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思想与圆明园造园艺术
2019-01-27李营营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100084
李营营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 100084)
一、“比德”思想的文化内涵及主要表现形式
在中国传统审美文化视域下,很多自然物象被予以道德化审视,其色彩、线条、形状等属性往往被作为品德或精神美的象征而存在,比如松柏被视作坚强、刚毅的象征,莲花称为洁身自好的君子之品,玉石则让人联想到君子的温润谦和。在主体审美意识中,自然物象本身的自然美往往不占主要地位,“构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来(或是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1换句话说,自然物无所谓美丑,自然物的美更多源于其自然属性对人性之善的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物之美是美与善相统一的美。这种以自然物象之“物性”(自然属性)比称审美主体之“人情”(道德情感)的思想方式称为“比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比德传统源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古人认为,自然万物是有灵性的且,且具有人的性情、品德,天是至高无上处于操控位置的存在(“命名在天,照临下土”《诗经·小明》),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可以靠 “德”通天并与自然万物发生联系,“德”也就成为沟通起自然物象与人的价值理性的不二桥梁。另外,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语,意谓语言在表达上往往不能够穷尽主体内在的思想与情感,于是采用“立象以尽意”的办法来弥补语言表现上的这种不足,如庄子的秋水、屈原的香草美人、周敦颐的莲花……,在这种立象达意中,道德情感的表达尤为普遍和常见。在种种比德实践中,儒家所倡导的人格理想(君子之德)往往通过自然物被表征出来,所以“比德”也称“君子比德”。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君子比德思想源于孔子。孔子认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山的巍峨阔厚与岿然不动与君子“仁”性品质相似,水的赴百仞之谷不疑等特征象征着君子所具有的仁、义、理、智、信等品德,于是以山水来比称君子之德。
除山、水外,玉也经常被用来指称君子之德。《礼记》有言,“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叩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礼记·聘义》)在玉与道德的比照中,美转化为善,玉因此具有了超越自身自然品质的道德涵义而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在这种比德思想的影响下,佩玉与自我修身联系起来,在佩戴过程中要做到时时以玉的品质规范约束自己。
另外,梅、兰、竹、菊、莲、松等植物花卉同样是用来比称道德的重要对象,道德化视角审视下它们被赋予了人性品格,从而“莲”成为高洁品质的代名词(“莲,花之君子者也”),“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成为坚贞不屈的人格写照,“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对应于淡泊名利、安于恬淡的人生态度。透过这些自然物象,文人世子们得以托物言志,表达着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二、比德天地
中国自古讲究天、地、人三者间的和谐,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观启示我们于艺术中追求至善、至美之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圆明园的建造将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理想境界。具体而言,圆明园的比德天地观主要表现在两点:一象天法地,借助堪舆学依据追求“人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状态;二移天缩地,将天地苍穹、日月山川、花草树木等都集中于园林之中,追求“万物皆备于我”的审美意境。
(一)象天法地
圆明园选址北京西北郊海淀一带,自古这里就是北京上风上水之宝地,由于地处永定河冲积洪积扇边缘的泉水溢出地带,地下水源丰沛,泉水自流涌出地面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塘池。所以,这里气候条件较为宜人。重要的是,圆明园自选址始就充分考量地块的风水情况,以堪舆学为依据象天而法地。《圆明园记》有言,“林泉清淑,陂淀渟鸿,因高就深,傍山依水,相度地宜,构结亭榭,取天然之趣,省工役之烦”2其中的相度地宜就是堪舆风水之意。
雍正二年,圆明园开始全面扩建,风水师对圆明园内外的风水查览一遍后向雍正帝上了一份奏折《山东德平县知县张钟子等查看圆明园风水启》,开篇这样写道,“圆明园内外俱查清楚,外边来龙甚旺,内边山水按九州爻象、按九宫处处合法……”3园外(山体)龙脉自大西山、小西山始,经望儿山一路蜿蜒下来到达圆明园地势最高峰紫碧山房。大小西山属于太行山余脉,北部的军都山属于燕山山脉,二者同属于昆仑山系,两山交汇处形成了“龙脉入首”位置。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起西北昆仑山而水注东南,圆明园依照中国地势版图顺势而建,山起西北紫碧山房,水入东南福海,龙脉由此得以依次展开。
园内爻象按照九宫布列,其中皇极居中,八方朝拱之。正殿(九州清晏)居中央(周围八方拱之);正北立自鸣钟楼(对应一白水星);西北乾地建佛楼(对应六白金星);东北垦方建台榭楼阁(对应八白土星);正南九紫建宫门,第一层宫门系延年金星,第二层宫门系六煞水星,大殿系贪狼吉星,西南坤位建多房(对应土星),东南巽地势文章之府(文源阁),正东震方建田畴稻田。对应五行之势,圆明园内形成了祭祖礼佛、观稼验农、燕寝游憩、理政办公和游赏观景五大园林功能区。
圆明园按照九宫爻象所进行的象天法地建园活动,从根本上讲,还只是对天体运行秩序的一种简单模拟与重现,主体对于天地自然的态度尚属于一种被动的审美接受状态。建园者通过与天地自然秩序、万物法则的统一,试图实现天、地、人三者间的和谐。
为参天地而化育,体现“万物皆备于我”的审美主动性,雍正、乾隆等皇帝在圆明园还移植、复建了大量园林景观,比如仿西湖景观、仿以喷泉为主题的西洋景观、仿江南园林景观。此外,还将地上天国、人间仙境等移植进圆明园,比如日天琳宇,蓬岛瑶台、方壶胜境、月地云居等。下面,我们以几处园林景观为例予以说明。
(二)移天缩地
1.对西湖十景的仿建
西湖美景进驻圆明园,始于雍正时期,到乾隆时引进力度加大,这与乾隆帝南巡不无关系,没遇到心仪的景观,乾隆帝便会命宫廷画师摹写图样以备日后复建。对于西湖美景,乾隆帝曾不止一次表露过自己的欣赏之情,御制诗中写道,“十景西湖名早传,御园柳浪亦称旃。栗留几啭无端听,讶似清波门那边。”4
圆明园对西湖十景的仿建程度各不相同,有的仿建了完整的建筑群,比如平湖秋月、曲院风荷,有的只是仿建了西湖景观中的其中一座建筑,比如“苏堤春晓”、“南屏晚钟”、“花港观鱼”、“雷峰夕照”,这几处景观临摹景观意境,由此可以欣赏到相似的西湖美景。比如雷峰夕照建在福海东岸,夕阳西下,胜似西湖美景。有的则仅有一座石牌坊,如柳浪闻莺、双峰插云、断桥残雪。
2.对江南园林的仿建
除对西湖美景的仿建外,圆明园还对江南著名园林进行仿建,苏州狮子林、扬州瘦西湖旁“趣园”以及南京中山王徐达“瞻园”都相继来到圆明园。
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归来后,圆明园开始大规模兴建江南园林景观,狮子林即是其中工程之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长春园狮子林基本建成,包括狮子林、虹桥、探真书屋、云林石室、画舫等共计16景。
扬州趣园,位于城外西北瘦西湖东岸,原为盐商黄氏的私园。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南巡扬州,畅游瘦西湖,赐名“趣园”。整个趣园倚靠在瘦西湖的东岸,东部以临水楼阁为主体,西部借景于四桥、白塔等瘦西湖景观。仿造趣园而建的鉴园,位于长春园东南,倚长春园东墙而建,西南与如园隔桥相接。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它建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主要建筑有漱琼斋、开益轩、师善堂、芳晖楼、绿净榭等。
如园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基本建成,仿自江宁(今南京)瞻园,是明代中山王徐达的西花园。嘉庆十六年,进行过大规模重修。重修后的园林建筑包括延清堂、含碧楼、芝兰室、挹霞亭、静怡斋、锦縠洲、观丰榭、听泉榭、引胜斋和新赏室、翠微亭、搴芳书屋、云萝山馆、清瑶榭、撷秀亭、香林精舍、可月亭等。
3.对仙宫乐园的仿建
圆明园不仅对现实世界中的天地景观予以仿建,对代表着“理想国”、“天堂乐园”的神仙境界也予以呈现。比如代表道家神仙境界的蓬岛瑶台、方壶胜境、别有洞天,代表佛家极乐天国的月地云居、日天琳宇、慈云普护,另外圆明园里还建有世外桃源(武陵春色),营造出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第一类是对神仙境界的仿建。蓬岛瑶台,雍正时叫蓬莱洲,位于福海中央,模仿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瀛台而建。东海有仙山,是向往长生不老的人的向往之地。相传,秦始皇曾派徐巿前往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最终结果可想而知,但一直以来关于东海仙山的传说却从未停止。
营造世外景致的武陵春色,是模拟晋朝末年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境界而营造的园中园。园内植有山桃万株,雍正时称为“桃花坞”。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称“武陵春色”。该景观需经桃花洞小口而入,园中景色怡人而与洞外截然有异,给人一种误入仙境之感。
第二类是对佛家极乐天国的仿建。比如月地云居。月地云居,坐北朝南,整座建筑背山临流,山门前有四柱三楼式牌楼一座,山门内东西分别为钟楼和鼓楼,过钟楼、鼓楼是一座方形重檐攒尖顶大殿,殿前悬挂乾隆御书“妙证无声”,妙证无声殿后为月地云居殿,殿内供奉三世佛,月地云居殿东西各建有八方重檐亭一座,亭内供奉咇密佛与大威德金刚。
以上就是对圆明园景观营造所体现的比德天地思想的介绍。象天法地,是一种最原初的比德思想,也是人类最朴素的自然审美思想,体现了人与天地合一的中国宇宙哲学观。象天法地思想对于天地万物的认识尚偏于被动化,园林景观建造者更多想到的是合于自然而天人合一。移天缩地,则更多体现了人类的审美主动性,通过卷山勺水、力图将自然界的山川草木、花草虫鱼等都集中于园林之中,创造出“壶中别有日月天”的审美空间和与审美意境。在对自然万物的赏鉴中的同时,主体完成了“格物穷理”的终极体验。其中,山、水作为天地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园林营造的主要构成元素,造园者将自我道德思想予以具体涵化与具象呈现。
三、比德山水
清人张潮指出,文章是案头上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作为平地造园的人工山水园,圆明园以山形为骨架,以水系为血脉,依势堆山理水而成,由此,圆明园形成了各异其趣的园林景观。
圆明园最高的山是紫碧山房,水域面积最大的湖是福海。圆明园景观营造往往不追求山或水的单独呈现,而是讲究二者的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鉴于此,本文拟从山水园林景观所呈现的共同意境来予以识别与归类。
(一)涵虚朗鉴
静波无澜的水面就像一面镜子,它能映天物,也能纳万象,给人一种“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感。水的这种品质与特性往往让人联想到主体胸襟的虚涵阔大。在圆明园内就建有以涵虚朗鉴命名的景观。
涵虚朗鉴,位于福海东侧北半部,是一处倚山面水的园林景观,它南北长200米,东西宽60米,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乾隆九年,乾隆御制诗《涵虚朗鉴》一首对虚涵的态度予以说明,认为虚涵乃“远山烟岚,近水楼阁,来不迎而去不拒,莫不落其度内。”接着,他指出了涵虚与朗鉴的关系,认为“涵虚斯朗鉴,鉴朗在虚涵”,意谓之所以能够鉴朗、明鉴,主要原因在于能够涵虚,源于主体内在的气度与胸襟,做到这样,当然也就可以“悠然对碧潭”了。最后四句“云山同妙静,鱼鸟适清酣。天水相忘处,空明共我三”,这表明乾隆帝从天水一色的虚涵中得到了宁静与心适,自然万物也因为主体内心的虚涵而变得各适其性,人与自然从而和谐共存。
(二)澡身浴德
澡身浴德,是另一处体现山水比德思想的典型性景观之一。《礼记·儒行》有“儒有澡身而浴德”之语,这体现出儒家对自我修养的重视。圆明园“澡身浴德”位于福海西岸,以水域辽阔的福海作为背景。乾隆御制诗《澡身浴德》称,“不竭亦不盈,是惟君子德。”意即君子之德有如福海广袤的海水,不枯竭也不满溢,在观海中主体内在的德性得到启迪,从而做到为人不故意疏远也不有意逢迎,这样的状态必然“鱼跃鸢飞,如如安乐国。”总之,“澡身浴德”景观借歌咏水的不竭不盈,突出了“两者执其中”的中庸思想,表明君子之德重在修为。通过欣赏自然山水之涵虚,内心变得与清水般澄澈洁净,圆明园澡身浴德景观设有澄虚榭,意谓主体在自然山水的陶冶下变得内心澄澈无尘,体现了建园者对君子之德的美好期望。
(三)淡薄宁静
澹泊宁静,位于后湖正北方向,主体建筑是一座田字形的大殿,大殿周围则种植有稻田数亩,这里密室周遮,远离尘嚣,槐荫花蔓而风水涟涟,乾隆帝在御制诗《澹泊宁静》中这样描述道,“青山本来宁静体,绿水如斯澹泊容”,认为这才是青山绿水本来的样子。面对这样的景致,主体内心里便能够暂时放下尘世之扰而安静下来,就像乾隆帝面对此情此景时所感受到的,“境有会心皆可乐,武侯妙语时相逢。”
除澹泊宁静外,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坐石临流所体现的意境也是偏于平和冲淡、安静祥和的,这里“潺潺鸣濑,可以漱齿,可以泛觞”,尤其是坐石临流亭附近水流声尤为柔婉,令人倍感宁静。
(四)平畴远风
在圆明园里,除了这些“精致”的山水景致外,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山水——仿原生态景观。这里矮屋疏篱,坡有桃而沼有莲,巷陌交通,平畴远风,俨然一派田家风味,这与印象中皇家庄严肃穆的正派风格似乎格格不入,可历数皇家宫苑,几乎无不设有田园景观,如北海画舫斋的方形“先蚕坛”,中南海供帝后养蚕的结秀亭以及种有稻田的丰泽园,颐和园里的豳风桥等,都属于以农事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对于此,历代史家往往从帝王的重农思想着眼来予以定位和考量,将皇家园林里的自留地视作皇帝重农思想的体现而便于其观稼验农。其实,皇家园林里这种“田家风味”,有着比观稼验农更为高远的意指,那是超越现实功利的审美价值意义的彰显。皇家园林语境下,这类农事景观具有了区别于现实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与诗、书、画等艺术门类一样的审美功能与价值,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在富丽堂皇的宫苑建构中,适当杂以田园风光,这具有以‘质朴济富丽’,以‘恬淡药浓艳’的审美功能。”5
圆明园里,以田园风光为主特色的景点有多处,如北远山村、多稼如云、映水兰香、杏花春馆、澹泊宁静等,透过御制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乾隆帝身为帝王 “心田喜色良胜玉,鼻观真香不数兰。日在豳风图画里,敢忘<周颂>命田官。”6的重农之思,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观稼验农、指导农耕的严肃帝王形象完全不一样的乾隆爷。在这里,他时而化身隐士,时而化身佛僧,时而羽化登仙,好不逍遥自在!春天,杏花春馆里杏花满园,面对满树的杏花,乾隆帝幻想自己置身仙境而化身隐士,手提酒壶自饮自酌,脚踩木屐,边走边吟,这种舒心与自由,怎一个自在可以形容。(《杏花春馆》:“为梁谩说仙人馆,载酒便宜小隐亭。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夏天,多稼如云南侧池塘里的荷花盛开,乾隆帝陪皇后、皇太后赏花,作《夏日侍皇太后御园赏荷之作》,“香因风细常清远,色带雨鲜恰净真。漫道西池桃实好,岂堪王母笑称春。”诗句里少了帝王身上那种厚重的使命感,而平添了几分恬适、活泼与可爱。
有意思的是,士大夫文人们在造园时为表白自我心志,常以归隐之意命名园林,如耦园,象征园林主人想要做握月担风以耦耕为业的农夫,网师园又名渔夫园,表明园林主人想要隐于渔钓。作为一国之君,帝王们不可能真正归隐,这严重有悖于儒家“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可皇帝也是人,也会暂时性地厌倦世事,皇家园林里一抹麦穗、一陇稻苗所具有的简陋浑朴,在其内心荡起的或许是无以言表的怡情悦目,从而达到精神与心灵上的愉悦。毕竟,每个人都渴望灵魂解放而实现“诗意地栖居”。
四、比德花木
圆明园里植物种类尤为丰富,有松、竹、柳、梧桐、槐、枫、山桃、文杏、玉兰、牡丹、月季、菊、兰、梅、芭蕉等,据《圆明园内工则例》记载,园内种有70余个花卉、树木种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松、竹、柳7。“据不完全统计,三园内确知植松者不下70处,植竹者近50处,其中有26处兼植苍松和翠竹,诸如圆明园的双鹤斋、蓬岛瑶台、方壶胜境等。”8
荷花,是圆明园比较有代表性的花卉。在圆明园里多处池塘都种植有荷花,如曲院风荷、廓然大公、濂溪乐处、多稼如云等,这些荷花净绿粉红、亭亭净植,乾隆认为西湖十里的荷花也没有这里的端严清丽,在六月里开得摇曳烂漫。面对此情此景,乾隆帝没有沉于美景,而是笔锋一转,写道“时披濂溪书,乐处惟自省。君子斯我师,何须求玉井。”对于我国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乾隆帝崇敬有加,《爱莲说》及其理学思想更是牍案必读之书,以花之君子为师,就是要时刻反省自己,争取成为具有极高道德品性的人中君子。为了表达对自我修养的重视,濂溪乐处建有“慎修思永”殿,殿内悬挂对联“与古人相对,左图右书;偕造物者游,仰观俯察。”此二句道出了乾隆帝修为的方法与途径,一是读书明道,从周敦颐等古代哲人的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二是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地证伪自己。体现了乾隆帝对自我道德修为的重视。
平心而论,圆明园横跨三园,建筑、园林众多,仅著名景观就达百余处,园林中花木甚多且较为分散,所以我们很难分别具体解读每类花木所指称的思想涵义。不过,在雍正即位前,作为皇子的胤禛的确花费大量心思修建圆明园,我们从圆明景观的命名及特点中的确解读到了丰富的比德思想。这从身为雍亲王时所作《园景十二咏》中便可见出。
有关圆明园景致的《园景十二咏》,其咏叹对象分别为:《竹子院》《梧桐院》《深柳读书堂》《葡萄院》《桃花坞》《耕织轩》《菜圃》《牡丹台》《金鱼池》《壶中天》《涧阁》《莲花池》。从歌咏十二景的诗名可以看出,此时的圆明园呈现出一派乡野风趣,有农田、菜圃、鱼池,佛堂,自称“圆明居士”的他还曾做《小园三字经》来表达自己在园中的生活情景,“圆明园。真妙好。如佛地。同仙岛。青山环。绿水抱。鹤衔芝。鱼吞藻。有交梨。多火枣。种桑麻。植粳稻。阅六经。礼三宝。任春秋。随晚早。不拘束。无烦恼。奉天时,养吾老。”语词之中潇洒、闲适之情跃然纸上,俨然一副闲适者气派,雍正帝自称这是一种“洗竹浇花坐钓台”的生活,这与我们在宫廷剧中看到的心机重重的四爷迥然有异。从《悦心集》、《世宗宪皇帝御制诗文集》等来看,雍正帝的确是一位颇具治心之功的皇帝,他认为“夫心者,人之神明,所以为万化之源,万事之本。而劳之则苦,扰之则烦,蔽之则昏,窒之则滞。”9认为儒家的“存心”、“洗心”、佛家的“明心”“寂心”等不过是劝人涵养内心,使之不为外物所累,进而达到“与天地太和元气浑然流行,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对他这样评价道,“清朝入关定鼎八十年后,有了位文学词章并不亚于任何一位翰林进士;谈禅说道,并不逊于禅门宗师的雍正皇帝。”10由此可见,圆明园的植被草木成为了胤禛比德心志之物,以圆明园植被景观指喻自我德行和勉励自我修行,至于修心的目的,胤禛也不是要真正出于世外而竹林适志,在御制诗《梧桐院》中他这样表白,“棹泛湾湾水,桥通院院门。吟风过翠屋,待月坐桐轩。秋叶催诗落,春花应节繁。只应金井畔,好借凤凰搴。”意谓渴望得到君王赏识而有一番作为,这与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理想相一致,事实证明他最终得到赏识而成为大清朝真正的掌门人。
五、君子比德
在圆明园的洞天深处,乾隆帝曾题写过这样两句诗,“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立志成为内圣外王之君,相信这是每一位君主的理想追求。所谓“内圣外王”,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要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仁政、推行王道而避免霸道,康、雍、乾三帝都深知此理。当圆明园还是赐园时,康熙帝赐“圆明”二字于胤禛,希望他可以个人品格圆满无缺而超越常人,政治业绩明光普照而国泰民安,这是古代标榜明君的理想标准,体现了康熙帝对子孙的崇高期望。雍正继位后异乎勤奋,支撑其心底的信念就是“圆明”二字。对于圆明园朝署建筑,雍正帝命名为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奉三无私殿,希望可以九州清晏而长治久安,体现了一代君王的理想。
乾隆继位后,立志成为千古彪炳的一代明君,并不自觉地将个人心志灌注于对圆明园景观的营造中。乾隆初期,他有意识地调整景观名称,将带有文人隐士风格的自然景观尽量“哲理化”,比如将“金鱼池”改为“坦坦荡荡”,将“深柳读书堂”改为“廓然大公”,将“涧阁”改为“慈云普护”,将“桃花坞”改为“武陵春色”,体现出对君子人格的自觉追求。
圆明园内,体现君子比德思想的景点不胜枚举,《圆明园四十景》中多半具有此中意蕴,如坦坦荡荡、廓然大公、澹泊宁静、涵虚朗鉴、澡身浴德、正大光明、汇芳书院等等。
廓然大公是一组庭院式景观。内置湖池,池畔叠石林立,湖水经规月桥流入庭院后注入福海,湖面山禽渚鸟飞立,菖蒲、菡萏竞次绽放,而外侧叠山平冈的障隔作用,更增添了几分清幽与闲静。总之,植物、飞禽走兽各适其性,各安其所。乾隆皇帝由此联想到山河自然的宽和大度,并了悟圣人之心,认为作为君主只有宽宏大量、拥有载舟亦能覆舟的胸怀与气度,方可聚拢贤能、安抚百姓从而实现长治久安,鉴于此,乾隆皇帝以“廓然大公”四字命名此景观,解释作“宽宏而大量,公正而无私”。在御制诗《廓然大公》中,乾隆帝这样写道,“有山不让土,故得高嶬嶬。有河不择流,故得宽瀰瀰。是之谓大公,而我以名此。偶值清晏闲,凭眺诚乐只。识得圣人心,闻诸程夫子。”诗中的程夫子即理学家程颢,在《答横渠先生定性书》中,程颢曾这样写道,“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这首诗借山、河等自然物象对自然天理的顺应之理,指出作为个体生命的人类,也应该顺应天理,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做到这些也就顺应了本心,心体自然能够保持宽厚而公正。
坦坦荡荡也是一处极具传统文化韵味的景观。古语有“履道坦坦,幽人贞洁”、“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之语,形容为君之人只要做到了胸怀坦荡,无偏无坦,自然能够顺应民心并实现长治久安。圆明园内的这处景观有一处金鱼池,在观鱼中乾隆帝由庄周的群鱼之乐联想到了百姓之乐,御制诗《坦坦荡荡》有言,“凿池为鱼乐园,池周舍下,锦鏻数千头,喁唼拔刺于荇风藻雨间,回环泳游,悠悠自得。诗云众维鱼矣,我知鱼乐,我蒿目乎斯民!”这首诗中乾隆帝对于治国平天下信心满满,他说“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从小鱼的悠游自得中乾隆帝联想到了百姓的安居乐业,高度自信的乾隆帝却笑蒙庄的痴心,竟然想着分辨鱼之乐。认为只要做到了胸怀坦荡,在治国理政中积极推行王道,那百姓内心欢乐而且拥护王道是肯定的事情,无需去辨知。
六、总结
“比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自然审美思想,在中国园林中表现得尤为充分,有学者甚至认为“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比德思想观照下圆明园园林景观彰显出独特的人文气息,园里的山、水、草、木、亭榭、楼阁等因为这种道德化视角的审视而被人格化、抽象化,从而使其在保有自然美的同时升华出新的人文意涵。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国文化赋予自然物象的特殊义项,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独特文化意蕴。
具体而言,比德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园林意境的营造上,这是中国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独特之处。所谓意境,即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它是物镜与情境的结合与升华。举廓然大公为例,廓然大公属于平冈回合,池中生长着荷花、菖蒲等植物,水边停留着山禽、水鸟,这是物镜;观赏者从中发现了自然物的悠闲自在、各适其性,并由此联想到了大自然的宽让大度与公平无私,这是情境;由大自然的宽和大度、公平无私领悟到做人也应该宽和大度、公平无私,这是情景交融后所生发和领悟到的哲思,属于“意”的范畴。由此,景、情、意融合为一的意境得以生成。
在圆明园里,类似廓然大公的园林景观还有很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时代,对于作为其精神源头的五千年优秀文化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对于圆明园,我们应该更新认识,因为它不仅是废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念地,它还曾经辉煌过,作为集中国三千年造园文化之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信息,它就像一艘从过去驶向未来的文化之舟,将古、今有效地勾连在一起,等待我们去发掘和破译。现在,圆明之舟已经起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文化的复兴将指日可待!
注释: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0.
2.(清)乾隆.御制圆明园诗[M].影印本(第一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3.
3.转自赵春兰、潘灏源.从“圆明园风水启”说开去——皇家园林与风水初探[J].规划师,1997(1):106.
4.(清)乾隆.柳岸闻莺.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M].御制诗三集第三十卷,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中华民国六十五年.686.
5.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60.
6.(清)乾隆.映水蘭香.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M].御制诗初集第二十二卷,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中华民国六十五年.368.
7.张恩荫.清五帝御制诗文中的圆明园史料[J].圆明园学刊,1992(5):155.
8.张恩荫.清五帝御制诗文中的圆明园史料[J].圆明园学刊,1992(5):155.
9.(清)雍正.悦心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扉页部分.
10.(清)雍正.悦心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