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娜达莎的形象看《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苦难意识

2019-01-27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1

名作欣赏 2019年35期
关键词:科夫斯基陀思瓦尔

⊙张 辉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一、苦难的意义

(一)俄罗斯作家笔下的“苦难”描写

俄罗斯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其厚重性,俄罗斯文化总是同社会底层人民所遭受的伤痛与苦难及其悲惨命运相联系。苦难似乎与俄罗斯人民总是密不可分。无论是列宾的画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还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交响曲》,都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苦难之中。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艺术家们对这些苦难的感同身受。苦难同样也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俄罗斯作家一向关注的经典主题之一,尤其是在19、20 世纪的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中,苦难更是被描写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作家们在其作品中以各自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普通俄罗斯民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遭受的苦难,并孜孜以求地努力探寻人民摆脱贫穷与不幸的途径。

俄罗斯作家笔下的苦难意识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东正教文化中,个体欲获得自我拯救,需通过自身经受苦难的磨砺或是为受难者精神力量所感召,最终得以完成自身的精神救赎与升华,从而实现自我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解脱。因此,人们在苦难中不断进行抗争,在抗争中不断超越苦难,在自身之中寻找救赎。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如是说:“俄罗斯民族的自我意识应该完全接受这种二律背反:就其精神和使命来讲俄罗斯应该是超民族和超民族的人民,就其思想本质来说,是不爱‘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但偏偏赋予他一个最强大的民族国家,目的就是为了牺牲、为了随意放弃,为了让牺牲和放弃更有力量,而不是软弱无力。”别尔嘉耶夫的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个体自我牺牲与经受苦难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苦难意识广泛存在于不同时代的俄罗斯文学艺术作品中。

首先我们从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开始考察。这一时期的俄罗斯文学展示了俄国知识分子的迷茫与彷徨以及俄罗斯人民的苦难与悲惨命运。俄罗斯知识分子始终把自己和俄罗斯的命运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他们将反映俄罗斯人民的苦难视为自己的使命,在文学作品中传递出自己关于社会、关于苦难的独特认知与体悟。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同样是苦难意识的传递者。比如:托尔斯泰《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他跟随着女主人公玛斯洛娃一道前往流放地西伯利亚,想要以此弥补自己在年轻时所犯下的罪过。从他的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作为贵族的聂赫留朵夫身上所表现出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想要得到内心的安宁与精神上的救赎,因此采取了这种主动受难的行动。20 世纪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在其著名的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三部曲《苦难的历程》(《两姊妹》《1918 年》《阴暗的早晨》)中,叙述了四个性格不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的战争岁月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苦难及其复杂的精神探索和心灵追求。“在盐水里浸三浸,在血水里泡三泡,在碱水里洗三洗”,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再如索尔仁尼琴的作品,他的作品被称为是“灾难的见证者”,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如:《第一圈》中的聂尔仁、《癌症楼》中的斯格洛托夫等人,他们无一不是在反抗中超越苦难,从而实现个体的精神救赎。“苦难”主题同样贯穿于俄罗斯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在他看来,苦难是一种救赎,因而苦难是神圣的。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苦难意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19 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是“苦难”的“信徒”,苦难在他的作品中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作家因个人被捕以及被流放的经历,其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激进青年变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在他的作品中“有一条倾泻他的亲身感受的火热的河流。这是他灵魂奥秘的连续的自白,这是披肝沥胆的热烈的渴望”。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描写的都是那些“被侮辱与被欺凌的”普通人民的苦难、反抗与追求,着重刻画了他们对生活的恐惧、对苦难的迷恋以及个人对那些“侮辱与欺凌”的反抗。在作品中他力求“探索人的心理和灵魂深处的真实,探求人类的天性中一切掩藏着的恐惧、罪恶和病态,探求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荒诞现象时所有的心理真实,并把它们揭示出来”,犯罪和堕落是人们走向重生和苏醒的前提,只有经受过这些人间的不堪与苦难,人们才会真正获得精神的复活与自我的超越。由此可见,作家认为,苦难具有一种净化心灵、拯救世人的巨大力量。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太之后,其精神承受着巨大的折磨,犯罪感使他的内心与灵魂处于极度的不安、焦虑,甚至分裂状态,他陷入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恐惧与痛苦之中。为使自己的灵魂不再痛苦,在索尼娅的陪伴与感召下他最终选择了自首,并以服苦役的方式来“赎罪”,最终实现了精神上的复活。在这部作品中,充分显示出作家对苦难的“迷恋”。主人公在犯罪之后,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但正是因这些“痛苦”的磨砺,其灵魂才得以重生。在本文所着重剖析的作品《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作家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人民不幸命运的同情。

二 苦难中爱的救赎

(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苦难意识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本书以年轻人伊万的视角叙述了娜达莎和阿辽沙令人扼腕的爱情故事,并以此为线索向我们展现了老人史密斯和伊赫缅涅夫这两个家庭与贪婪无耻的瓦尔科夫斯基公爵之间的矛盾冲突。小说由两条情节线索交织进行,第一条线索是娜达莎与阿辽沙之间的爱情,也就是地主伊赫缅涅夫一家与瓦尔科夫斯基公爵之间的恩怨;第二条线索是小女孩涅丽的故事。小说展示了涅丽一家的悲惨遭遇,涅丽的母亲被瓦尔科夫斯基公爵抛弃并被骗走了全部财产,导致涅丽外公破产,涅丽与母亲流落街头受人欺凌。通过这两条线索,作者深刻地揭露了在沙皇专制制度下贵族、资产阶级与广大平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故事发生在彼得堡,伊万是一个靠稿费度日的穷作家,他与娜达莎青梅竹马。在彼得堡与娜达莎一家重逢之后,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但此刻娜达莎却爱上了与自己父亲打官司的瓦尔科夫斯基公爵之子,并不顾父母的感受,毅然与阿辽沙私奔。而伊万非但没有阻止这一切,反而成为娜达莎与阿辽沙爱情的“助手”。他努力帮助娜达莎缓和与家人的关系、帮助娜达莎留住阿辽沙的心,他对娜达莎的“背叛”持忍耐态度。这种“忍耐”何尝不是一种受难,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受难。他眼看着自己的意中人与别的男人私奔,还要为他们传递书信。为了娜达莎他完全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在精神上经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折磨。与此同时,其创作也不顺利。他曾经出版过一本轰动一时的书,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优秀作品,因此也没有收入来源,生活拮据。尽管自身物质生活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但他还是收留了可怜的小女孩涅丽,使涅丽在后续短暂的生命中感受到些许真挚的温暖与心灵的慰藉。涅丽是一个单纯而又倔强的小女孩,之前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悲惨生活。由于幼年丧母以及周围恶劣的生存环境,她从小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年不得不经受病痛的折磨。涅丽没有因生活的窘迫与不幸而丧失自尊。由于之前遭受恶毒的布洛娃太太的虐待,涅丽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了怀疑与戒备之心。因此当伊万照顾她的时候,她并不接受前者的好意,故意打翻药碗、撕坏新裙子,故意声称自己要去当一个穷人,上街做工,去当女仆等,以此来偿还母亲生前所欠下的债务。究其实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受难呢?在涅丽看来,只有靠劳动换来的收入才能让人心安,她以主动受难来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以此与那些欺辱她、压迫她的恶人进行抗争。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言:“苦练意味着积极抗争,抗争世界奴役的统治,抗争世界对个体人格的摧残,以维护个体人格形式和意象的完整。”正是苦难造就了涅丽坚韧不屈的人格特质。后来在伊万及其朋友谢苗耶夫娜还有娜达莎一家人的悉心关爱与呵护下,涅丽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内心深处的坚冰最终得以逐渐融化并彻底化为无形。

娜达莎的父亲伊赫缅涅夫是一个温暖善良、忠诚老实的老人,在给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当管家期间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做事,却遭其陷害,被污蔑侵吞主人财产。伊赫缅涅夫为捍卫自己的清白只得同瓦尔科夫斯基公爵打官司,但瓦尔科夫斯基公爵运用自己的后台和手腕赢得了老人一家的庄园。后来甚至还羞辱伊赫缅涅夫,声称要把法院判的一万元归还给伊赫缅涅夫。但是他这样做并非是由于他心生愧疚想要赎罪,而是出于一种更加恶毒的目的,他想以此羞辱伊赫缅涅夫。老人忍受不了这样的侮辱,欲以决斗的方式向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复仇。与此同时,在娜达莎和阿辽沙私奔之后,伊赫缅涅夫一直不肯原谅自己的女儿。虽然从表面上看,他一直声称决不原谅她,暗地里却一直想要打探她的消息,默默地关注女儿的生活状况。伊赫缅涅夫的受难在于他被别人诬陷,自己心爱的独女又与仇家的儿子私奔,他承受着自己女儿的“背叛”。后来在伊万的劝说下他放弃了决斗,在涅丽的感化下原谅并接受了女儿的归来,并将仇恨转化为对涅丽和娜达莎的照顾与关爱,最终大家都如愿以偿获得了梦想已久的幸福生活。

(二)娜达莎爱的磨砺

娜达莎的故事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线索,她与阿辽沙的爱情将文章中各个人物串联起来。娜达莎不顾家人的反对,一意孤行与阿辽沙私奔;之后非但没有过上幸福如意的生活,反而承受着因爱情而带给她的折磨。阿辽沙其实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挥霍无度,风流成性,与妓女频繁来往。娜达莎对于这一切了然于心,但还是持忍耐态度,选择原谅——原谅他的放荡,原谅他的背叛。她对阿辽沙这种近乎无底线的宽容,简直令读者觉得难以想象,匪夷所思。她在觉察到阿辽沙爱上另一个女人时,甚至这样说:“他爱上他要娶的姑娘,我甚至是很高兴的。这样一来,他和我分手就不会有多大痛苦了。我应该这样做!这是我的责任!……我爱他,我就应该为他牺牲一切,应该向他证明我的爱;这是我的责任!是不是?”她知道阿辽沙容易被女性迷住,迟早会对她变心,爱上别的姑娘,抛弃自己,但是娜达莎依然深深地爱着他,并且认为如果自己的爱有可能成为阿辽沙“自由的爱”的束缚的话,那么她会心甘情愿地主动退出;只要能让阿辽沙获得幸福,她宁愿自己默默地咀嚼痛苦,承受一切。正如她本人所言:“他即使带给我痛苦,这也是一种快乐。”显然,无论阿辽沙带给她痛苦还是快乐,她都全盘接受,她将阿辽沙对她的被背叛和她本人为此而承受的痛苦视为一种快乐,随时准备好被后者抛弃,并享受被抛弃的精神痛苦及其所带来的快乐。

阿辽沙生性率真轻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因此,在与娜达莎热恋的同时,他又在父亲瓦尔科夫斯基公爵的一步步诱导下,爱上了另一个纯洁善良的姑娘卡佳,最终还是抛弃了娜达莎。娜达莎身上具备俄罗斯传统女性的优秀特质——纯洁善良、忍耐顺从。用伊万的话说,娜达莎爱阿辽沙更多的是出于怜悯和包容:“一颗包容大度的心是会出于怜悯爱人的。”因此,娜达莎与阿辽沙之间的爱情并不是健康的两性之爱,更像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对自己儿子的过度溺爱。真正的爱情是两个平等相爱的人之间一种美好真挚的感情。而娜达莎与阿辽沙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因而他们之间的爱也是畸形的,在这场爱情的博弈中两人一开始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注定了两人后来的悲剧性结局。娜达莎想在爱情中获得幸福,与此同时,她心底里也清楚,这种不平等的爱是不会有结果的。阿辽沙不尊重她和他们的感情,更不会履行他对娜达莎的承诺。虽然爱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但爱的前提是双方地位的平等,而不是像娜达莎这样一味地包容,放低姿态,任由对方抛弃和践踏。这样的爱情,注定是不幸的。在与阿辽沙这场充满荆棘的爱情追寻之路上,娜达莎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痛苦。她在极度痛苦的煎熬中逐渐进行着自我心灵的忏悔与净化,认为苦难可以洗涤一切,只有历尽苦难,才能得到救赎,最终获得幸福。因而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通过爱情的磨难,最终实现了自我心灵的回归,拥有了阔别已久的亲情。

小 结

综上所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独特的笔触将苦难描摹得细致入微,其作品中所展示的苦难能够撼动人心,具有一股强大的穿透力量。每一个历经苦难的主人公,无不在苦难中书写着自己艰难而又坎坷的人生历程。面对环境造就的苦难,他们并不就此低头,而是勇敢地直面苦难,在苦难中实现自我的蜕变,完成自我精神的救赎。病态的社会不但没能扼杀人们心中善良美好的天性,反而使人在受尽苦难之后得到解脱。

①〔苏〕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朱雯译,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76—77页。

② 转 引自郭小丽:《俄罗斯民族的苦难意识》,《俄罗斯研究》2005年第4期。

③ 赵 凯:《人类与悲剧意识》,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④ 董 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⑤ 〔俄〕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徐黎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⑥⑦⑧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李霁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第34页,第201页。

猜你喜欢

科夫斯基陀思瓦尔
哪儿跑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赌博牵制大文豪
俄全球通缉霍多尔科夫斯基
传世名著的背后
俄前首富获瑞士居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