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序》与《颜氏家训》之文学观念比较分析
2019-01-27闫贝郑州大学郑州450001
闫贝[郑州大学,郑州 450001]
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赋、诗、文总集,选录了自先秦至梁代一百三十人的七百余首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被称为“文章之奥府,学术之渊薮”。《文选序》是萧统本人为其作的序文,主要阐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的产生发展,二是申明《文选》的范围和标准。《颜氏家训》是南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晚年所作,是作者究其一生经验和教训为垂训子孙所作,在中国古代家训史上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盛誉。《北齐书颜之推传》对颜之推有这样的评价:“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颜之推善文并以才情入仕,足以可见他在文章写作方面的造诣之深,其中《文章》篇是颜之推文学观念和文学态度的集中反映,颇多真知灼见囊括其中。
一、文体起源的追溯
萧统在《文选序》之初就讨论文学的发展,“式观元始,眇觌玄风”“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最早追溯到混沌虚无的宇宙,一直到伏羲王天下,才有了文字典籍的出现。“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随时变改,难可详悉。”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文学也是如此,体现了萧统的文学观念。因为文学由质到华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难以把握其发展规律,进而引出对文体的论述。可见在萧统的眼里,文体得以细分的原因,既来自于前人的铺垫,也与萧统本人的文学观念密不可分。从曹丕《典论论文》的“四科”说到陆机《文赋》的“十体”说,从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到李充的《翰林论》,以及任昉《文章缘起》所分的六十四类文体,都为萧统对文体分类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准备;而正是看到了文学的发展变化,文学体裁和内容的不断分流和扩大,因此为了更系统细致地了解不同文学的发展,文体分类势在必行。相同的是,《颜氏家训》也在《文章》篇开篇之初就论述了文体的起源:“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首先谈到文章,这里的文章应该和文学等同使用,泛指一切文学和文学作品,下文谈论到的诏命檄策、序述论议都在其中。这是颜之推对文章源流的认识和对文体的辨析,阐述了各种文体产生的源头,认为后世文体都是其演化,文章之源在于经典。文学发展观指导着萧统与颜之推对文体本源的追溯。四季更迭、日月转换,文章在不断发展变化,文体也必将不断细化,这同样也符合自然发展规律,文章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立意与体制,文体的变化也能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到其规律原因。
二、孔儒之道的继承
魏晋是文学自觉发展的时期,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俨然已被打破,文人在创作理念和过程中也直接袒露自己的价值倾向。“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萧统在《文选序》中对姬公、孔父之类的经书有着极高的评价,“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一方面反映出《文选》的选文标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孔儒之道在萧统心中的主导地位。据《梁书》记载:“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萧统自小才思聪颖,三岁就开始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仁孝有德,爱民如子,所作所为无不体现着儒家君子的涵养和风范。而对于老、庄、管、孟的著述,萧统只是客观地指出了不录它们的原因,却没有多加评价,通过对比也可见老庄在萧统心中的地位不及孔父之书。
《颜氏家训·文章》开篇就提出了“文章原出《五经》”的观点,通过文体本身的特点将其归类到不同的经书当中,这与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文章“宗经”观念为《颜氏家训》整个理论体系奠定了儒学基调,反映出颜之推与儒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颜之推也多次在文章中表现出崇儒学儒的倾向,如“圣贤之书”“《礼》云”“孔子曰”等,可见他对儒家经典的重视,并希望能将这些教诲传达给他的子孙。《文选》中的篇章以及《颜氏家训》中的文论,除儒家思想外,也包涵着道、佛两家。杂取众家,兼容并蓄的理念,既反映了社会现实,也丰富了《文选》与《颜氏家训》的内蕴。
三、文质并重的标准
《论语·雍也》:“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最早提出了“文质”的概念来诠释君子的风貌。文质恰到好处的互相融合才能合乎君子的风范,由于萧统和颜之推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也把这种思想运用到文章的选录和创作之中。“若其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萧统在《文选序》中明确表达了其选篇标准,“赞论”综合联缀华丽的辞藻,“述赞”组织安排漂亮的文辞,要求文学作品的事典与情志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并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这也是萧统要求文章“文质”并重的集中体现。萧统除了重视辞彩之美外,更重视文质的并重和雅正的风格,他在《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中说:“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通过其他文献的描述也可反映出萧统对孔儒思想的继承,也是他文学风格的再次阐释。
《颜氏家训·文章》篇中这样描述:“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颜之推把文章的标准类比为一个人,“理致”“气调”“事义”“华丽”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统一依附于一篇优秀的文章中,这是颜之推要求文章文质并重的集中表达。“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颜之推又从今古文的文章特点出发,提出了古文今文并重的期许,这既是对前人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基于不同时代文章特点所做出的选择,古文的体制和今文的辞调并须两存,文质并重方能使文章更加完美。在文质并重的基础上颜之推又提出了又一文章观,即文学须典正不流俗:“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这是颜之推论述其父颜协的文章,但从后文对家父文章被烧未曾传世的遗憾也可见颜之推本人对文章典正的认同,颜之推在创作家训时,也谨遵父亲教诲,不媚俗不逞辞,全书二十篇文风平实典正,自成一家之言。如范文澜先生所说:“《颜氏家训》的佳处在于立论平实。平而不流于凡庸,实而多异于世俗,在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颜氏家训》保持平实的作风,自成一家之言。”萧统与颜之推都继承了孔子的“文质”观念来指导文学创作。《文选序》中的表达与《颜氏家训·文章》篇中的立论都体现了“文质”兼顾、适当统一的创作要求。萧统与颜之推的“文质”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两者相较的情况下,萧统重“文”,颜之推重“质”,这些受到了作者身份、著述体例、当代风气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萧统身为太子,在主编《文选》时势必会多受时代文风的影响,而颜之推所作《颜氏家训》的主要目的是垂训子孙,作为一家之言在表达上也会更轻松平实。
传统文学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一个自觉、自观、自省的新阶段,作为南北朝文学史上的双峰,萧统所著《文选》以及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作为学者们对照研究的对象,且成果颇丰。然其二者与《颜氏家训》的文本对照研究并不多。《颜氏家训》作为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其在文本中所反映的文体观念、文学思想、选文标准等方面,也与《文选》有一定的对应和联系,其文学地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确也不菲。因此本文对作为作者文学观念集中反映的《文选序》和《颜氏家训》里的《文章》等篇章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揭示出二者在文学认知上的某些内在联系和差异,并通过分析与比较,以窥探南北朝的文学风貌与文学的发展。
①〔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91页。
②③⑤⑧〔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
④⑩⑪⑫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24页,第253页,第255页,第255页。
⑥〔唐〕姚思廉:《梁书》,中华历史文库,第100页。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 60页。
⑨李壮鹰编:《中国古代文论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131-132页。
⑬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