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长效机制的构建

2019-01-27苏海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志愿党员

苏海泉 乔 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团委,辽宁 阜新 123000)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实践育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具有为人民服务、改善党群关系、帮助困难人群与家庭、弘扬社会文明和道德风尚等功能和作用。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有利于促进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良性发展,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一、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现状

2018年9月—11月,面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状况调研,设计调查问卷并以纸质版形式进行发放,具体调研方式为将纸质版问卷发放到全校21个学院,由各学院老师召集学生党员在教室进行集中调查。本次调研发放问卷469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33份,有效率92.3%。

(一)志愿服务参与情况较好,系统培训有待加强

1.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比例高,类型多样。有412名大学生党员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占比为95.2%,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类型多样,其中“社区服务”类参与最多,占比达到68.7%;“环境保护”“福利院养老院”服务次之,占比分别为45.6%和43.2%;“义务献血”“慈善”“大型赛事志愿者”类参与占比分别为26.2%、24.5%和21.6%;参与过“文化艺术义演”“紧急救援”“支教”类的大学生党员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11.2%、7.6%和5.6%。

2.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参差不齐。从每学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看,有90.0%的大学生党员在1-3次,7.2%的大学生党员4-7次,2.3%的党员8-10次,还有0.5%的大学生党员平均能达到10次以上。从每次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方面看,1-3小时的比例最多,为59.1%;3-5小时的其次,为28.9%;每次志愿服务时长1小时以内、5-8小时的都相对较少,为6.7%和5.3%。

3.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获取信息渠道广泛。调研结果显示,有333名大学生党员通过学校团委等部门获取志愿服务信息,比例达76.9%;298名大学生党员表示通过校内志愿服务组织获取志愿服务信息,比例达到68.8%;150名大学生党员通过朋友、同学等其他志愿者获取志愿服务信息,比例为34.6%;128名大学生党员以自发形式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占比29.6%;116名大学生党员通过社会志愿服务机构获取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比例为26.8%;有48名大学生党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获取志愿服务信息,比例为11.1%。较多的志愿服务信息能给大学生党员带来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机会。

4.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培训不足。志愿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素质,调研中发现,60.5%的大学生党员表示未接受过志愿服务活动相关培训,39.5%的大学生党员表示接受过培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培训,以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提升志愿服务能力。

(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参与影响因素多元化

1.从大学生主观感受看,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感受良好。83.4%的表示非常开心,既帮助了别人,也得到了肯定和实践锻炼;11.5%的表示大多数时候很快乐,但是,有时也很疲惫;3.7%的认为,帮助了别人挺开心,但自我满足感不高;仅有0.2%的表示体验一般,收获不大。志愿服务活动给了大部分学生党员较好的体验,他们乐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调研中,有98.2%的大学生党员表示愿意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仅有1.9%的大学生党员不愿意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2.大学生党员认为志愿服务对个人很有意义,对自身产生了积极影响。52.9%的大学生党员表示志愿服务活动使其眼界更开阔,提高了精神境界,42.7%的大学生党员表示志愿服务活动使其生活更有热情;仅有3.9%的大学生党员表示没有什么影响。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大学生党员实践能力,提高了精神境界,也使其学习和生活更有热情。

3.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较好的收获,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从大学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的困难看,“与课程冲突”是遇到最多的困难,占比达75.1%;“不遵守纪律或秩序的情况,劝阻无效的困难”“语言交流障碍,无法沟通”“不能完成被分配任务”“有时会得不到尊重”“志愿服务中感到枯燥乏味,与期望相反”“文化差异无法交流”占比分别为30.3%、21.0%、20.8%、20.8%、15.0%、11.1%。由于大学生以学业为主,且社会经验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对自身既是锻炼也是挑战。

从阻碍大学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看,“没有空余时间”占比最高,为71.1%;“缺少渠道、机会参加志愿服务”“缺乏对志愿者的了解”次之,占比分别为48.7%、37.2%;“没有信心、能力去参与”“志愿活动形式化,缺少实质性意义”“对志愿者有偏见”“志愿活动太苦太累”占比分别为19.4%、12.7%、11.5%、7.8%;还有9名学生党员表示“对没有酬劳的工作不感兴趣”,占比为2.1%。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意识,但受自身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三)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

1.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223名学生党员认为社会重视不够,占比51.5%;213名学生党员认为志愿活动经费不足,占比49.2%;189名学生党员认为人们对志愿服务不够了解,占比43.6%;160名学生党员认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健全,占比37.0%;157名学生党员认为志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占比36.3%;122名学生党员认为学校重视不够,占比28.2%;还有114名学生党员认为愿意参加志愿服务的人不多,比例为26.3%;94名学生党员认为志愿组织缺乏有效的管理,占比21.7%。

2.志愿服务活动激励措施不足。激励是提升人的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的参与热情。有78.8%的学生党员认为应设置激励或强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对高校最应采取的激励机制,47.1%的学生党员认为应通过评奖评优进行,15.9%的学生党员认为可以通过奖金或补贴,5.8%的学生党员认为应进行实物奖励,其余31.2%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奖励。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补贴,学生党员并不太看重,大部分示只需要报销与志愿服务行为相关的开支。

3.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管理有提升的空间。371名学生党员认为应完善志愿者招募制度,占比85.7%;有309名学生党员认为应完善志愿服务宣传制度,占比为71.4%;296名学生党员认为应完善志愿服务课程,占比68.4%;295名党员认为应完善志愿服务保障制度,占比68.1%;269名学生党员认为应完善志愿服务监督制度,占比62.1%。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加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

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目标激励

1.大学生党员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激发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强烈动机。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拥有利己型的动机,更有以扶贫助困、回馈社会等精神方面的利他型动机。为了促使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应给大学生党员树立适当的激励目标。大学生党员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和先锋带头作用,让志愿服务的社会性、公益性、无偿性得以弘扬,这也是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身份社会化和集体化的体现。[1]

2.引导大学生以合格党员为目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党员要切实发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群体中的“新鲜血液”,也要以成为合格的党员为激励目标,在志愿服务中学习领悟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高校还应把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的实践平台上锤炼党性修养,增强政治信仰,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党员。

3.让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同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对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广大青年应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作为国家的栋梁和学生的骨干,大学生党员应在志愿服务中挥洒青春和汗水,“不怕苦、不喊累”,在志愿服务中历练自己、成长成才。通过志愿服务等实践体验,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提升党员自我价值感

1.增强自我价值感,达到自我激励的效果。大学生党员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其自身价值得到彰显的过程。他们从志愿服务的对象和人群的评价中得到“被接受”“被需要”“受尊重”的肯定和赞许。这些来自精神层面的褒奖往往没有物质奖励显得直观,但是,其产生的影响却是相对持久的,能够长久地作用于大学生党员的主观精神世界,让他们有获得感和满足感,达到一种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效果。大学生党员受到党的教育和熏陶,思想觉悟水平普遍高于普通大学生,所以来自精神层面的奖励和自我激励更能激发他们志愿服务的热情,提升志愿服务的动力。

2.以团队合作的模式,提升相互激励的效果。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覆盖民生、教育、医疗等领域,包含社区服务、抢险救灾、赛事服务等方式,但不论如何,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们都不是以个体的身份去单独进行服务,而往往是根据实际需求组建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组建的志愿服务团队中,大学生党员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相互取长补短,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更关键的是,在团队中,大学生党员们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基于崇高的志愿服务理念,在面对实践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时,可以相互激励、相互扶持。因此,大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要充分发挥相互激励的作用,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志愿服务中切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以榜样和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他方激励。他方激励可以理解为第三方激励或者利用外界有益的刺激,对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行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党员本身渴望模仿榜样、学习榜样进而成为榜样。所以,政府、社会、高校应树立志愿服务的榜样标兵,引导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行动,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更好地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此外,应辅以荣誉奖励和适当的物质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正能量。

三、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培训机制的构建

(一)强化理想信念,提高专业技能

1.让大学生党员掌握志愿服务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不但要有一腔热情,还要有扎实可靠的志愿服务专业知识。第一,引导大学生党员学习《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法规,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及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详细进行了说明。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法律的知识,既能保障志愿服务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还能更好地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务。第二,熟悉国家颁布的志愿服务相关的政策。比如《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等,对志愿者加强社会化的合作以及志愿者人才标准做了说明。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充当组织人、领导者的角色,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的骨干成员,应掌握志愿服务的法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在志愿服务中找准方向,有的放矢。

2.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技能水平。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应面向大学生党员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分层次的志愿服务技能供给。第一,全体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者都应该了解并且熟练掌握“一般技能”,如沟通技巧、聆听能力、交通常识、护理知识等普遍适用型的技巧。第二,针对自身能力较强和有着强烈求知愿望的大学生党员,要提供如领导能力、团队协调性、矛盾调解等技能培训,培养这部分大学生党员的领袖潜能。第三,针对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特殊的志愿服务对象,加强服务技能培训,如针对抗震救灾的志愿活动,要掌握急救知识、医疗卫生常识、现场应急处理等技能。针对残疾人运动会,则要用好手语技术、轮椅使用、赛事规则等技能。总之,相比于专业知识理论性强的特点,志愿服务技能更看重实用性。[2]

3.以青马工程为载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一项重要举措。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将理论培训与志愿服务实践锻炼紧密结合,通过主题报告,奏响意识形态建设主旋律,以体验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党员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专题研讨可以将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既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也促进大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有效地提升教育的实际效果,让大学生党员增强志愿服务的理想信念。

(二)协同社会组织,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优势

1.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既是党员,也是团员,具有党员和团员的双重身份,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党员不但要兼备青年团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还要在与服务对象的交流交往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因此,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一定要充分展现党建带团建的优势,做到“党委把准方向,共青团具体指导,学生党员遵照执行”。

高校党委包括二级学院的党委书记要树立在志愿服务中党建带团建的意识,把对大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培训纳入校、院的整体规划和党建工作中,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尤其要集中教师中的优秀人才和聘请校外的志愿服务专家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训。

在志愿服务团队中成立党小组,注重党员的示范作用和发挥榜样的力量,在志愿服务培训中展现大学生党员对团员的带动效应,形成党员激励团员,团员效仿党员的联动机制,从而使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党建带团建鲜活的实践教育基地。

2.通过高校与社会组织协同,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训。现阶段,随着国家对社会公益组织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爱心协会、志愿服务社团,它们在志愿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较成熟的志愿服务能力,这是身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党员所欠缺的。基于此,高校应该选择社会认可度高、信誉良好的爱心协会、志愿服务社团,协同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两者整合资源,互相取长补短,这种培训模式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通相合,有利于大学生们接受、消化进而更好地运用到志愿服务之中。应该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社会组织的培训积极性,高校要充当培训工作的“舵手”,明确培训的原则和大方向,在注重思想引领的前提下,给予爱心协会、志愿服务社团较大的培训自由度和自主权,对实践培训环节给予大力的支持,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服务中切实增长志愿服务技能,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拓展志愿服务的培训方式和载体

1.提供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培训方式。根据大学生党员群体志愿服务的特点和需求,高校应提供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培训方式,在课堂教授中融入案例解析及情景演练,让大学生党员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带入志愿服务者的角色,在师资力量的支持下,可以加入研讨学习、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党员的潜能,更好地领会志愿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训时,应以小班制为主,这样更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厚植课堂的氛围、增进学习的体验度和效果感。

2.信息技术为志愿服务培训提供了新的选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年前就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志愿服务培训,互联网的便捷性、实效性为志愿服务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种“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培训方式,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大学生党员推送分发培训内容,他们可以利用休息日、课余时间甚至是午休的碎片化时间,通过电脑、手机或者其他的移动终端设备接受培训。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制作志愿服务网络课程,以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途径进行交流和分享,借助新媒体让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培训突破时空的限制,更好满足个性化和便利化的需要。[3]

四、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考核评价机制的构建

(一)注重服务考核成效,设立科学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党员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效果的检验标准和反馈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将关键绩效指标法和360度考核法相结合,既能直观地反映关键的评价指标,又能全面准确地进行评价。

关键绩效指标法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里可以借鉴到志愿服务考核中。它强调把考核评价的精力放到关键性的指标上,这部分关键性的指标可以是大学生党员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服务的难度、服务对象的评价或者是服务之后是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指标。构建这部分指标,要注意量化实施,如服务的时间比较容易进行量化统计,但服务的难度,就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分析,可以在不同的志愿服务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比。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绩效指标的确立,要体现志愿服务的时间成本和经济磨损,但最关键的是要突出服务的满意度和时间的效果。这些指标要相互依存但又独立形成,凸显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反映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总体水平。

在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中引入360度考核法,设立评价指标可以多维度地反映出大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成效。在运用360度考核法构建评价指标时,要在突出服务对象评价的基础上,囊括服务的组织者暨大学生党员所在高校、志愿服务的主管部门暨政府机关,还可以包括相关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的爱心人士,尽可能包括更多的评价主体,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全面性原则。[4]设计评价指标要具体可量化,要具备可操作的空间。

(二)以量化考核为基础,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1.考核要以志愿服务时间为基础。在以往对志愿服务的考核中经常以服务质量和服务的效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种“模糊化”的考核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且不可能对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精确的评定,不利于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且无法有效保障公平公正。

基于服务有效时间的量化考核,就是把服务的时间划分为多个等级,每一个等级中的评价标准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党员志愿者的发展情况出台规章制度或者管理办法,每一名党员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如以一学年内要完成基本的志愿服务时间,完成之后再根据额外参加的志愿服务时间进行记录。

要注意的是,这种以志愿服务时间为量化的考核要把好“记录关”,学校可以印制统一的志愿服务手册,让专门的老师负责认证工作,鼓励大学生党员相互激励相互监督,完成志愿服务时间之后以加盖公章的形式进行确认,对弄虚作假和无法认真完成服务的学生进行记录并对其批评教育。

2.以服务对象的服务评价为主要参考。志愿服务的对象是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接受者,他们对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效果如何最有发言权,可以说服务对象的满意与否,决定了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成色如何。在2018年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中,活跃着超过5000名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细心专业的服务赢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要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文化背景、实际需求等进行志愿服务,把服务对象的“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对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参考。[5]

(三)提供考核评价依据,为发展党员作参考

在考察发展党员的过程中,缺乏综合的考核评价机制。[6]以往对学生党员的选拔、培养、考察和管理的过程,多从思想品德、纪律遵守、学习成绩、校园活动等“校内”因素出发,缺乏对学生社会性的考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各个环节,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优异的校内表现,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把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量化考评纳入培育学生党员的各个环节十分必要。这就要求学院自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行相关的记录,扎实的做好每一名学生志愿服务档案的留存和备份工作,并作为学生整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作为学生升学、评优、评奖学金的参考依据。

更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的有效时间来评判服务的质量,规定学生在团员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成为发展对象等各个入党的阶段需要完成志愿服务的任务,还要对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时间进行要求,这个过程要形成书面材料,利用素质拓展学分化系统建立志愿服务的板块,进行签到确认,形成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存入学生档案。学院党委要定期检查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书面的鉴定材料,对有效性和真实性予以确认。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志愿党员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我是党员向我看
以志愿,致青春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