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雀东南飞》蕴含的古代文化常识探析

2019-01-26李绍仝

学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探析

摘 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里面涉及了很多文化常识,本文拟从喻伉俪情深的意象、婚嫁称谓及风俗、古代纪时法三个方面来梳理探究,以期帮助理解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生命悲剧。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古代文化常识;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07-018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7.169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少古代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高中阶段学习古文,除了掌握一些古汉语知识外,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对于理解文本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也是大有裨益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故事发生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汉末建安时期。文本中涉及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高中生由于古典文学知识积累有限,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时有疑问。本文将试图就教学中疑点较多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探究,以利于今后的学习。

一、喻伉俪情深的意象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夫妻离别的故事,故文中一定会有表示伉俪情深的意象,最明了的是文章尾段“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除此之外,本文中还出现了孔雀、白鹄、梧桐,此三种喻夫妻恩爱的物象。

古诗中用双鸟起兴喻夫妇,始祖应是《诗经·关雎》,以雎鸠鸟来喻夫妻和谐。再如《玉台新咏》里收录了一首《双白鹄》:“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催颓”。写一对双飞的白天鹅,一病一不忍独去。本文用孔雀双飞起兴正复此意。文中太守家筹备婚礼写到“青雀白鹄舫”也是以白鹄喻夫妻。有诗云“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也是以双鸟喻夫妻。

以双鸟喻夫妻情谊的意象比较广泛,易于理解。那梧桐作何解呢?“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份愁苦凄凉。然而,梧桐还有他意。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因此古诗中多以青干碧叶的梧桐表示男女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所以文中出现“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的诗句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喻指焦仲卿和刘兰芝永垂不朽的坚贞爱情。

二、婚嫁称谓及风俗

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这个年龄一般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女子出嫁,曰适。如阿母辞谢媒人时说“贫贱有此女,始始还家门”。亦曰归,如《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女子出嫁后,从丈夫家回娘家叫归宁,从娘家回夫家叫归来。在古代,女子出嫁后不能随便回娘家,平日里如娘家有大事情,如丧事或女子父母极度思念,可遣家中男子,如出嫁女子的哥哥或弟弟去夫家接。如果娘家未来人接,而自己回了娘家就等于被婆家休弃了,叫遣归。如文本中刘兰芝自述“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焦母一直叫嚣着“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跪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论古今,女子被休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如此,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刘兰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而刘母“不图子自归”后的“大拊掌”“大悲催”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刘兰芝“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的否泰命运更多从刘兰芝的美貌和家世门第去理解,少有从汉时婚俗去理解的。史书记载汉景帝把有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再如司马相如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以上史实证明,汉时,礼令不看重妇女的贞洁问题,女子丧偶或是离婚仍可再嫁。刘兰芝被休回娘家只十多天,县令、太守相继为儿子求婚,更从侧面说明了刘兰芝的貌美德高,同时也可见当时的婚俗。

三、古代纪时法

古人一昼夜为一日,又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计时。从名称上看,分段是根据天色和日常活动确立的。汉太初以后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同时,我国古代还有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方法,叫五夜或五更。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刘兰芝在焦家的劳作有多么辛苦,“大人故嫌迟”的挑剔苛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心中常苦悲”的牢骚埋怨,进而发出一声“君家妇难为”的叹息,最终无奈走向自请遣归的道路;不难理解刘兰芝离开焦家早上起来仔细梳妆打扮时,那份对郎君的不舍,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留给他;那份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堂堂正正地入焦家门,堂堂正正地出焦家门;不难理解刘兰芝在暗沉日暮后,夜深人静时对婚姻的绝望和对生命的决绝。

此外,长诗中还涉及很多其他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天干地支的纪年,人物的谦称与敬称,古代的官职称谓,等等。总之,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除了弄清其中的文言现象,还应该了解作品创作时代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克维.《孔雀东南飞》教学疑点的文化解读[J].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2]游德发.《孔雀东南飞》里的古代文化常識[J].知识窗(教师版),2011(2).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李绍仝(2000.5— ),男,满族,河北青龙人,现就读于河北衡水中学。

猜你喜欢

孔雀东南飞探析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HTTPS探析
沈阳求职竞争指数高 东北继续孔雀东南飞
猪八戒与《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