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刺梨 大产业

2019-01-25文丨陈玉兰

遵义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全播州珍宝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陈玉兰

冬日,播州区新民镇中心村,一大片刺梨基地里,新芽悄然探出头了。“新枝长出来了,要及时修剪,才有利于老枝挂果。”播州区农牧局经济作物负责人杨正芬说道。

刺梨是一种食药两用的植物,刺梨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富含维生素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猕猴桃的10倍,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质,还具有降三高、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民间自古就有“刺梨上市,太医无事”的谚语。

贵州省野生刺梨资源分布居全国之首,刺梨产业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

正是看到了刺梨产业的前景, 2012年底开始,播州区开始大力发展刺梨产业。如今,刺梨产业遍布全区各大乡镇。2014年,为了更好地发展刺梨产业,新民镇中心村索性采取村集体流转土地,种植刺梨。目前,该村已发展刺梨产业1500亩。

“去年八九月,刺梨成熟季,在基地务工的流转户和其他农户们,采摘刺梨,采摘工资每斤3毛,一人一天可采600斤,挣钱不少。”新民镇中心村支书胥延文告诉记者,村集体将刺梨切瓣后卖给山珍宝公司,卖价高一些,还为企业节约了雇工切瓣的成本,双方得益。

山珍宝公司是播州区唯一的开发刺梨产品的企业,因其产品种类多,目前播州区刺梨无法满足其生产需求。

为了壮大刺梨产业,2018年末,中心村投入20万元修建了冷库,购置了几台烘干机。胥延文说,有了冷库, 2019年刺梨集中上市时节,将鲜果储存好,慢慢烘干,干果可卖到8元一斤,收益可观。依托区内的山珍宝公司,收益得到保障。

新民镇中心村的刺梨产业,是播州区刺梨产业发展的一个折射。六年来,刺梨产业成了全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释放坡耕地最大效益的好抓手。说起播州区刺梨产业的发展,必须说一说山珍宝企业,播州区发展刺梨产业的原动力都来自于这家民营企业。山珍宝企业创始人叶双全,把一个浑身长满刺,让人不好亲近,口味酸涩令人难以接受的野果做出了大名堂。

早在贵州农学院读书时,叶双全就知道刺梨的维C含量是苹果的500倍、柑橘的100倍、猕猴桃的15倍,维生素P、SOD含量也极高,被称为“三王水果”。这是1935年浙大西迁湄潭时期,时任浙江大学生物系主任的贵州籍人罗登义教授(后来任贵州农学院院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在对170多种植物、水果的研究中发现的。

刺梨、红色遵义、浙大西迁这三者间的特殊交集,赋予刺梨独特的文化内涵,让叶双全萌生了开发山珍刺梨产品的想法。2010年,他自筹资金建设厂房,将自己的山珍宝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在播州区,开发生产刺梨果脯和果糕。

然而,种植的刺梨要第四年才能结果。那就只有依靠当地丰富的野生刺梨资源,可是野生刺梨大都生长在山上,分布不均,且浑身是刺,这给采收增加了难度,不好收购。这一来,山珍宝的原料供给成了问题。

为解决原料问题,叶双全提高收购价格,将遵义市场上原本两三毛钱一斤的刺梨,涨到两三块钱一斤。虽然价格上涨很多,但是因为野生刺梨难采摘,农户采摘的野果还是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山珍宝不断增长的原料需求,成为播州区发展壮大刺梨产业的强大动力,毕竟这是家门口的好生意。播州区委、区政府立即引导鼓励各镇乡发展刺梨种植基地。通过三年发展,在新民、平正、尚稽、山岔、枫香、团溪、乐山、龙坪等镇乡发展刺梨种植基地3万余亩。

有了原料保障,2012年8月,叶双全新建的果汁生产线如期投产。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公司建成投产6条刺梨深加工生产线,产品涉及刺梨原汁、浓缩刺梨汁、刺梨干、刺梨糕、刺梨果汁饮料、刺梨口服液、刺梨果饼,可年加工5万吨刺梨鲜果。通过多年来线下营销网络和线上电子商务等渠道,目前产品进入沃尔玛、大润发、永辉、北京华联、重百等商超卖场,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区),远销美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家。

多年来,山珍宝采用“公司+基地+刺梨专业合作社+村支两委”的模式,通过签订合同与保护价收购的方式,在播州、湄潭、桐梓、绥阳、习水等地发展刺梨种植基地5万余亩,带动10000余人种植刺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余户1000余人。公司还与种植大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免费提供技术培训指导。

播州区农牧局经济作物站负责人杨正芬说,刺梨亩产能达到4000-8000元,而且种植不费事,技术简单,特别适合留守妇女、有劳动力的中老年人种植。

正是看到了发展刺梨的好光景,新民镇中心村支书胥延文2018年自家流转了200亩荒地,带头种植刺梨。如今,他忙着张罗村集体的刺梨产业,家里的刺梨基地都请人管理。

2018年12月28日,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率骨干力量赶赴贵州,帮扶贵州省刺梨产业开发与贵州省工信厅进行交流。李楚源说,刺梨是贵州省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农业资源,具有强大的产业潜力,广药集团提出,从资源、资金、产品、品牌、政策、运营六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完善的销售渠道等优势,要把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为百亿级的时尚生态产业。

在2019年1月召开的贵州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刺梨、猕猴桃、火龙果、百香果、蓝莓等精品水果,实现规模化生产……大力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打造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整体品牌……让贵州农产品主导省内市场、抢占省外市场。”在此背景下,遵义发展刺梨产业,可谓大好时机。

三年前,山珍宝企业还是贵州省内最大的刺梨生产企业。如今,面对不断赶超的外地同行,山珍宝自叹落后了。叶双全说,早在2014年,山珍宝的产值就达8000万元。如今,公司产值还在8000万元左右徘徊不前。尽管刺梨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是,生产原料供应不上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山珍宝不断坚持科技创新,与科研院校合作,成功研发出“水果熊猫”维C王5倍刺梨浓缩汁、刺梨冻干粉、刺梨冻干片、刺梨SOD软黄金口服液、刺梨天然维C含片、刺梨干等原生态特色健康食品,以及用于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的刺梨原料,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还申请到国家专利18项,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前景。按公司规划,待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山珍宝可精深加工10万吨刺梨鲜果,年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能带动更多就业,增加税收,更好地助推脱贫攻坚。

猜你喜欢

双全播州珍宝
多复变数某些双全纯映射子族精确的系数估计
诗经
书画双全
丢不掉的珍宝
Q9 苏富比拍过哪些艺术珍宝?
“硒”世珍宝惠人间
美丽双全的爱情
作品选登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