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农村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研究

2019-01-22邓精彩

山东青年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实施路径

邓精彩

摘 要:建设法治国家、实现法治强国这一远大目标,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紧迫要求。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具体的实施路径、方法亟需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对贵州农村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针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贵州农村;法治教育;教育現状;实施路径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培育和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整个民族法律文化素质重大举措。由于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事业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具体的实施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为促使青少年法治教育事业顺利开展,增加我国青少年法律知识储备和法律素养,在全社会形成懂法、守法、用法的风尚,实现法治强国目标,研究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

通过前往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榔木小学开展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非常欠缺,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且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素质教育理念不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重视不够。第一,从国家层面来看,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领》、《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纲领性文件,不具有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第二,从法律制度层面来看,青少年法治教育课程的独立地位尚未明确。最后,学校在治学态度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向,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其次,教育对象和范围过于狭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青少年”。目前,我国法律层面,对青少年的年龄没有统一的界定。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法治教育分为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据此可推知青少年是指 7-23岁左右。 但是,笔者认为此界定过于狭窄。“青少年”是指旺盛、蓬勃、有朝气的年龄阶层,而生活中,三十周岁以上四十岁周岁以下的大众何曾又不是这一年龄阶层的代表呢?另外,中、高职以及服兵役者,他们大多尚且处于青年时期,也应被纳入法治教育范畴。最后,法治教育的开展方式主要是主题班会,这种单一、被动、乏味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再者,法治教育条件缺失,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第一,由于立法上并未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课程的独立地位,所以在实践中该课程的开设具有任意性,一些学校并没有安排确定统一的法治课时。学生无法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法治知识体系;第二,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担任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为非法学专业毕业,他们在法律知识的传授方面难免存在盲区和误区。

最后,部分家长法治意识不高,家庭教育缺失法律观念。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施路径

由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中尚且存在上述问题,所以青少年法治教育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必然会受到影响。针对前述问题,我将从制度体系的建构与具体的实施路径两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制度体系的建构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等工作机关应在不违背有关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文件制定初衷下,加强顶层设计,量体裁衣,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完善法治教育体系建设,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夯实基础。[1]

其次,完备法律体系。法律要尽可能的完备,避免有人利用法律漏洞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另外,法律还应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部分法律条文过于抽象,容易影响人们对法律的正确认识。最重要的是,必须在立法层面确立其独立地位,将其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强制力保障。

再者,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要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做到普法主体明确,责任主体明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制度。将法律素养作为评价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各学校开展法治教育课的具体情况,作为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之一,作为对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具体的实施路径

首先,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安排法治教育内容;要坚持多学科协同,在教学方式上要将法治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中,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丰富,以造良好的法律知识学习氛围。

其次,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应相互配合,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合力。“家庭是第一责任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制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防线。”[2]因此,家长要以身作责,引导子女正确处理社会问题,从而巩固学校法治教育成效。此外,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应当注重与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公安部门等机构建立联系,定期请法律实务人员到校讲课,使青少年对法律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获得感性认识。

再者,创新教育形式。青少年法治教育应尽量避免教学方式单一、刻板所带来的青少年抵触情绪。因此,应当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使青年更好的汲取和掌握法治知识。

此外,明确教学目标、扩展教育对象的范围。一方面,青年法治教育应当注重法律知识、法律观念的树立和培养,应当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应当适当扩大青少年法治教育对象的范围。

最后,增强师资力量。学校可以从地方高校聘请法律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学校也可以与各高校法学院合作开,招募大学法律系在读学生参与法治教育志愿者活动。例如贵州大学法学院定期与贵阳各中小学开展的合作项目,让法学专业志愿者,到各中小学去,传授法学知识,增加中小学生法治意识、不但可以解决师资力量欠缺的问题,也可以提前锻炼法学院学生教书育人的能力,为今后担任法治教育教师打好基础。此外,要提高法治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水平。假期,学校应组织任课教师到有关法律专业院校、法律实务部门进行培训和交流,提高群体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水平。[3]目前,我国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均已承办了法治教育名师培训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由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中尚且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创新教育形式、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目标,增强师资力量,以促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强国。

[参考文献]

[1]温建平, 促进中小学法治教育常态化, 四川政协报, 2015年8月.

[2]高东华, 坚持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 鄂州日报, 2015年10月.

[3]苗利萍,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态化问题的思考-岐山县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状况的调研报告,新西部,2015年第14期.

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贵州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法治教育助力强国梦:贵州农村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1065702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法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实施路径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