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
——以不同时期从严治党的关键词为视角
2019-01-26肖小华
□肖小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务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党的性质和崇高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始起,就天然地携带了从严治党的基因,为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免疫保障系统。在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每到一个转折时期、关键时期、攻坚时期,就更加重视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实践表明,从严治党总是和党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及党在不同时期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从而使不同的时代从严治党的内容、任务、措施各不相同。而这些内容、任务、措施总是以关键词出现和体现。分析不同时期从严治党的关键词,可以探析出党在不同时期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从中把握从严治党的历史规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设有“铁的纪律”的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组织成分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从而天然地带有自由散漫的特点。要把这样的一个党建设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必须建设成为一个有纪律的党。围绕这一目标,党根据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实际,提出了建设一个“有纪律的党”的目标,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党的目标任务、形势变化和党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赋予建设一个“有纪律的党”的具体内容,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下和战争环境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一)有“铁的纪律”的提出
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其重要的本质属性。党在成立之初,就对党的纪律作了许多规定,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嵌入自己体内,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先天因素。如“凡一个革命的党,若是缺少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那就只有革命的愿望便不能够有力量去做革命的运动。”“要有集权精神与铁的纪律。”[1]P162
1923年11月党的三届一中执委会根据党的章程对郭平伯、郭寄生等违纪党员进行处罚。1927年制定的《政治纪律决议案》强调:“最严密的政治纪律……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必需具备的最低条件。”[2]P642
(二)有“铁的纪律”内容的丰富和具体化
1.“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对部队提出的纪律要求。由于当时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军事化,因此,这一要求也是对根据地党员干部提出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由于条件极为艰苦,部队严重缺吃少穿。由于饥饿,一些战士偷挖老表的红薯吃,为严肃部队纪律,树立党和工农红军的良好形象,赢得老百姓的支持,毛泽东得知后,立即在荆竹山第一次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即“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后来毛泽东又针对战士离开驻地,没有及时归还老百姓的门板和稻草等问题,又提出了六项注意:即“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不打人骂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言简意赅,内涵政治纪律、群众纪律、经济纪律,奠定了红军统一纪律的基础。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根据部队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提出,是毛泽东纪律治党实践的开始。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曾强调:“‘铁的纪律’为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抑止党走向非无产阶级的道路。消灭机会主义分子,洗刷不斗争的腐化分子;只有如此,才能集中革命先进分子的力量团集在党的周围,使党壁堡森严、步伐整齐地成为强健的斗争组织;只有如此,才能增加无产阶级的领导力量,所以严格执行纪律为改造建设党中央的重要工作。”[3]P189-190
2.“党内要严,党外要宽”。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开创后,党在苏区开始了局部执政。如何在拥有执政权的情况下,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中央苏区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央苏区初期,曾出现了财政运行不规范、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苏区第一次党代会通过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强调,“严格执行党的铁的纪律,是严密并巩固党的组织,提高党在群众中威信的方法。……一切违反苏维埃法律对于革命有损害行为的党员,必须比非党员工农分子受更严厉的革命纪律制裁。”[4]P635首次提出了共产党员如果违纪,必须受到比普通群众更严厉的纪律制裁。在纪律建党的实践中,中央苏区时期严格制度执行,严查党员干部的腐败变质行为,开启肃贪风暴,向党内腐败分子打响了第一枪。
红军长征到延安后,党内不仅盛行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还出现了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特权思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高潮。同时坚持“党内要严,党外要宽”的治党理念,对违纪的党员干部坚决从重惩处。1937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黄克功逼婚杀人案的回信中,再次强调“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5]P310。
1940年,中央颁布了《关于目前的形势与党的政策的决定》《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再次强调了“党内要严,党外要宽”“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6]P109的治党理念。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后,毛泽东又指出,“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7]P234-235。
3.“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曾说,“要领导人民打倒敌人,我们的队伍就要整齐,我们的步调就要一致”[8]P811。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
1947年底,解放战争的战线开始拉长,接管城市的任务开始加大。但随之无纪律无政府的问题开始凸现,如变相执行中央的政策和策略、重大问题不请示不报告。为使党的干部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确保解放战争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1948年初,毛泽东先后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两个文件,强调加强纪律性是当时许多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必须把增强纪律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随后,毛泽东在城南会议上提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三项任务、“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状态,缩小地方权力问题”的政治要求。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提出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要求着力克服党内军内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关于纪律的阐述,明显有别于工作纪律、群众纪律、政策纪律、财经纪律、军队纪律等具体纪律,其主要内涵是专指政治纪律,即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集中统一领导和政令通畅。[9]
随着全国解放的临近,中央还十分重视军事纪律教育和城市接管纪律教育,要求“向全军施行政策教育与纪律教育”,加强群众纪律、城市政策、部队纪律教育,进一步完善和严格了城市接管纪律、入城纪律。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惩治贪污腐败
尽管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了防止“糖衣炮弹”和保持“两个务必”的告诫。但是全国解放后,由于经济建设面临的压力较大,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的建设,党内先后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盛行,骄傲自满、恃功挟赏思想滋生,贪污腐化现象蔓延。毛泽东曾在一批示中指出,“各阶层人民相当普遍地不满意我们许多干部的强迫命令主义的恶劣作风。”“全党应……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克服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改善党和人民的关系。”[10]P56-72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全国解放后不久,先后开展了审查干部运动、整党运动、整风运动、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三反”运动,这些运动以惩治贪污腐败为切入点,对党的思想和作风进行全面整顿。
(一)“搜寻大老虎,穷追务获,不要停留”
1951年底,“三反”运动正式开始。毛泽东指示:必须“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11]P528。“每一部门、每一地区‘三反’斗争激烈展开之后,就要将同志们的注意力引向搜寻大老虎,穷追务获,不要停留,不要松劲,不要满足于已得成绩。”[12]P87为使运动有序推进,有章节可循,达到预期目标,中央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处理贪污浪费行为的文件。如《关于处理贪污浪费问题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1952年2月中央要求: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开展整党活动,把整党与三反结合起来,加强了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清理了党员队伍中的异己分子。这一期间对刘青山、张子善的惩处,教育和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
(二)“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
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建设遇到了许多困难,中央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提出要恢复和继承党的三大优良作风。1962年11月,邓小平在接见组织工作会议和全国监察工作会议代表时提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13]P3281963年1月,中央在对《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纪要》的批示中写道:“党不管党,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就不可能贯彻实现,党的组织就有蜕化变质的危险。……管理党员和管理干部,是党的建设中两项主要工作。其中,管好干部,对于党的建设,关系尤为重大。”[14]P92-94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实践中,针对党内出现的新问题,为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邓小平提出党的建设目标,就是要使党能够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重任。为此,“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要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
(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文革结束以后,中央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狠抓党的作风建设,如重新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但十年内乱的负面影响一时难以肃清,党风尚未实现根本好转,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内的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严重,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营私舞弊问题蔓延。针对这些问题,1980年11月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首次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党风,提高共产党员的党性觉悟,坚定地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洁性”[15]P209。陈云的观点,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赞同,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反响。随后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党的十二大报告用了大量篇幅阐述党风建设的重要性。陈云的重要论断为以后的“八十年代整党”提供了思想和舆论准备。
(二)“从严治党”
在上述大背景下,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党活动,以“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由于整党与机构改革同步进行,故在实践过程中,整党活动是分批次进行的。从1985年冬开始,重点整顿县以下农村基层组织。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提出“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那种讲面子不讲真理,讲人情不讲原则,讲派性不惜牺牲党性的腐朽作风”[16]P274。“从严治党”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之中,开启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历史起点。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大会报告指出,从严治党,既要加强教育,又要严肃执行党的纪律,对腐败分子必须采取坚决清除的方针。党的十三大之后,“从严治党”一词开始成为党建工作的高频用词,标志着从严治党已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党的呼声。
(三)“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
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分析,认为对“腐败现象警惕不足”是风波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事件平息后他曾说:“在这次事件中,没有反对改革开放的口号,口号比较集中的是反对腐败。”“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下一步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两件事结合起来”[17]P313-315。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贪污、贿赂、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掀起了这一时期的反腐高潮。
(四)“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少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拜金主义思想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始蔓延,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影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四大以后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反腐败斗争越来越成为这一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焦点、难点问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不仅提出党的建设要从新的实际出发,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原则,而且把“从严治党”写入党章修正案,推进了从严治党的制度化建设。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并强调“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的现象”[18]P53。
2000年1月,江泽民在十五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党的性质、核心地位、历史使命要求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他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之所以有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因此在从严治党过程中,首先要管理好领导班子及成员,“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选拔、严肃处理”。此后,在同年的七一讲话及2002年的“5.31”讲话中,他强调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首次把从严治党与党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严治党的目标和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建新布局,丰富和完善了管党治党的理论内涵。把从严治党的重点放在着力解决党的作风问题上,作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历史任何时期更为繁重、更为紧迫的形势判断,要求从党的生死存亡高度来认识从严治党的重要性,来加快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
四、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的命运、民族前途和人民幸福的高度,强调了新时代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从严治党摆在更加突显的战略地位,以严的作风、实的精神,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严治党新境界,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迹,党的建设实现了从“宽松软”向“严紧实”转变。
(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先后就作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4年3月,他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第一次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同年10月,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19]P99。2018年3月又指出作风建设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20]。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中央就把作风建设作为新时代从严治党的切入点,从八项规定入手,聚焦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以非凡的勇气着力祛除党内多年积弊,先后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二)抓住“关键少数”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尤其是高级干部。他曾在不同场合对此进行强调,如“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21]。“抓住‘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担当领导责任和示范责任。”[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建章立制、严明纪律、对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通过“关键少数”这个重点,引领和带动党风政风及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推动了从严治党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我党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在总结党的建设经验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党建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19]P94。“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23]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在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内因与外因的结合,思想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和前提;制度治党是解决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约束监督问题,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章党规党纪、宗旨意识、群众路线、作风等方面教育,努力炼就党员干部的金刚不坏之身。同时,积极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织密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面,把纪律挺在前面。制定或修订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健全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动依规管党治党。
(四)“打虎”“拍蝇”“猎狐”
严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坚强决心进行到底。不论什么人“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24]P135。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打虎”“拍蝇”“猎狐”不停息,经历了从2015年“胶着状态”阶段,到2016年的“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阶段,到2017年“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阶段,反腐败斗争取得卓著成效,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五、结语
关键词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口号式语句特点,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激励功能。从严治党的关键词集中反映党在不同时期从严治党的目标、重点或战略部署,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形成全党共识、集合全党力量,从而顺利地推进不同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同时,从不同时期从严治党的关键词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看,这些口号式的关键词具有延续、发展、丰富的内在逻辑关系,既反映了从严治党的历史过程,也反映了党在不同时期党要实现的目标、中心任务与党员队伍不能完全适应的矛盾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措施。以不同时期从严治党的关键词为视角,可以探析出党在不同时期从严治党的概貌,从中总结分析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