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城市河网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探究

2019-01-27韩建勋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河网沉水植物淤泥

韩建勋

(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102)

1 引言

目前,就我国城市环境来看,水环境保护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话题,水环境也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然而就近些年我国城市水环境治理情况来看,一些城市的水环境污染严重,并且出现逐年恶化的发展趋势。一般来讲,城市河道受到污染后,水中很可能出现污染性元素,如药物毒素、重金属等,这类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后,就会使人体发生病变[1]。

2 治理我国城市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意义

就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来看,对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形势十分紧迫。首先,水环境的污染会导致农业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其次,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离不开水,人类喝到被污染的水就会导致各类病毒进入人体,引发人体病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人类死亡事件的发生,水环境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2]。

3 城市河流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3.1 观念错误

吸取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出现极端天气的教训,国民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被唤醒,在水环境的整治过程中,一些环保爱好者表现十分积极,对环保部门的生态维护工作积极配合,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也有部分城市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不顺,导致治理效果不突出。虽然与没有治理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与预期的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出现此类情况的首要原因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高,不仅是企业和群众不重视,就连主管水环境的责任部门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这些管理部门只对河道景观进行治理,河岸边的绿化工程做的比较好,河道外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对水质污染的治理,就很少有人过问,使河道治理工作成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面子工程,并且浪费了大量的河道治理经费。

3.2 水资源过度消耗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阶段,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大众都是一门心思发展经济,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不重视,导致我国资源被过度开采,并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同时,由于城市人口众多而且过度集中,城市人们都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使得城市每天的运转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致使河道中的水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此外,大自然水系的自然生态调节能力也不能调节人为的污染与破坏,河道水量在不断地降低,并且水质也越来越差,使得城市居民的用水越来越紧张。国内某些城市为了改变缺水的局面,把储存的部分再生水排入城市河道,希望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是这种人为的干涉方式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是,再生水无法与自然水体相比,自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而再生水无法起到自净作用,并且再生水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应用此方式来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是个失败的案例。

3.3 河道治理不彻底

对城市河道进行治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恢复河道的原样,使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得到恢复。但是就目前一些城市的治理做法来看,其往往只注重对表面的修护,河道两旁的绿化景观工程质量高,水生态环境却未得到改善。另外,有些城市在治河过程中,缺少治河经验,并没有单独制定河道治理计划目标,也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整体的治理效果不尽人意[3]。

3.4 缺少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在我国城市河网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生物吸附作为我国河网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其跨越多种学科领域,治理效果明显。在多种学科中,如微生物学、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学等都能看到生物吸附技术的身影。根据河道污染状况,应用微生物治理方法,可对水体进行生物治理。但是,就目前某些城市治理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治理技术应用单一的现象,只对某个河段投放一定的微生物菌剂,或者利用人工增氧的方式对水体进行输氧治理,这样做治理污染的有效性会被大大降低。

4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原理

4.1 尊重自然

在城市河网治理过程中,首先要以保护自然为第一原则。在治理施工时,不能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一旦因治理河道而破坏大自然生态,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不如不进行治理。因此,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河道水生态系统能够与大自然相融合。

4.2 全面治理

城市河网水系主要起到储水及排洪作用,在治理河网水环境过程中,要以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的理念进行全面治理,而不是一味地去增加绿化景观。一旦只注重景观的维护和设置,则治理效果就不尽人意,其全面治理就无任何意义。

4.3 科学管理

众所周知,大自然生态的治理要经过漫长的时期,不可能一次性治理终生受用,对城市河网水环境的治理也是如此。因此,要求治理工作者坚持长期治理的理念,力求达到科学治理与环境维护的目的,不要因治理使河道受到二次污染。在治理措施实施以后,也要经常性地做好维护工作,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对一些破坏河道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制止,确保河道生态健康稳定。

5 城市河流生态治理策略

5.1 “水下森林”技术

沉水植物在河道中具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因此,目前在城市河网净化中沉水植物的应用较多。“水下森林”主要是根据沉水植物的净化效果而研发的新技术,从“水下森林”的应用效果来看,它不仅能清除河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而且自带净化功能,使整个河道的水生态得到改善。但不是所有环境都适合这类沉水植物的生长,其对温度、悬浮物、光照、底质等都有严格要求,一旦超标就有可能使其坏死。因此,在对河道应用沉水植物进行净化时,首先要对水体环境进行检查,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选择适合的沉水植物。

5.2 及时进行河道清淤

目前,造成城市河道环境持续恶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淤泥问题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河道长时间流动,日积月累,在河底形成大量的淤泥,此时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就会对河道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臭气就会挥发出来,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当前在治理河道时,需要及时把河道中的淤泥清理干净。

5.3 建立长效清理机制

要建立长效机制就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对河道中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由于河道具有观赏性,是很多居民所向往的地方,其中不乏有些素质低下的居民把一些生活垃圾随意丢入河道内,因此,河道的管理者要做好长期清理准备,每天都要对管辖河道进行巡查,发现垃圾及时清理。二是对河底淤泥进行清理。河道淤泥通过长时间积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不进行清理,就会导致河道蓄水量减少,到了暴雨季节出现内涝问题;同时,淤泥也会对水流速度产生影响,而流速与河道的生态自净能力紧紧相关。因此,当前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不仅能有效降低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而且也可以保持河道自然生态的平衡。

6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河网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只靠管理部门进行治理,也需要依靠社会多方力量、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制定长远、合理的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猜你喜欢

河网沉水植物淤泥
莲为何出淤泥而不染
抚仙湖近60年来沉水植物群落变化趋势分析*
昆山市平原河网地区活水畅流工程方案设计和效果
洱海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最大生物量估算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沉水植物种植工程实施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以武汉紫阳湖为例
基于安卓平台的河网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基于DEM数据的黑河流域信息提取
WK-G1固化淤泥填筑路基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