鸣的校园文化内核创作并转变成公共艺术类活动的内容,通过这种熔铸了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的艺术展演、艺术竞赛、艺术工作坊等丰富多彩的公共艺术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

三、结语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既是美育,更是德育,其在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向善、引领学生思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高等教育回归“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本质目标的使命。综合本文上述研究,要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积极作用,需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实践运行过程中的理念思想、工作主体、调控方式、载体平台等不同层面进行创新设计。

就理念思想层面而言,对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发挥其“塑造高峰体验”的优势与特点,充分贯彻美育与德育贯通的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其教育内容之中,激发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和“四个自信”。

就工作主体层面而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体包括艺术家、艺术课教师等,同时也包括学生,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艺术家、艺术课教师的引航灯塔作用,通过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的行为风范和文艺新知浸染启迪学生;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把公共艺术教育互动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艺术的亲身实践中愉悦身心、陶冶性灵。

就调控方式层面而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来自校园内外、理念认知差异显著的行为主体,缺乏了调控,不仅会导致行为主体冲突、阻碍育人工作开展,更难以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目标,因此需要在其运行过程中实行建立在科学调研、准确研判基础之上的合理调控,特别是将立德树人的标准融入到调控目标体现之中,通过调控机制实现自发纠偏。

就载体平台层面而言,公共艺术教育的施教平台既包括显性的各类课程,也包括隐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将社会主流价值观融渗于各类显性和隐性平台载体中,进而发挥课内外平台载体的化育功能。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类超越“术”、关乎“道”的教育,其育人目标的内涵实质也超越了艺术技能知识教授,而是一种更接近于塑造人格、引领思想的教育,相对于技术而言,其更关注的是审美体验的丰富、健康心态的培育、高雅情操的修炼、思想价值的塑造等。综合其形式与内涵,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完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美育与德育的贯通,在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有着独特作用与特殊价值。

猜你喜欢

思想艺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