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美国华裔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从《无声告白》谈起

2019-01-27路宁钰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

名作欣赏 2019年27期
关键词:莉迪亚华裔身份

路宁钰[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张璐[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7]

《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历时六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获得了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等多个奖项。此书的发表,距离谭恩美出版《喜福会》已经过去将近三十个年头,伍绮诗的横空出世,被舆论认为是“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

全书以莉迪亚的死开场,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一系列回忆追溯,逐步丰富人物及情节,探究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所在。在整个过程中,作者加入了关于种族、教育、性别、梦想与现实等因素,从编排精密的故事中,引发读者对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无声告白》与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生长生活的基地,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大影响。个体由婴儿到成人,经历了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而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便是家庭,家庭教育对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日常生活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人生态度与行为评价的形成、职业评价与职业知识技能培养。因此,个体的行为和选择都脱离不了家庭环境的影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所做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家庭教育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出于关爱,将自己总结的道理、积累的经验讲给孩子,而与父母朝夕相处的孩子会将父母的影响映入潜意识中,不自觉地运用于决策、选择等重要关头。这本是有利于人类种族繁衍生息的好事,但如果父母个性偏执或是走入了关爱的误区,便会主观地干预孩子的人生,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无声告白》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故事。

书中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父亲詹姆斯·李则是第二代华裔,两人的生活轨迹和人生追求迥然不同,出于各自的目的选择了对方——一个想要与众不同,一个想要与众相同。在家庭教育方面,两个人都希望孩子能完成自己未竟的目标。女儿莉迪亚误以为是自己“不听话”而导致母亲在她幼年时离家出走,因而对母亲唯命是从。母亲玛丽琳虽然也想尊重孩子的意见,但内心的失落驱使她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规划女儿的人生。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使家庭气氛变得缓和,莉迪亚对母亲言听计从,虽然留住了母亲,却失去了自我,这是导致她走向自杀的根本原因。

二、中美文化身份在《无声告白》中的“倒置”

社会环境影响教育模式,中美教育有诸多不同,这背后体现的其实是社会大环境的差异。中国学生的成长似乎与“考试”二字紧密相连,从古至今,虽然筛选人才的方式几经优化,还是避免不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相较于西方,中国父母更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研究发现,中国妈妈每天督促孩子学习的时间,大约是西方妈妈的十倍。而在美国,其文化包容性使得各样的思想文化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再加上美国生产力先进,人口少、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美国妇女更加重视对孩子个性、能力的培养。

《无声告白》中描述的并非一个纯粹的华裔家庭,父亲詹姆斯是第二代华人移民,虽然出生在美国本土,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为了融入美国社会而极力隐藏自己,避免与众不同;母亲玛丽琳虽是美国人,却因为女性身份而备受压抑,为了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实现自我,努力争取与众不同。在两位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西文化在美国社会中的“倒置”,展现出作者对两国社会、家庭、文化、教育的冷静思索,并致力于解构主流思维模式的努力。

三、家庭教育问题在《无声告白》中的呈现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多来源于自身的社会经验,但如果忽略孩子本身的特质,仅按自己的想法来操纵孩子的言行,抹杀其自主选择的权利,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无声告白》聚焦于跨种族婚姻中的家庭教育,将问题的核心焦点化。父母双方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中长期浸染所形成的教育观不同,对混血子女文化身份建构的心理期待和教育干预也相应存在差异,这势必导致下一代处于双重压力之下。书中的母亲玛丽琳虽是美国人,但她对孩子的教育目的性极强,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她以“爱”的名义不自觉地“主宰”了莉迪亚的一切。为了让女儿与众不同,单纯地将自己年轻时的医生梦想强加给女儿,忽略其主观意图和客观能力,将“当医生”设定为孩子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鞭策莉迪亚努力学习。而父亲虽是华裔,却结合自己因外貌与众不同饱受歧视的经历对融入美国环境有着强烈的渴望,他固执地认为与众相同才是正途,因此迫使不善交际的莉迪亚广交朋友。夫妻二人持有完全相反的教育观和教育目的,但在方法上却极为一致:忽视个体的自主选择,期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来生活。莉迪亚在父母双方截然不同的期望下人为地被扭曲,在丧失独立人格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教育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陷于矛盾之中的莉迪亚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自由、不自信,她的死有一定的偶然,也包含着极大的必然。

不同于一般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华裔家庭中对孩子赋予的期望往往受父母身份的影响。美国文化学者斯图尔特·霍尔在讨论“文化身份”的问题时指出:“身份”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经由文化塑造和建构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身份”因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诉求,处于一种变更、移位、涂抹、同化和抵抗的“运动”状态。处在美国的华裔,如书中的詹姆斯,极容易遭遇“文化身份”的危机,从而使其在教育下一代时,为避免这一危机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带入因身份产生的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是詹姆斯还是玛丽琳,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没有“因材施教”,他们刻意回避了女儿的华裔身份,而父亲对女儿华裔教育的缺失,使得莉迪亚在母亲的“高期望”中迷失了自己。

四、《无声告白》带给当代华裔家庭教育的启示

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呢?其实本书早已给出了答案:应该勇敢摆脱他人的束缚,找到真正的自己。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无声告白》的问世警醒世人,过度的干涉和过高的期许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结合实际为孩子“量体裁衣”,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同时,对于跨文化家庭来说,正视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教育传统区别,借鉴并运用西方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才能使家庭教育与社会其他教育环节协调,利用两种文化背景的优势使家庭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莉迪亚华裔身份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罕见,体内拥有两套DNA
希腊克里特岛“幽灵孕妇”惊魂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