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职工维权“莱西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9-01-26山东省莱西市委党校范雪梅

中国工运 2019年9期
关键词:莱西法律援助总工会

文/山东省莱西市委党校 范雪梅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转方式调结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委对工会组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了更高要求,广大职工对工会维权寄予很高期望。山东省莱西市总工会构建“一个平台、两个机制”职工维权“莱西模式”,在维权实践中取得成效,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肯定。

当前县区级总工会在职工维权工作中面临的制约因素

思维方式固化。长期以来县区级总工会基本上被视同为政府的一个部门,人员也大多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统一调配和招录,形成了机关化、行政化的工作方式。工会传统工作思维方式、工作运行机制,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能充分履行为职工维权职责。

人员构成不合理。县区级总工会的领导层一般是由其他政府机关转入,即便是工作人员也有不少是从别的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调入,缺乏能够从事职工维权的专业人员。

工作存在“三怕”现象。一是担当不够怕麻烦。习惯于当旁观者,怕真正参与进去,“惹火烧身”应付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是能力不足怕丢丑。一些工会干部对法律知识掌握不充分,应对职工上访,特别是处理职工群访事件,往往力不从心,畏难发愁;三是把握不准怕越位。工会在参与劳资纠纷处理过程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参与到什么程度,心里没有底,怕参与多了“抢”了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工作越位。由此导致在职工维权方面往往放不开手脚,做不实做不细,做不到位,成为工会工作的一个堵点、难点和痛点。

“莱西模式”的主要做法

山东省莱西市总工会积极创新工会服务新方式,本着“为职工维权、为发展助力、为党政分忧,促和谐稳定”的初心,聘请专职律师参与职工法律维权,探索新时代做实做细基层工会维权维稳工作的新途径,构建起“一个平台、两个机制”的职工维权“莱西模式”,提升了工会维权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以维权促进维稳,实现了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满意,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中贡献了工会力量。职工维权“莱西模式”的主要做法包括:

“搭建一个维权平台”。基于法律人才的欠缺,通过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律师事务所,在市中心黄金地段建立了“莱西市职工法律信息服务中心”,搭建工会主导、积极作为、覆盖面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律服务平台。律师事务所在市总指导下,接受市总指派主要承担三个方面工作:一是24小时线上线下为全市广大职工提供法律服务;二是全程参与涉及劳动关系领域重大群体性信访处置工作;三是列席涉及工会、职工有关政策的会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法律咨询。线上利用“互联网+律师+工会法律援助”这个掌上律师维权平台,为职工提供24小时不间断、无障碍、方便迅捷高效的免费法律咨询。线下在服务中心一层大厅开设窗口,安排律师每周一至周五坐班,开放式办公,现场为职工提供各类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在二层设信访职工维权室和调解室,着重调处职工大规模集体访、重大疑难案件和职工群体性争议等。

构建“部门联动机制”。一是与信访部门联动,做好送上门的职工群众工作。出台《联动推进化解职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实施办法》,在市信访局接待中心设立职工维权岗,实行工会律师坐班,帮助引导职工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对生活困难、符合援助条件的信访职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二是与人社部门联动,合力推进职工法律援助、职工信访预防机制。在市人社局服务大厅设立工会律师岗,对于申请仲裁立案或有法律需求的职工,免费提供咨询服务,提出解决方案;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家庭困难的职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疑难、复杂、敏感或群体上访事件,通过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构建“源头预防机制”。一是为全市12个镇(街)各配备一名专职律师,每周五现场办公,对发生的劳动争议按照“企业内协商——驻镇律师参与——法律信息服务中心全力解决”的化解流程,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镇”;二是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讲活动,帮助指导企业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示范点。在全市推行《工会维权意见书》《工会维权建议书》“两书”制度,依法开展劳动法律监督;三是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干部代表职工与企业的协商作用,培育打造“真情协商、和谐共赢”的维权品牌。

“莱西模式”的实践成效

两年来,山东省莱西市职工法律信息服务中心通过“一个平台,两个机制”的维权模式共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35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45件,帮助职工追讨工资、经济补偿金、工伤待遇1700余万元。委托律师处理的23件职工群体上访,均成功化解,而且没有出现反复访和越级访,职工上访量比两年前下降40%以上。“莱西模式”优化了地方总工会的角色定位,以维权促进维稳,实现了政府、企业和职工三方满意。2019年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亲自批示:“莱西市总‘一个平台,两个机制’的探索,提升了维权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望坚持完善,取得更多实效。全总和山东省总可加强指导,总结交流此类探索创新做法。”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随后批示:“青岛市总工会要认真总结工会维权‘莱西模式’。”

完善“莱西模式”的思考

进一步提升工会维权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实现工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更大作用。一是注重源头参与,提升制度规范。把集体协商和职代会建设作为基层工会维权的重要突破口,努力提升维权工作集中度,发挥集体协商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完善职代会制度,确保企业改革改制、职工分流安置、工资奖金调整等重大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方能实施。引导和支持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理性表达诉求、协商沟通。建立健全矛盾预警机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预案,从制度上、根本上解决好职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将矛盾和风险化解在萌芽之前。二是注重过程监督,强化法律约束。大力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建议书制度,倒逼劳动违法用人单位整改、督促劳动执法部门执法。综合运用抽样定点,有条件可以采用大数据分析和监测等手段,建立企业劳动关系状况动态监测报告制度,定期向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反映企业劳动关系和职工权益实现情况,提出工会的意见建议。建立工会与政府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工作对接机制,将拒不改正劳动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信息纳入政府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形成联合惩戒效应,加大劳动违法成本。

结合创建网络大数据平台,建立“互联网+”工会工作管理模式,提高工会维权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依托互联网,开发建设集组织建设、会员管理、法律援助、会员帮扶、助学培训、劳模管理与服务、微信公众号、公文交换于一体的工会信息管理系统,将工会日常工作的全部内容“一网打尽”,通过规范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模式来实现数据信息整合,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多维对比分析等,实现工会管理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同时提高工会维权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猜你喜欢

莱西法律援助总工会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魔法棒”与“通行证”
——读《灵犬莱西》有感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改革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莱西以招商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什么是法律援助?
3.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获法律援助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