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的“三美”

2019-01-26刘石彬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鱼跃龙门泥料潮州

刘石彬

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

绞泥,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柔和、挤压形成自然纹路的陶瓷装饰技法。随着泥坯绞揉方式的不同,其纹理变化亦是无穷的,能搅出木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等。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奇巧,变化万千。

手拉绞泥壶,就是用潮州手拉壶的技艺来制造绞泥壶。这是将潮州手拉壶这种原始的辘轳制陶技艺与绞胎陶瓷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是陶瓷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既包括了技艺美,又蕴含了形式美,将两种美都推向了极致。而《鱼跃龙门》这件手拉绞泥壶,更是融入文化美,使得艺术作品完美地融合了技艺、形式、文化三个层次的美。

一、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的技艺美

把泥料放在转动的圆盘上,利用转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用手拉出一个壶型来,这就是潮州代代相传的手工拉坯法。成形过程中,制壶师将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内外翻转,构成塑造技艺的运动空间。通过手指和手臂相对的捏、压、按、挤,促使坯体绞转多姿。

手拉过程中,转盘运动或快或慢。制壶师的手是将泥料沿弧线止旋,或是沿直线上提。或是按压,或是捏挤。这些都能使器物的形态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端庄圆润,有的挺拔秀丽,有的节奏鲜明,有的韵律柔美等。这种手拉成型法,具有灵活多变、随意而就的特点。器物的造型的变化,能在一刹那间完成。这是潮州手拉壶技艺的独特之处,很好地彰显了手拉技术的技艺美。

手工拉坯技艺,还有另一个称呼—“走泥”。“走泥”最初被中国古人指称陶瓷钧窑的釉纹,有“蚯蚓走泥纹”之称。后被用为日本现代陶艺流派“走泥社”的称谓。有艺术家评价称,走泥(拉坯)不仅是陶艺的基础、灵魂,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正如素描速写之与油画、书法白描之与国画、钢琴提琴之与音乐一样。拉坯的美和拉提琴及写书法、画速写等的美一样有节奏之美,空间之美,时间流动之美。

二、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的形式美

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的形式美主要是指绞泥所体现出的形式美。绞泥壶的画面是以壶身为载体,师法天然,绞泥为笔墨写意,或如峰峦叠嶂,或如江浪涌动,或兴致勃发,或哲学理念,以求达至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

绞泥所特有的纹理线条,与中国水墨画中点线构图有异曲同工之妙。清楚柔美而不外分张扬,蕴藉庄严而富于表现力。同时,概括与抽像是绞泥构图的最大特点。绞泥图案纹理要明晰、简练、圆润、和谐、不繁杂。好的绞泥壶其色调对比强烈,看似虚,却为实,虚实并举,融合得体。无雕琢之痕,浑然一体。让人感悟到它的动态和心胸美、节奏和韵律美。

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的图案以褐和白为主,形成明晰、简练的波纹,浑然一体、和谐共生。既有动感、又有节奏,将绞泥的形式美很好地表现出来。总的来说,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利用陶瓷颜色的色彩,通过精心构思,进而开展揉合、排列,将褐色和白色在泥料中融合共生,形成独特的纹理。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与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这就是形式美的魅力。

三、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的文化美

鱼跃龙门,是指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用于比喻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通过在壶身和壶盖塑造栩栩如生的鲤鱼,又将壶把塑造成类似龙门的造型,很好地将“鱼跃龙门”这个典故形象地表现出来,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故事。

品茗者通过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来冲泡茶叶,可以在感受壶艺文化和茶道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可以通过这把壶传递的事业成功、地位高升的寓意,将品茗氛围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将壶艺文化、茶道文化和传统神话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件器物来形象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手拉绞泥壶“鱼跃龙门”所体现出的文化美。

猜你喜欢

鱼跃龙门泥料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鱼跃龙门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鱼跃龙门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鱼跃龙门
潮州手拉壶“潮韵”的文化意义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鱼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