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德育导师团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邵阳学院为例
2019-01-27蔡玉梅
蔡玉梅
(邵阳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1 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简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满足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要求。项目负责人将来自电气、信息、经管、体育、外语、城建六个学院具有不同背景的10位优秀辅导员组成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
“梦·青春”寓有“邵院梦”“青春梦”“中国梦”之意,本团队依托“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深入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自己的“青春梦”和“中国梦”。
该团队以实现自身建设和工作提升为目标,以研究学院大学生德育教育、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提高德育专业化水平为主要任务,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创新德育教育新内容、新方法,着力解决项目负责人德育工作中的难点与热点,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与渗透力,提升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 德育团队的建设方案
2.1 建设内容
第一,队伍建设。项目负责人综合考虑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和业务能力等因素,运用“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对成员进行科学的角色分工,建立了一支学历知识结构良好、规模适度、梯度科学的辅导员团队。第二,制度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和《邵阳学院辅导员考核办法》,结合项目负责人实际及团队工作特点等,制定《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管理制度》《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工作考核条例》《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工作办法》《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学习提升制度》《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调研制度》《邵阳学院“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定期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工作制度,从时间、地点、任务、内容等方面对德育工作的具体环节进行明确规定,使团队成员自觉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德育工作[1]。第三,团队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设立了团队工作室当作德育导师团队的工作室,工作室用于资料存放、德育实践、团体研讨、心理辅导等各项事务。第四,机制建设。为了让团队成员更好更快地提升自我,结合团队成员的特点和工作实际,建立团队工作机制:培养机制、学习机制、奖惩机制、实践机制。另外,团队制定了内部成员培育导师机制,由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和部分团队成员担任培育导师,对其他成员实行“一对一”辅导,利用“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带动整个团队成员提升专业素质和提高团队整体水平。第五,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网络工作平台主要依托成员个人博客、微博,团队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该平台为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交流、探讨提供了不受时空约束的有效途径,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线上线下合力共建的局面。
2.2 建设目标
通过“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辅导员团队合作机制,打造一支协作精神强、专业素养高、富有创新和务实精神的在校内外有影响的优秀辅导员团队,并通过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辅导员队伍。
①加强内部交流与合作,探索团队合作长效机制。根据自愿的原则,我校将六大院系的不同专业背景、年龄结构的辅导员组合起来共同构建了德育导师,该团队中成员的专业背景和业务能力不同,根据这些不同可以进行科学分工,优势互补,成员们可以在相互帮助和交流中提升德育知识和工作技能,从而促进辅导员和德育工作的长效发展。②发挥团队核心作用,提升团队成员专业水平。团队通过明确内部分工、建立合理人员梯队、制定内部培养以老带新模式的导师制度、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全面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努力实现团队成员理论素养、育人能力、价值追求的全面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③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开展团队特色活动,打造自己的活动品牌,如“微风行动第二课堂”、志愿者服务活动、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效果展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使德育工作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④总结实践经验,发挥团队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将团队建设中形成的运行机制、研究成果、成功经验在校内外进行宣传、推广,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并在辅导员队伍中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成果形式包括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⑤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扩张团队辐射力。利用多方资源,在邵阳学院新闻网、邵阳学院和园网、学院微信公共平台、电子显示屏上对团队的成功经验和优秀事迹进行报道,力争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红网、邵阳新闻在线、邵阳共青团等知名媒体上进行宣传,打造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优秀辅导员团队。
3 德育团队的具体实施计划
项目组计划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把“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建设成为一个优势互补、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具有较强育人、管理、服务与研究能力的合作创新型优秀辅导员团队[2]。
3.1 构建学习交流机制,打造学习型、协作型的辅导员团队
团队初步建立了“三会”制度,即辅导员周度碰头会、月度学习会和季度交流会,同时搭建QQ工作交流群、飞信群等网络交流平台,为团队成员分享工作经验、讨论工作难点提供及时化、常态化的交流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德育资源和经验的互助和共享,为打造专业化、学习化的辅导员团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此外,该团队汇集了多个不同专业方向和学历背景的人才,通过建立定期交流、案例研讨、难点互助、重大项目集体攻关以及民主协商等工作机制,打造了协作型辅导员团队。
3.2 构建理论研究机制,推进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建设
首先,加强团队成员理论学习,邀请相关专家对团队成员进行专项培训和专题讲座,同时积极为成员争取外出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不断优化成员的知识技能结构,提升成员的核心素养。其次,通过调查研究、理论探索等形式积极营造理论研究氛围,提高团队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研究型辅导员团队。
3.3 构建网络工作平台,发挥团队的带动、示范作用
依托新媒体资源,开通团队博客、微信,不仅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团队对外展示经验和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3.4 完善考评机制,实现团队建设科学化
该计划指的是建立健全“360度”考评体系,从主管部门、学生、成员互评、自评等角度,通过调查、座谈、考评等方式分别对团队运行情况与工作实效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分析项目实施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优化,力求提高团队建设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推进团队各项建设的科学开展。
3.5 总结推广,打造辅导员团队的示范品牌
通过报告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形式对团队工作内容与实效进行评估总结,并将总结的经验、成果、德育典范在全校进行宣传、推广,为辅导员团队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并利用新媒体资源,依托品牌特色活动,将德育团队打造为一个在校内外有影响力的德育教育示范品牌。
4 结语
以上,是我校“梦·青春”德育导师团队的构建措施,团队成员来自六大院系,在拓宽德育服务学生数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全校参与的创新德育模式。同时也为全校教职工参与德育工作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营造了全校育人的德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