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跨界价值创造活动要点与政府支持行为研究

2019-01-26王雪原马维睿王玉冬

中国科技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跨界领域

王雪原,马维睿,王玉冬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0 引言

我国制造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获利能力弱、生态绩效表现与社会带动性不尽如人意等问题。世界各国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本国制造业发展,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欧盟的工业4.0等。在此背景下,制造企业与政府部门积极开展与支持高价值创造活动,增强制造企业经济、科技、生态与社会贡献,已成为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实力、保证制造业2025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战略选择。学者在该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所需完善之处如下:

(1)伴随制造企业价值概念拓展与价值功能丰富化,企业开始追求与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实现经济、科技、生态及社会等多方面综合绩效提升[1],因此政府部门对制造企业的支持理念与方式也需及时调整,需重点支持制造企业同时实现多方面成长。

(2)跨界与开放成为制造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2],但跨界研究多集中于行业融合、不同领域技术融合、技术与商业模式融合等方面[3],对于制造企业在经济、科技、生态、社会域融合开展价值创造的研究还不多,尤其缺少该方面政府支持行为与政策的研究。虽然有学者根据价值创造主体,确定了政策支持缺陷与优化内容等[4],但研究缺乏理论依据与政策制定的逻辑分析,影响政策制定科学性。

(3)政府部门支持制造企业发展的行为政策研究,一方面集中于行为与制造企业绩效关系的量化分析,如政府补贴行为对医药制造创新的影响[5]、金融政策与制造企业发展的作用关系等[6]。该类研究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量化结果支持,但无法体现政策体系的结构、领域与具体内容等,影响对政策制定的实践指导效果;另一方面集中于政策体系内容的设计,如有学者从体制、财税、金融与技术创新政策等多方面综合设计了支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7]。该类研究多过于宏观,对政府行为的系统、具体指导不足。

因此,本文在明晰宏观制造业企业价值创造内涵基础上,基于跨界理念提出制造企业价值创造实现方式,通过多案例分析方法揭示制造企业如何通过跨界整合实现价值创造,并提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要点与对应的政府支持行为与政策,研究可为我国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政府行为优化等提供有效决策支持。

1 跨界整合促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依据

1.1 宏观视角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内涵

价值最早是指有形经济收入,不同学者从收益与成本等不同视角进行考虑,认为高收益或低成本是价值的体现;但后期学者对价值的认知更加广泛,认为其更多体现为无形价值[8],包含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商誉、具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等[9]。这些研究主要从微观企业发展视角进行分析,制造企业整体作为生产运作单元集合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升级、生态改善、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因此考察制造企业宏观价值需要充分考虑其多方面的宏观贡献。这就要求判定制造企业价值时,不仅要考虑其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还需综合考虑企业对核心技术研发、专利创造、新产品开发、技术标准制定以及对科技成果形成、转化、许可、扩散及产业结构升级等促进我国科技发展方面的作用;另外,追求生态和谐是我国未来的重点努力方向,因此其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改善等方面的绩效也需重点考虑。最后,制造企业在充分释放剩余生产力、利用闲散资源以及改善社会生活便利性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宏观视角看,制造企业价值创造体现为其在经济、科技、生态与社会领域内为我国发展做出的贡献,当前研究多侧重企业经济贡献。

1.2 制造企业跨界整合促进价值创造的过程

跨界价值创造主要是指通过制造企业在经济、科技、生态与社会领域内的活动,进行有效资源、主体与环节整合,从而提升制造企业在各方面综合表现的过程。跨界整合可有效促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具体如下:

(1)通过促进跨界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创造。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静态的资源如果被放置则无法创造价值,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有效整合,并投入生产运作,通过资源流动创造产品或服务价值[10-11]。该观点下制造企业可通过跨界并购、在新领域成立企业等,获得更多新领域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或不同领域优势资源禀赋互惠、梯级利用等创造价值;通过利用不同领域成果,改变现有资源使用、加工、传递与运输方式等,实现高效率运作[12];通过延长资源使用寿命、拓展资源利用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总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经济、科技、生态与社会不同领域资源描述、匹配、对接与整合等,促进资源替代升级、高效运作及资源循环利用,从而提升制造企业综合价值贡献。

(2)通过促进跨界主体整合实现价值创造。在开放创新与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开展外部合作已成为其实现价值共创的重要途径[13]。跨界主体整合可以通过降低运营风险、获得可靠供需及提升外部变动应对能力等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14],可以通过提供更多思想、知识与资源促进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业务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跨界主体整合可通过互补效应实现差异化,在制造领域内通过新颖的运作方式或更为灵活、多变、更加柔性的管理方法,创造更多价值。

(3)通过促进跨界环节整合实现价值创造。制造企业可通过跨界价值环节的延伸与拓展创造更多价值[15]。制造企业向前端设计、研发、检测等环节的科技领域转移及向后端产品回收与再利用、服务化、销售模式的社会、生态领域转移等都可为制造企业提供更多价值创造空间与机会。向前转移可优化企业原创能力、绿色工艺与产品设计能力及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科技、生态贡献等;向后转移可优化企业客户服务满意度和持续获利能力,提升企业经济与社会贡献等。总之,制造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环节拓展与延伸,通过跨环节整合实现特定贡献的显著提升。

综上可知,政府部门应当努力促进制造企业开展跨界价值创造,从而推进资源、主体与环节整合,以有效提升制造企业的综合价值贡献。

2 不同价值创造方式下制造企业活动要点与政府支持行为

学者多采用理论分析或单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方式[16],但理论分析通常缺少实践支持与检验,单案例分析虽然可以深入跟踪一个样本,但是在研究系统性、多类别、多情景问题中缺乏可信度,因此采用多案例、理论与实践融合分析方法,揭示制造企业不同价值创造方式下的价值活动要点,并基于活动要点的实际需求设计对应支持行为。

2.1 经济与科技域跨界整合的价值创造

(1)形成科技型自主品牌。在新领域中通过经验总结不断提升能力,构建自有知识与资源储备,形成领先科技成果接入国际标准,提升专利质量与数量影响国际标准,进一步整合领域内专利制定国际标准,通过科技优势获得经济收益,提升制造企业的科技与经济贡献。我国智能手机制造厂商多数通过低端加工环节进入该领域,通过学习与创新,将原有计算机技术、模块生产技术、手机组装技术等与软体设计、芯片开发、网络营销等逐步整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一批自主民族品牌。我国通讯领域通过 “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谋求领跑”实现了技术积累与突破,从而为经济收益的提升与增长提供了保障。该方式价值活动重点在于制造企业知识学习与管理、产品与技术质量提升、对外高技术实力形象树立及知识产权运作等方面,政府部门应当为新领域转型企业与科技自主品牌创建提供有效支撑[17]。

企业新领域选择至关重要,为避免跨界价值创造陷阱,政府部门应当组织管理、战略与行业领域技术专家等,为制造企业跨界经营提供有效论证服务;政府部门需针对领域核心与瓶颈技术突破提供有效人力、专家与非竞争性研发支持,并鼓励成立技术突破基金进行市场运作,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与渠道。

培育一批有资质、有影响力的认证或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进入新领域企业的产品质量、工艺、品质、信誉等进行等级评定。对获得优异成绩的企业或产品,政府部门通过公示、宣传与奖励等方式,提高其国内口碑与影响力,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快速扶持优势企业在新领域做大做强,淘汰绩效差或表现一般的企业,加速资源周转与优势集聚,提升我国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增加单位资源价值增值率。

选择自主品牌制造企业进行试点示范,对转型成功甚至进入国际市场并获得国际声誉的企业进行试点支持,将其转型经验进行分享与推广,促使更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转移[18],发挥制造企业带动作用。另外,政府部门可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基地,鼓励相关领域企业按照上下游与横向合作关系进入产业基地,通过不同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整合,形成新领域规模效应,提升该类制造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制造企业应致力于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与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行行业技术标准认定。提供平台与媒介鼓励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合作,鼓励拥有互补技术与专利的强强企业联合制定国家与国际标准,并在国内积极推进与加快标准基础安装速度与应用广度,帮助制造企业在外部国际价值获取中占据有利位势。通过知识产权侵权预警、维权保护以及交叉、许可等知识产权运作,为制造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一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促进制造企业依托科技实现价值增值。

(2)开发现有产业领域的独特产品,在某一科技点实现突破。一些制造企业利用特殊技术优势在原有产业领域内采用新理念或方法,形成特色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如我国三一重工可移动长手臂挖掘机改变了国外常用的固定挖掘方式,在德国等国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该方式制造企业需要在产业领域形成一定科技实力,探索现有领域的空白点或改变现有领域技术运行模式,形成相对技术优势,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企业价值活动重点在于加强客户需求挖掘,通过开展多方合作,在某些技术点上实现跨界技术突破与创新。

首先,政府部门应组织多领域专家分析论证技术领域空白点与技术改进方向等,通过主动设计与前瞻性科技规划,引导与帮助制造企业开展有益的技术探索与创新;其次,政府部门应当通过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制造企业挖掘新技术创新点、开展技术攻关与多主体研发合作;再次,对具有领域技术突破可能性以及产生市场价值影响的技术列入计划指南,鼓励国内制造企业进行集中攻关,实现特定领域技术突破;最后,政府部门应当促进技术联盟、技术合作平台建设,通过整合相关技术领域的信息、观点、理念等,促进独特技术与产品的开发,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19]。

(3)与领先企业合作,进入新兴行业领域,占据市场,获得先机[20]。一些制造企业选择新兴领域进行跨界经营,从起步开始与国际企业合作,直接在某些领域占据高端位置,如美的2017年完成对德国工业机器人库卡公司的收购,就是希望能够利用该公司机器人综合制造实力强、下游应用经验丰富的优势,布局机器人领域的中游总装环节,并积累下游应用经验,为其在中国推广奠定基础。该方式下制造企业应当选择面向未来的良好合作项目与伙伴,通过整合与利用国际先进资源创造更多价值。因此,其价值活动重点在于有效的项目与合作伙伴选择及形成良好的管理与知识学习能力,获得可靠的合同条款保证,从而对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政府部门应首先鼓励科技合作尤其是跨国技术合作,通过政府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论坛、技术交流、产品展会等为我国制造企业寻找合作项目与伙伴提供更多机会,不断提升我国主办展会的层次、规模与质量,为制造企业与先进企业合作提供保障;其次,鼓励科技中介发展,帮助制造企业开展涉外技术合作与对接,为企业提供相关法律、制度与技术成果归属咨询及知识共享管理指导等,以保障我国制造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合作机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避免技术中断、技术依赖与锁定等限制制造企业持续发展;再次,对与国内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的国外企业应通过法律制度条款约束,确保其技术履约稳定性,通过保障金与惩罚金约定等形式,限制企业违约行为或在此之后得到有效补偿;最后,政府部门需通过人才引进项目及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等,鼓励海外人才为我国制造企业价值创造贡献力量。

(4)发挥整合优势,有效利用其他企业技术资源与能力。有些制造企业依靠市场地位及外部资源整合能力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了资金、技术与渠道的原始积累,后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开发出系列产品。该方式下制造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社会网络关系、市场营销能力、知识资源集成管理能力,并应开发自身的资源管理平台,要求不仅能有效识别其他企业的技术资源,还能通过转化实现不同资源的对接与匹配,减少资源整合冲突,通过模块化任务分工与强有效的渠道、供应商关系管理等实现多主体整合。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互联网+的发展,帮助制造企业形成有效的信息、知识资源共享氛围,并为共享提供平台支持,积极鼓励具有制造企业加入资源共享平台,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检测平台、行业技术研发平台等,为企业科技资源供求对接提供支持;其次,政府部门应对平台各种资源进行编码、检验,保证信息描述的科学性及提供资源的真实与客观性,保障资源交易的公平与公正;最后,政府部门应当通过鼓励中介机构发展,为供应链整合提供必要管理、法务咨询,并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通过政府部门对合作企业信誉评价与跟踪,降低制造企业合作中的寻租与机会主义行为。

2.2 经济与生态域跨界整合的价值创造

(1)研制满足功能要求的生态化产品。制造企业可通过开发能源消耗少、使用更加经济的优势产品赢得客户,如新能源汽车实现生态化的同时,满足低成本的出行需要。传统汽车领域国外优势显著,我国制造企业难以获得价值突破。因此,可绕过传统垄断领域的发展轨迹,探索与寻找新替代产品,保证其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生态,从而在新领域与国外竞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同时,通过基础设施完善为汽车能源补给提供便利与补贴,促进行业结构转型,实现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该方式下制造企业需要开发出具有同样使用功能的低成本绿色、环保产品,这要求制造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与产品使用过程不断完善产品性能,有效拓展市场,从而替代传统产品。

首先,政府部门在探索性领域应当进行前瞻布局,鼓励探索性技术开发,鼓励高校与企业围绕市场机遇进行针对性技术攻关,对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于政策支持,鼓励更多制造企业进行跨代研究,实现弯道超车;其次,需对从事该类研究的企业给予税收补贴及政策激励等,鼓励社会资金与风险投资公司资金向相关领域转移;最后,需要帮助制造企业进行消费者行为与理念引导,如通过宣传及使用费用的降低鼓励整个消费群体接受新型环保产品,并利用政府部门的力量为产品普及与推广提供各种便利的公共设施,保证产品使用便捷性。

(2)将绿色与生态技术引入制造企业各环节。制造企业可通过绿色、生态技术引入减少其对原材料的需求、提升原材料加工与使用效率,如佳能等很多企业开展的零排放、零污染活动,将制造企业各环节生产加工有机整合,实现副产物在企业内的对接应用,在降低企业成本、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尤其是在废弃物处理环节引入生态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还可以拓展制造企业价值创造领域,如利用建筑业废弃物发电、工业废弃物造纸或零件再加工、利用生活废弃物开展再生产品制作、工业循环水处理利用等[21]。

首先,政府部门应通过生态、绿色技术研发专项整合领域内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多主体资源与能力整合优势。围绕绿色技术开展长期研发,形成各种替代与备用技术,为技术选择提供更多可能性,形成更新后备技术库。应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探索,对企业相关研发经费与设备投入给予税前抵扣与加速扣除等优惠,鼓励企业制定绿色技术标准,从而调动企业生态研发积极性;其次,对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限制,根据制造企业利用的废弃物危害程度、处理费用等,对利用废弃物开展产品再设计与经营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补贴;最后,对产业园、产业集聚区等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按照资源与废弃物梯级利用关系筛选企业,加强对管线、能源传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废弃物处理与转移提供保障。

(3)在生态改善领域构建完整产业链。制造企业可以在有待生态改善领域寻找经济获利项目,改善生态同时创造经济效益。钱学森曾指出防护林治理模式不可持续,在沙漠治理中应大力发展沙产业链,通过经济行为改善生态环境。企业将沙漠作物研发、种植与作物加工、生产、销售有效结合,形成沙产业链,通过沙漠承包、作物回收以及沙漠荆果果汁/美容品加工、草药生产或沼气发电等形成下端产品,并通过网络进行专题营销(沙漠产品销售专区),构建新的价值链,从而拓展制造企业价值创造领域,赢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该方式重点在于挖掘生态与经济域结合点与价值创造点,分析价值产生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将其形成价值链,以实现生态领域与医疗、美容、电力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22]。

首先,政府部门应努力促成跨领域合作,鼓励各领域探索与生态域结合的可能性,设计生态域经济化议题,通过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与创意平台征集跨界生态创意,进一步组织科研院所、工程中心设计工程化方案,积极吸纳企业参与论证与开发;其次,我国政府部门可积极组织制造企业学习生态领域获取经济收益的典型国家、典型企业及其做法,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制造企业生态化领域业务拓展提供思路与初始技术支持;最后,政府部门应通过产业化项目鼓励制造企业进行成果转化与推广,对促进价值链形成的各环节企业提供政策优惠,以从原材料生成到营销服务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

2.3 经济与社会域跨界整合的价值创造

(1)开发满足社会需要的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制造企业应紧跟社会需要,创造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产品,如各种智能产品(智能家居机器人等)、无人操作产品(无人驾驶汽车等),在满足社会对便利性、简洁性需求基础上,开辟产品价值创造空间。另外,企业需提升制造柔性与灵活性,以满足客户个性化与差异化要求,如戴尔、耐克等根据客户个人需求开展产品定制生产与服务[23]。因此,制造企业应重点提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分解,形成良好定制能力。

首先,该方式下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制造企业的发展契机,鼓励开展 “互联网+技术产品、运营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及变革,努力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制定前瞻的智能发展规划,引导制造企业智能转型与升级[24];其次,政府部门应致力于网络信息平台环境安全、制度与法规完善工作,对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产生的软件、设备购买与研制费用及人员培训费用等进行补贴或给予税收优惠,鼓励更多制造企业开展自动化与智能化建设,占领更多相关国际市场;最后,应鼓励企业进行模块与标准化建设,并指导制造企业由点到线到面开展企业标准、行业与国家标准制定、推广普及工作,提升我国制造企业上下游及不同制造企业间材料、半成品等资源的对接、匹配与组合效率,提高我国制造企业联合提供定制产品与服务的能力。

(2)实现社会参与和制造企业经营的有效结合。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吸纳社会公众的资金、创意、知识等,成为制造企业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一些网站推出的面向所有网络用户的方案征集活动,不仅为网络用户提供了献力献策的机会,使其能够充分展示自我、丰富业余生活、获得更多额外收益,同时也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多创意空间与经济增长点,成功将社会个人力量与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有效整合。另外,通过众筹吸纳社会公众资金,不仅提升了社会闲散资金利用效率,也为制造企业的业务开拓与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多资金保障。该方式下制造企业价值活动要点在于树立健康、安全的良好公众形象以有效吸引公众智慧与社会资源,准确找到企业与社会资源的有效结合点,降低公众参与风险、提升利益分配的公正性与可靠性。

首先,政府部门应通过设立政策性中介机构对公众创意、成果与资金供给等提供场地、平台与担保等政策支持,如支持众创空间发展吸引更多公众参与方案设计,支持政策性知识产权服务中介为公众成果投入提供客观评价与运营管理咨询等,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众筹或对开展众筹企业提供一定信誉担保等,从而促进社会公众将更多资金、信息、知识产权、创意等资源有效投入我国制造企业发展;其次,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中介作用,对参与对接的公众与制造企业提供双向奖励、补贴或发放代金券、使用币等,使资源供给与需求双方获得合作动力,促进社会参与和制造企业经营有效结合;最后,鼓励一批信贷、金融、创意平台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平台利用公众资源情况的监管,出台约束、惩戒政策,规范平台行为与活动,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不受侵害,实现各类平台的良性与持续发展,以为制造企业与社会公众提供稳定发展支持。

2.4 经济、科技、生态与社会域跨界整合的价值创造

制造企业在实现经济与其他领域跨界整合的价值创造基础上,会以其中某些领域整合为主导、向着全面整合的价值创造方向发展。华为在提升研发实力形成高科技、自主创新品牌形象后,制定供应商可持续发展协议,规范供应链的成员绿色行为,提升企业的生态绩效;积极关注所有供应商企业员工的健康与技术能力培训及持续改进等,提升社会绩效。

实现经济与生态域跨界整合后,制造企业将更加关注自身核心技术创新与社会需求服务等。亿利资源集团通过沙漠产业链建设获得生态与经济收益后,逐步在土壤修复、水环境 (综合)治理等方面形成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为实现清洁与舒适社会生活,积极拓展生态城建设、居室空气净化业务,并集成生物质能源等提供三联供分布式社会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贡献。

同样,制造企业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域跨界整合后,将不断提升创新与生态贡献。海尔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域融合,联合中德生态园共建了集公共服务、产业孵化等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平台。通过成立专业实验室、利用平台个性化服务过程,积累经验,打造智能制造知识池,取得一批智能制造专利成果。同时,通过构建共创共赢生态圈,共享经验、技术、资源与标准等,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不同企业间资源对接应用效果,实现了整体生态绩效的提升。

由此可见,制造企业将通过不同的跨界价值创造活动最终实现某些领域整合为主的全面跨界价值创造,这是制造企业发展的最终方向与目标。该阶段制造企业主要通过各方面的探索创新,不断挖掘价值创造新增长点,利用良好与规范的发展环境与自我探索创新,实现价值创造活动的可持续。因此,政府应重点对制造企业探索性研究给予支持,并通过提供良好、公平与高效的竞争环境、投融资环境及商务环境等,促进制造企业价值创造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1)政府部门应当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人才政策、科技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管理 (涉外技术合同服务)等方面的优化,促进制造企业经济与创新域整合的价值创造。

(2)应通过前瞻布局与设计、制度约束与激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链构建等方面的优化管理,促进经济与生态域整合的价值创造。

(3)应通过智能自动化、标准模块化、公众智慧与资源利用以及开放咨询与服务等政策行为优化,促进制造企业经济与社会域融合价值创造。

(4)应通过探索性研究支持及制造企业竞争、融资、商务环境等方面的优化,实现全面整合的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仅提供了制造企业价值创造的思路,每种方式下的具体操作与运营方法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不同制造企业适合采用的价值创造方式不同,因此价值创造方式适用条件及具体选择方法等也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跨界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