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更近一步

2019-01-25文丨

遵义 2019年4期
关键词:习水县龙凤残疾人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李 燕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对遵义来说是努力拼搏、稳中向好的一年。这一年,对遵义发展的建设者来说,他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分享者;这一年,对全市老百姓来说,是他们成就梦想,距离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近的一年。新春佳节之际,记者走近身边的三位平凡百姓,用文字传递他们的幸福。

幸福就是家乡越来越好

快过年了,村子里每天总有一两家人家杀猪,以祈求来年六畜兴旺,人寿年丰。

1月27日(腊月二十二),肖宇起了个大早,把家里的器物刷洗干净,再烧上一大锅水,做好杀猪前的最后准备工作。这天,他把家里喂养的最大一头猪杀了,做成美味的刨锅汤,在院坝里摆上几桌,邀请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

肖宇家在务川自治县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小村庄,离县城20分钟的车程。村里鸟语花香,干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像条白色的飘带环绕山间,有些耀眼。

1995年的冬天,有些寒冷。但对肖宇来说,却感觉温暖如春。他终于要离开贫穷落后的家乡,去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的山西省陆军某部队服兵役,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肖宇说,梦里都想着离开家。“那时村里穷,没有通电、通路,我从家里到县城最快也要走1个半小时。”肖宇深刻地记得第一次离开家乡去部队,花了3天的时间。走路去县城,然后坐8个小时的大巴车到遵义,再从遵义坐绿皮火车到成都到山西,再坐汽车到部队。

3年后,肖宇第一次回家探亲,然而回家的路还是同样用了3天时间。漫长的路程,让肖宇不愿意再回家,“部队生活再艰苦,也比家乡好。”

2000年,家里大哥写信告诉肖宇,村里通电了。听到消息后,肖宇激动地睡不着觉,他觉得曙光来了。那年,正逢肖宇转为一级士官,领上了工资。

过年回家时,肖宇用攒下的积蓄买了村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和一台DVD。“当时村里的路还没有通,卖电视的老板不愿意步行去家里调信号,我说尽了好话他才答应去。”肖宇不会忘记装上电视机的那晚,家里的院坝里都站着人,附近的邻居纷纷赶来凑热闹。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到晚上家里总是坐满了人。

每次回家,肖宇都会发现家乡在变化。“2003年,村里有了那是村民们集资修建的泥巴路;2014年,村里有了水泥路,乡亲们进出村子方便了;去年回家,村里的房子都变漂亮了,家家户户都有了独立卫生间……”

言语间,肖宇脸上一直露着笑容。“每次回家看到家乡的变化,我都很高兴。以前爸妈是想着我存钱能在县城给他们买套房子,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好了,他们说不愿意再去县城。”

时光飞逝,肖宇已经在部队24年了,今年他将转为一级军士长。他告诉记者,十九大以来,国家对军人的家属特别照顾,授予了“光荣之家”的光荣牌,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鼓舞。如今国家对军人的待遇、医疗保障也越来越好,现在军人在全国的部队医院都能实现就医。

肖宇很满足目前的工作、生活,但却对家人充满着愧疚,“作为一名军人,我能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却不能陪伴在亲人的身边。不过看着家乡在变好,我就很高兴。因为只有家乡好了,我家人的生活才会更好。”

幸福就是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在新年伊始召开的市两会上,有一份关于“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建议,引起了不少市人大代表的关注。这份建议的提出者是一名残疾人——凤冈县秀姑茶业公司负责人杨秀贵。

2008年,杨秀贵带着丈夫回乡创业,开始学习茶叶加工技术,学成之后放弃制茶师的工作自己办厂,并让家乡的一些残疾人到厂里上班。“我希望身边更多的残疾人能在我的企业工作,能有自己的收入,摆脱贫困和自卑,与正常人一样拥有幸福的生活。”当问起为什么放着几千元月薪的工作不干,执意要办厂的时候,杨秀贵这样回答道。

“一开始,我想办茶叶加工厂,然而厂房、设备都没有。于是我找亲朋好友东拼西借凑到了3万块钱,把自家小平房改成加工车间,购买一些基本的机器设备开始茶叶加工。”2011年,杨秀贵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自己加工干茶3万斤,创收20多万元,成为凤冈县第一家残疾人微型茶企业。

“我和丈夫虽然是残疾人,但我们不做生活的废人,即使身残,我们也有梦要圆。”十年来,杨秀贵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对梦想的追求,让企业从最初的小作坊变成了今天的凤冈县秀姑茶业有限公司。

目前,秀姑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2000万元,拥有标准化茶叶加工厂4个、厂房总面积约6800平方米,固定资产达到2800万元,常年可解决就业40人,其中有18人是残疾人,还帮助3个残疾人家庭办起了加工厂。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杨秀贵的建议始终离不开“残疾人”这三个字,她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在残疾人创业就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残疾人工资标准和岗位稳定性,力争为残疾人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并加强监管,给予残疾人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杨秀贵说,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更多的残疾人有了工作,不再为生活苦恼。

幸福就是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习水县农村的田野里,炊烟袅袅,不时响起悦耳的爆竹声。看着老百姓家正在加紧盖着新房,桃林镇龙凤村驻村第一书记钱超斌打心里地为他们高兴。

龙凤村地处习水县东南部,距离习水县城98公里,村里地势高低起伏较大,交通不便,山路崎岖,村户稀少分散,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属典型的贫困村。

2016年,钱超斌第一次来到龙凤村,被眼前连绵的大山和泥泞的山路愣住了。“从镇里到村委会只有一条水泥路,其他的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是寸步难行。村民们用水困难,水小得很,几个小时才接满一挑水,然后再用几个小时水才能澄清。”

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生活条件艰苦,这些在钱超斌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让他在之后的3年驻村工作中有了更强劲的动力——“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为了改善村里的办公条件,钱超斌向“娘家”省地税局汇报,申请到电脑、办公桌椅等共计2万余元的设备。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钱超斌结合实际提出了稻田养鱼项目,并逐户上门动员贫困户加入村集体经济,联系挂帮单位出资支持,对龙凤村进行田间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龙凤村除了种植高粱外,就没有其他的产业。经过多次走访观察,我发现龙凤村气候条件和老家赫章县气候条件差不多,便想着把老家的樱桃带到这边来种。在老家,樱桃当可以卖到5元一斤,在贵阳可以卖到15至20元一斤。如果能种植成功,这也能给村民增加一定的收入。”于是,钱超斌自掏腰包1万多元,购买了1200株樱桃树分给全村600多户村民种植,并从省里请来农业专家教会村民种植技术。

如今,龙凤村正在悄然地变化,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钱超斌感到很欣慰,他说这是对自己驻村工作的最大肯定。新春来临,钱超斌许下了最美的愿望:“我希望龙凤村的每户村民,都像樱桃花一样红红火火,过上美好的生活。”

猜你喜欢

习水县龙凤残疾人
习水县关工委受习水县委表扬通报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龙凤双胎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习水县关工委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习水县离退局举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工作宣讲会
贵州省习水县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