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基本问题探析
2019-01-26郭世军王书波
□郭世军 王书波
(1.上海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2.民革河北省委 理论宣传委,河北 石家庄 051530)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推进的逻辑必然,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当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仍有一些理论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梳理。
一、概念辨析:深刻把握“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辩证法
(一)用发展观看“一切”。党的十九大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有学者认为,“‘一切’,有其深刻的含义:从横向来看,‘一切’是指党和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的全覆盖;从纵向来看,‘一切’是指党和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的全过程。”[2]一方面,这种理解易于从感性上把握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是“党的全面领导”内涵的便捷化、通俗化理解方式。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纳入到“一切”视域的内容是个动态化过程,而且主要是党的领导要涉及的领域。那么,既然是党和国家涉足的领域,就有上层建筑层面法律制度等的设定。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制度等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会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有“废改立”的情况出现。以前有“法无禁入皆可为”的说法,这说明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设定的“一切”。
(二)从重点论看“一切”。其一,实践中的“一切”并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绝对均衡的“一切”,而是差序并存、阶段相续、层次递进中的均衡。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从宏观上把握,总体上协调,序列上掌控有度。现在有的基层党组织在理解“党领导一切”时,就有误解,以为什么事情都要平衡用力,不知道“五个指头弹钢琴”的奥妙,结果工作抓不住重点,出现“打乱仗”的情况,导致被动应付种种工作,事倍功半。其二,还有人把党领导一切理解为党管理一切,包括对个人生活领域、具体工作的全过程的介入,这种理解是偏颇的,而且非常容易陷入资本主义政治学设定“权威主义专制”的话语体系。而在不同的学科话语体系中,对领导和管理的理解是不同的,而且不能对二者进行绝对的切割。在党建学科,领导是更高层次上的对宏观全局方向上的领导,而管理则属具体操作环节,有着由上到下的承接关系。而在行政管理学中,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种基本职能[3]P38,管理只是其中一项职能。可见,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领导要通过管理实现,管理是在领导下的管理。例如,全面从严治党既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又有治党管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领导是在管党中体现的,管党中又体现着党的领导意志,二者有机统一,而不能机械地作分割。
(三)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运动看党的全面领导的实现。其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4]党对一切领导的基础应该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其中包括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因此,不能模糊公有制经济成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必须将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立党的基石,同时必须在非公有制经济体中建立党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其二,党的领导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强制性力量和话语体系的柔性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依靠体制机制框架构建,通过政治权力的介入,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全面主导。政治权力退出的社会领域,意味着党强制力、控制力和支配力的下降,如果该领域没有占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补位,就会出现话语真空和思想空乏,被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占领,从而影响社会意识的整合和对人民群众的组织动员,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以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保障对群众的组织领导。
二、历史必然:解析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生成依据
(一)文化基因重构:对传统和外来政党文化局限性的超越
新时代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根本上而言,是基于政党政治和政党文化内在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当前世界政党文化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构建符合各个民族国家自身特点的政党治理文化,成为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要有效治理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系统比较复杂的大国,必须要在批判吸收传统政治文化精华和借鉴外来政党文化中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政党治理文化,否则,便无法适应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
考察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是一个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虽然当前工业文明和城镇化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实现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社会转型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传统社会,农民有共同的利益,但是没有形成一个阶级,传统小农“就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汇集而成的那样,”[6]P566中国广大疆域的治理“以‘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为特征的乡村治理格局。”[7]P3传统社会构筑起以乡绅为中介的皇权“延伸层”,实现税赋的收缴和政令的贯彻,以此维持官僚政体的稳固性。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近现代中国社会治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进程中逐步建立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团组织为辅助,覆盖面广、动员能力强、联系群众紧的社会关系网。随着政权的稳固,党由主要对农村工作和军队的领导,扩展到对农村、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军队等各个层面工作的领导,建立起巩固的基层治理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的“包围”不仅是区域空间上的包围,也包括组织网络上的覆盖,政治思想上的引领。归根到底,通过政治思想引领把群众组织起来。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同于只在选举期间才进行政治动员的西方政党。中国共产党实现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政治功能的发挥以及负载于其中的意识形态的贯彻来实现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鉴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基因的惯性存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依然存在。中国社会复杂多样的政治经济关系经常表现为以每个人为中心的,带有亲缘关系的人情关系网络。因此,中国社会历来是以每个人为连接点的人情社会而难以出现更高层次的社会组织形态。中国的非正式组织表现为同学会、老乡会等,因此政治上出现以人情关系为纽带的“西山会”、“石油系”等腐败案件,“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8]。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党的全面领导,没有党的纪律约束,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去进行社会统合,就必然要动摇党的统治根基。尤其是当前,利益错综复杂,一定要防止各自为政、思想混乱、效率低下的国家治理局面,否则全党就很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愿景,也难以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
(二)社会利益统筹: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需要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这一基本方针显然并没有过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从这个意义来说,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通过自己统揽全局的能力来实现“统筹兼顾,各得其所”的政治局面,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深厚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需要在更高层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社会矛盾的解决提供足够的领导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平衡,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又有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又会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文明发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等众多方面的不充分。不充分有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也有现代文明发育的不充分;有社会产品服务总供给的不充分,也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识准备的不充分。如果没有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展举措势必顾此失彼,就会出现左支右绌的尴尬境地,最后非但不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且会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尖锐化。因此,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由党从战略高度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形成有利于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整体统合与统筹运用,推进实现社会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要素“1+1>2”的优化效果。
如上节分析,将N组方位向对应载频的子脉冲视为N部载频不同的“虚拟”雷达对目标的持续观测,得到N个方位向的成像结果δ=[δ1,δ2…,δN]具有联合稀疏特征,因此方位向可基于式(9)的联合稀疏表示模型进行高分辨重构.
(三)历史使命承担:实现大国崛起梦想的应然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百年探索,筚路蓝缕。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领导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命题,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一命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衰,事关中华民族全体人民前途命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重大机遇和重大挑战面前的整体清醒和历史自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无论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均是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需要。当前而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求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勇于担当。在思想上要高度认同、组织上要自觉维护、政治上要坚决捍卫、行动上要始终紧跟,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使纪律规矩成为永不断电的“高压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伟大工程的需要。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影响和弱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仍然大量存在。同时,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个方面考验具有综合性,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个方面危险具有关联性。所有这些,要求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四大危险”中,人民群众最痛恨的是消极腐败,消极腐败必然会产生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问题。“世界上最可怕的敌人从来是自己。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更需要‘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切不可在管党治党上有丝毫松懈。”[9]P8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国家在内政与外交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攻坚克难的问题,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民生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短板和弱点,所有这些都要借助于党的全面领导来指引方向,为现实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伟大梦想的需要。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有效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就能更好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正能量。
三、现实挑战:破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现实难题
1.从顶层看,制度成本上升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面临的根本性挑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味党的领导在“党和国家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的全覆盖、全过程”,无论是组织覆盖还是意识形态覆盖,党的领导在“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嵌入,意味着党的领导关涉的内容更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涉及各个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形成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等各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制度性、组织性嵌入,从而贯彻党的领导意志,实现领导意图,无疑,这将要付出相较于以往更高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操作的成本。例如,需要更多的党务人员,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贯彻党的决议。随着人员的增加还需要一系列附属配套设施投入的增加,这些可能无形中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因此,党的领导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党的全面领导如何在“全面”中把握“重点”,牵住全面领导的“牛鼻子”,降低人力资本、制度成本、决策成本,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因此,党的全面领导也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按照法定程序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保障下贯彻党的意志,使国家治理能够体现党的意志。“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根本保证。”[10]国家主要矛盾的变化,随之产生“两个必须适应”(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党和国家机构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基础变动的新情况)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1]。要解决成本上涨的问题,落实到理念上必须掌握运用技术创新成果,用好互联网,掌握大数据,打破信息壁垒,掌握国民经济运行基础数据,保证无形的管理数据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味着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党对人民群众联系更加紧密,党的决策更加被人民群众感受到能否带来实惠。归根到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使人民群众的政策敏感度更高,对党的政策感知度更高。人民群众更容易将个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党的领导联系起来。因此,我们认为党的全面领导不仅要在硬件上牢牢掌握国家政治权力,将党的意志贯彻到国家治理中,保证政令畅通,更要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赢得群众支持,掌握话语权。所以说,国家治理要落脚于群众工作,衡量成效的标准是民心所向,党的全面领导意味着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也是一项可以让人民感受到党的关怀的有情感温度的工作,工作做的好则易得民心,工作做的不好则易失民心。
四、实践策略:激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的机制
(一)战略一致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
解决现实挑战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同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组织保证。
1.以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全面领导成效。全面从严治党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内在统一。一方面,“打铁还要自身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条件是党自身必须要硬,唯有如此,才能够统揽全局,才能把全面的工作做好,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另一方面,“自身硬了还要打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进行自我革命,重在“修内功”,主要着力点在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社会革命。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工作,抓全面从严治党落脚点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抓全面从严治党贯彻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全过程,保障围绕大局做好中心工作。
从党的理论提法和实践推进上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在前,“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理论在后,二者前后相继,相互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面向全体党员、全部党组织,覆盖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又要善于抓“关键少数”。因此,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还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都要靠党组织,都要靠广大领导干部,发挥组织力量,尤其是“关键少数”的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要落实“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党组(党委)要担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而且是党的全面领导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强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责任意识。所以,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还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都要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其中,信念坚定放置于首位,是对领导干部的首要要求。信念坚定方能坚定群众、巩固群众基础,方能具有强大政治领导力、思想引导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2.从经济关系构建上夯实党的全面领导的物质基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对资本扩张逻辑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是生产力发展问题,是生产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的问题”[12]P173,只能是“应该”意义上的良好愿望,“资本作为投入生产过程中的物化的社会关系力量,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的动力作用,”[13]P244资本扩张的过程本身就是在“物化的社会关系”中实现的,因此,资本逻辑必然渗透到上层建筑,渗透到社会、政治、文化。“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原则必然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4]因此,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筑牢思想防线,政治底线,法律“高压线”,道德“警戒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实践一致性:构建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法律保障子系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1]这一论断,为正确处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1.完善党的领导与人民负责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上还是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在任何社会中人民当家作主从来不是抽象的作主,而是具体的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内容必然涉及到方向性问题:是追求形式上的民主还是实质上的民主,是追求经济上的民主还是政治上的民主,在具体操作上是要资本主义国家一人一票的选举民主,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方位民主。一个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必须党从全局上谋划,定政策,促改革,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差,甚至很可能出现的背道而驰的情况。
同时,中西方两种制度、两种文明、两种发展模式、两种意识形态有根本性差别。后发展国家的中国现代化的组织动员,需要权力的集中。集中的优势在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能够显示出巨大威力。日本《朝日新闻》认为,北京奥运会“使中国特有的体制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我们看到的西方宣扬的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其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流血的冲突后,在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后才得以实现的。中国的国情与西方不同,必然要求民主与集中、领导与监督形成“统一体”,转化为可以操作的制度:首先,《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其次,人民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而存在,《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后,要将保障公民权利贯彻于各个子系统的法律法规,并形成相互统一的法律体系。在具体党纪以及法律法规条文中,务必要形成与人民权力行使和保障相互衔接的法律子系统。
2.完善党的领导与人民监督相结合的制度体系。法律不仅是一种政治权力硬约束,靠国家强制力予以维护,而且是一种法治意识,是比道德意识有更强内在约束力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必须更加全面地认识这种软力量,将法治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予以维护和推广,强化社会各阶层法治意识,节约治理成本,实现社会意识的有效整合,学会运用软的柔性的工作方法实现党的全面领导。
信息互联技术的发展为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的有效对接提供了物质保障。首先,网络技术颠覆了传统的时空观,传统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社会结构日益转变为交互主体性的“平铺式”社会结构,普通社会民众的社会有机联系更为密集,舆论、思想、行动统一性空前增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而又准确及时有效回应个体化、差异化诉求值得深思。其次,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监督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信息互通的时间、效度、速率等较以往都有新变化,体制内单线式上传下达正在被开放式的多线并联式监督所代替。最后,在当代社会科层制仍然是比较有效的管理与组织系统,要充分发挥人民监督的效力,就必须推进信息共享与公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保障有效性:将制度治理转化为党员干部内在思想行动自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落实到行动中,取得实效,必须要有完善的考评制度和量化指标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指数提升,都有一系列评价指标,并且形成了量化系统。
因此,我们要坚持运用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党建工作绩效考核体制机制和实施细则:首先,要强化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数据来源的科学性,既作理论研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又作实践研究,开展广泛调研,吸纳集体智慧,杜绝“拍脑袋”决策。其次,要注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观性“标度”校准。对于指标体系内数据的针对性、可靠性以及产生的激励效果要进行全面的评测,形成完善的反馈机制,根据形势发展和目标指向及时完善指标体系、更新内容。最后,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容是极其庞杂并不断变动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任何指标体系都不可能涵盖党的领导全面内容,更不可能覆盖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维度、各个环节。所以,根本上还要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强化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将外在制度治理转化为党员干部内在思想行动自觉,把精神动力转为推动改革发展的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