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

2019-01-25黄梅宛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桥本弥漫性甲状腺炎

黄梅 宛丰

桥本甲状腺炎又称之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其发病是由于甲状腺胶质储存功能和释放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1]。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一种类型,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疾病的76%左右[2]。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在1955年逐渐联系在一起,并构成了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疾病,近几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了关系的焦点[3],本文则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方法进行了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2月进行诊治疑似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88 例患者,超声诊断标准病灶体积较大,病灶内及周围存在点状血流,内部回声紊乱,边界模糊,存在微小钙化等[4]。通过病理证实和细胞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患有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58 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2~66 岁,平均年龄为(38.6±2.6)岁,病程为0.6~3年,平均病程为(1.5±0.9)年。患者均因颈部有明显的肿物来就诊,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呈现Ⅰ~Ⅱ度有41 例,Ⅲ度有17例,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为7~12 Hz,对患者甲状腺多切面行二维超声检测,对患者甲状腺的形态、内部回声情况以及大小、边界是否清晰等进行观察,观察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现象,若呈现肿大状则要对其大小和内部回声状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甲状腺五项功能进行检验[5]。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

2 结果

88 例患者通过术后病理诊断得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58 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滤泡状癌有12 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髓样癌的有18 例。

58 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超声影像表现出低回声甲状腺腺体弥漫性肿大、形态杂乱、边界模糊、回声不均匀,部分腺体出现了网格状或者索样变化。大多数患者超声呈现出低回声、形态杂乱、边界模糊、回声不均匀、纵横比>1的特点,见图1,图2。

图1 桥本甲状腺炎病变的外部图像

图2 桥本甲状腺炎病变的内部图像

3 结论

近几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病理观察已经证实,患者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基础上可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且患有桥本甲状腺重度淋巴细胞浸润的患者发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该疾病大多数发生于中年女性,是甲状腺癌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6-7]。

桥本甲状腺炎在术前确诊时比较容易,通过细针穿刺以及甲状腺功能检验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反应该疾病。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大多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触摸时质地较硬,癌结节偏小[8]。有医学研究者证实过,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结节体积明显小于甲状腺癌不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在初诊时被忽略,导致患有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在术前诊断极困难[9]。在本次研究中,有58(65.9%)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将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二维图像特征作为判断该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在对于临床已确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时,一定要对切面急性全面逐步的扫查[10]。若扫查过程中发现了结节,一定要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情况等,尤其决不能忽视小于10 mm 的结节,要充分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的特点[11-13]。

综上所述,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致病因素等存在着交叉性,在手术前常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超声对于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猜你喜欢

桥本弥漫性甲状腺炎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
张兰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