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理论争鸣与中国设计学派话题重建*

2019-01-27杨先艺刘震汪笑楠

艺术百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造物美学理论

杨先艺,刘震,汪笑楠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理论争鸣与话题重建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艺术设计运动”“现代设计运动”以及“中国设计学派”的更迭,实现了中国设计学研究由“工艺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向“中国设计学”的观念转换,围绕它们的讨论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主旋律。

一、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潮与中国“工艺美术运动”

改革开放初期,“设计是美化生活的手段”的观念根深蒂固,李泽厚、朱光潜、宗白华、叶朗等美学家引领的美学研究热潮如火如荼,席卷全国。艺术、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作为“审美”的具体表现领域,掀起了雨后春笋般的美学研究高潮。此时,美学研究对设计学的关注是主动的,美学家认为设计可以作为推动社会工业化体系建设的专门学问予以关照。著名美学家叶朗提出:“审美设计学追求物质生产过程和产品以及人类生活环境的审美化。它与技术设计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核心范畴是功能美。”[1]他还专门列出“审美设计学”作为现代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1984年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成立,其会员中不乏设计学者参加。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的技术美学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对刚刚起步的设计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批基于美学与设计学交叉研究的成果涌现,其中代表性的著作包括徐恒醇的《技术美学》等。学者张道一提出:“人类造物始终是功能与审美融合同行的结果,任何造物都离不开前人的智慧与文脉的传承,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美学观念。”工业设计师柳冠中认为“中国面临从手工业生产到大工业生产的转向,如何通过设计解决艺术与科学、工业与人类的关系成为设计发展的大环境与文化根基,因此,从时代文化重塑的角度出发,提倡设计的共生美学价值。”显然,美学、艺术学、设计学的交叉研究为设计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话题与思路,两位学家所谈的设计美学超越了“物”的形式审美研究,提升到设计在人、社会与物之中的美学价值讨论。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看,当时理想化的设计美学研究具有了19世纪中期发生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某些特质。然而,设计美学研究极少讨论设计产业、技术与应用相关问题,无法阐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产业振兴的实践性问题,也未能解答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必然的时代转型过程中的理论困境。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设计理论研究不得不重新回归现实问题,再次面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艺术与技术、文化与产业之间的设计现代性问题,设计理论研究开始转向“工艺美术论”与“工业设计论”的讨论。

二、20世纪90年代工业建设与中国“艺术设计运动”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海外设计理论经由欧美日等地留学归国人士的大量推介,逐步在国内设计学界兴起。其中柳冠中留学德国回来,积极倡导现代工业设计理论;王受之、何人可留学回国后出版《世界现代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他们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先锋。留洋派学者认为中国设计学的未来之路应避免效仿英国威廉·莫里斯所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观念,通过超越单纯的工艺美术的美学与文化研究,将视野转向德国包豪斯学院的“现代工业设计”理论与美国现代商业设计理论进行本土化构建。工业设计学派在争论的初期,采用非常激烈的词语批评工艺美术理论的过度繁荣与顽固不化的内核。柳冠中提出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然经济社会、手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其中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服务手工业社会;工业设计则是服务工业社会的需求。面对新的社会机制与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批判性地认识工艺美术文化的现代设计价值。在当时学者认为工艺美术概念无法解决其自身的手工艺文化本性,因此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最终必然走向被保护或遗失的结果。与之相反,工业设计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经济部门应顺应时代趋势,努力投入工业设计的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设计教育,把工业设计提升到大学科的地位之上。1995年,柳冠中通过多篇文章对改革开放以后的工业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发展出“设计文化论”的概念。2002年柳冠中在《汉字字体演进规律及“事理学”》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设计事理学。直至2006年出版的《事理学论纲》对这一理论完成系统地总结。他的理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设计内涵与思维逻辑,通过设计事理学的持续研究,完成了从“设计至上”(功能主义的提倡)到“生活方式意义”到“设计行为事理说”的理论提升,柳冠中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响应。

然而,新中国建国以来,工业化发展初成,轻工部门牵头的以“工艺美术品”换取外汇的经济观念深入人心,中国设计教育领域发展“工艺美术学科”更具有垄断性地位。因此,当时的设计学界巩固中国工艺美术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依然是主流。例如,1985年田自秉出版《中国工艺美术史》(30万字)、20世纪90年代王家树出版《中国工艺美术史》(30万字)、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张道一《工艺美术论集》等即为代表。

学者张道一为了应对“工艺美术过时论”,在“工艺美术论”与“民艺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造物论”。他认为中国设计发展从图案到工艺美术再到设计艺术是一个延续性的、自然过渡的过程,而造物艺术对三个阶段都具有概括性。造物作为人类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动力和形式,具有本元性的意义。因此,造物所体现的哲学意义同现代艺术设计的哲学意义是内涵相同的。那么,在这种认知观念下,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手工艺术还是工业设计,在本质意义上都可以被纳入造物的哲学意义中。此后,他的造物理论得到了许多学者、政府、高校层面的支持,对他的理论开展专门研究的著作磊磊,例如孙建君、潘鲁生主编的《张道一研究》,李砚祖主编的《中国艺术学研究——张道一教授七十华诞暨从教五十年文集》;围绕“造物艺术”的理论体系开展延续性研究的《民艺学论纲》《工艺美术概论》《造物之门》《造物之美》等。造物艺术论在理论层面将设计艺术理论与工艺美术理论统一于造物艺理论之中,阐述了手工设计与工业设计作为造物的认知共性。

20世纪90年代,中国工业化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见成效,艺术设计教育在全国高校艺术专业广泛建设,设计理论的研究层次也逐步走向学科化、系统化与现代化。1997年,教育部在新的学科目录改革中,将“艺术设计学”取代“工艺美术”,并开始在全国综合性高校与艺术学院校推广设计艺术专业的本科教育。这一行动彻底结束了工艺美术学派与艺术设计学派的论争,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迎来新的时代。

比较来看,“造物艺术论”“民间艺术论”是从传统工艺美术理论中过渡而来,倾向于从文化、艺术、美学与哲学等思想认知层面阐释设计问题。“设计事理学”来自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倾向于从科技、产业、经济、人伦等社会经济与生活常识层面提出设计框架中的相关理论,构建现代主义的设计理论体系。通过此次争鸣事件,中国设计学萌发了问题意识,中国设计理论研究完成了“工艺美术运动”式的设计美学与文化研究,转向“现代主义运动”式的工业设计技术、艺术与商业的交叉理论研究。

三、21世纪初的设计伦理问题与中国“现代设计运动”

基于工业化建设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暴露出显著的伦理问题,过分注重设计美学风格、商业营销与工业生产研究,忽略设计服务的人性化、文化性以及可持续方面的特性,一批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影响的学者开始对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展开反思与批判,在设计伦理方面提出多项策略。

第一方面,倡导设计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特殊价值,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理论研究兴起。刘光复《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2001)、谢家平《绿色设计评价与优化》(2004)、吕彧青《绿色设计》(2007)、王守平《现代绿色设计》(2007)、刘志峰《绿色设计方法、技术及其应用》(2008)等即为代表。

第二方面,倡导人本主义设计理论,提出完善消费者体验,追求基于民主设计的人本主义设计理论。从设计基础理论研究来看,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兴起的设计美学、设计概论研究逐渐冷却,设计心理学、设计批评学、人机工程学、设计创意学、色彩设计学等代表当代设计发展问题的具体细分领域研究逐步兴起。江南大学李彬彬于2001年出版《设计心理学》成为国内首部设计心理学专著,赵江洪《设计心理学》(2004年)、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2004年)、柳莎《设计心理学》(2009年)等书籍相继出版,拉开了国内设计学与心理学交叉研究的序幕,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黄厚石出版《设计批评》成为国内相关领域首部专著。

第三方面,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重视民族传统设计文化复兴,尤其是非物质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理论研究。从设计历史研究来看,国内设计学者逐步从工艺美术通史、民间艺术史、工业设计史等通史研究内容转向对地域设计史、民族设计史、断代设计史的专题研究,即从宏观的设计历史叙事研究转向断代史的文献与思想专题研究。如徐飚《两宋物质文化引论》(2007)、郭廉夫、毛延亭《中国设计理论辑要》(2008)。

从近代设计历史研究来看,借助2000年以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推动,设计学界掀起了一股面向传统手工艺遗产的设计保护研究思潮。2003年10月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提出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传统手工艺”作为五类重点保护项目之一,通过引入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工具,帮助传统设计文化研究突破了设计美学的视野局限,民间艺术与工艺美术转换身份,都被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范畴之内,获得了新的话语与空间。

在这个信息革命的社会背景下,21世纪初期的设计学研究依据中国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将设计关注的重点从工业设计转向信息设计,从物质世界转向非物质世界。设计学通过反思与批判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弊端,提出了研究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理论、人本主义设计理论以及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设计创新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为解决社会现实生活中相对复杂的设计与创新问题提供了策略和方法,实现了中国设计研究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理论建构的研究转向。

四、21世纪初期十几年来的文化自信与“中国设计学派”运动

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公告,2013—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左右,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稳居世界第二位。在此期间,国家从战略层面相继提出“文化自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政策规划,中国设计理论研究响应国家战略布局,随即做出了相应的话题转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国家经济腾飞带来了人民产品设计消费的升级,同时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更引发了业界关于“中国设计学派”等话题的讨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2]中国设计理论研究受此影响,反思长期以来对西方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过度崇信与依赖,提出中国人必须有自己原创的东西,就如在技术领域不能仅仅是“中国制造”,更需要“中国智造”一样,中国设计研究不能仅仅是拿来、照搬、应用,还要有原创性的理论,由我们自己的头脑思考出来并从我们的文化基因中生长出来的设计理论。因此,“中国设计学派”“设计共同体”被上升到国家创新的战略高度,成为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热点。

从设计产业创新的角度来看,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设计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实现“中国创造”的关键要素。在信息革命发展趋势下,中国设计学界尝试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基于以人为本、创新驱动、永续发展的价值追求,探索跨学科平台的设计创新理论构建,形成具有引领性的中国数字智能设计理论体系。由此,设计研究开始更多关注基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的设计创新应用理论,交互设计、智能设计、系统设计、服务设计、社区设计、体验设计等成为新型设计研究的前沿领域。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发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直至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正式发布“一带一路”发展愿景与行动计划。这一发展规划为中国设计未来“走出去”,参与世界设计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历史契机。藉此,中国设计理论研究通过反思“中国制造”缺少“中国设计之芯”的弊病,开始重视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计消费文化特征,并在探索提升中国原创设计品质,服务“中国智造”走出去战略,扩大中国设计创新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形成研究热点。

综合来看,21世纪初近十几年来成为中国设计理论自觉意识觉醒的关键时期。“文化自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系列国家战略改革规划,提升了中国设计理论研究的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从西方回归东方,立足中国设计发展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理论话语体系成为设计研究的核心话题。

五、结语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理论争鸣与话题重建推动了中国设计理论的体系化构建,完成了由“工艺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向“中国设计学”的时代转换。而“中国设计学派”等原创理论愿景的最终提出,标志着中国设计理论研究实行了自我认知的回归。只有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理论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来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来解读中国发展问题,才是中国设计未来创新发展的真正道路。

猜你喜欢

造物美学理论
盘中的意式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外婆的美学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造物美学
以木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