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2019-01-22刘君
刘君
摘 要:针对当前国际护理人才短缺的嚴峻形势,结合目前国内外涉外护理专业现状,提出相应的就业规划和实施建议,以提升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优秀的涉外护理人才,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高职;涉外护理;就业竞争力
当前,国际护理人才短缺形势严峻。如何抓住机遇,积极开拓护理服务领域的国内外劳动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资格的优秀涉外护理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面临的艰巨任务。面对国内外强大的涉外护理人才市场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难的局面,本文积极分析涉外护理的专业现状,旨在提高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努力推动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就业渠道建设。
1. 国内外涉外护理专业现状
1.1 国外涉外护理现状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推进,发达国家护士短缺已持续数十年。护理人才在国外有相当广阔的就业市场,特别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剧增,已出现了“护士荒”。学生选择涉外护理意愿,主要是看中国外广阔的就业市场、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优越的薪金待遇、各种社会福利和居住绿卡等,因此,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国外对护理人才质量要求高。首先,娴熟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是立足于国际护理行业的根本。其次,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是从事涉外护理的关键。国外聘用护士的基本要求是具有一定的护理知识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从事涉外护理工作不仅要求护士能与病人进行英语交流,还要求护士掌握专业英语,能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
1.2 国内涉外护理专业现状
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跟不上国际护理事业的发展,护士的学历大多处在中专及专科水平,总体素质不高,人文内涵方面较为缺乏。因此,要培养优秀的涉外护理人才,我们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模式必须与国际接轨。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与不足,及早做好就业规划。培养护理人员出国就业,不仅扩大了国际护理交流,而且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文化和护理制度,促进我国护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 影响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通过对我院涉外护理专业2014-2016年的毕业统计调查发现,影响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主要因素为英语基础、专业英语运用能力、涉外意识、职业规划、对口就业指导及平台、国外就业经费压力等。现从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师资方面、语言教学方面分析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瓶颈问题。
2.1 课程设置方面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设置缺乏护理内涵,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工作中的岗位需要接轨。公共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普遍存在基础医学课程比重偏大,实践课程比重小。在理论课的授课期间,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在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中存在临床实习脱离理论指导的问题。
2.2 师资方面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师资短缺,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水平参差不一,尤其是英语水平不够高。此外,尽管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有限,就业指导的内容大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特色指导。
2.3 语言教学方面
首先,学生对专业英语(特别是护理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片面追求笔试成绩,口语和听力能力较差。其中,三年制大专涉外学生培养时间短,除去临床实习,在校学习时间仅有两年,两年时间要完成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留给医学英语强化学习的时间有限,加之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导致毕业生英语能力欠佳。五年制大专涉外学生学习态度懈怠,纪律性差,专业意识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其次,双语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待加强。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偏少,师资力量薄弱。
3. 涉外护理就业规划和实施建议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护理人才,涉外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既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又要有内涵丰富的个人修养,能真正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涉外护理学生应该从个人素养和职业技能两方面发展和塑造自己。此外,高职院校应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积极开拓涉外实习基地,探索合作办学方式,并且加强学生的对口就业指导。
3.1 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外语(英语、日语、德语)听说读写能力,能满足国际护理对象的需求;获取知识的能力,能较快的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供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能力;从事预防保健和家庭护理的能力。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既要熟悉本国文化,又了解国外文化,具有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
3.2 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
涉外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突出高职涉外的特点,在保留必要的文化课程基础上,开设大量的英语课程,确立以突破语言为教学目标,以获得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和语言沟通能力为核心,建立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设置体系。实现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与语言课程的合理分配,在保证医学基础和护理专业课程学时的同时,针对专业特色增加英语、日语、德语的课时,培养学生具有护理操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英语/日语/德语口语能力,视听能力,阅读能力,翻译与写作能力)。
为增强英语方向毕业生国际国内就业竞争力,我院国际护理系专门制定了英语方向学生英语辅导实施方案,有效合理安排了英语课内与课外培训拓展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语言的环境,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英语活动,如模仿、听音、多人口语对话等专项听力和口语训练,在学习中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将学到的语言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学生出国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3.3 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双语教学项目对学生掌握基础医学英语和英语情境会话有着积极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专业教师强化英语培训,开展双语教学竞赛,选拔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提升和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形成良性的教学竞争机制。另外,安排英语老师担任班主任,方便学生与老师随时进行口语交流。可聘请外籍教师参与教学与管理,建立一支能够完全胜任涉外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
3.4 开展特色活动
通过开展外文情景剧会话大赛、语言风采大赛、英语角、护理操作技能大赛、5·12国际护士节之“最美的微笑”系列活动、“天使的微笑 患者的依靠”礼仪风采大赛等活动,既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3.5开拓涉外实习基地,探索合作办学
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对口就业是推动专业发展的源动力。高职院校可通过开拓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和睦家等涉外医院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不仅有利于学生医学英语水平的提高,也可为今后涉外就业提供经验。此外,还可积极申请合作办学项目。目前,我院已与长沙国际教育交流服务有限公司和长沙明照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了合作办学项目,为日语班级和德语班级学生出国就业提供了便利,大大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为学生搭建了诚信的就业平台,消除了学生和家长的疑虑。
3.6 加强学生的对口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要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立职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提升职业品质。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定位自我。
正确的职业规划引导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学院招生就业处应负责公布最新的国内外就业信息,并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就业信息平台。就业指导是学校强化学生核心竞争力,缩短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院应开设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课,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量体裁衣,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指导。此外,学院还可选择信誉好的中介公司与招就处合作,使选拔学生出国成为常态。
国际护理人才需求激增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高职院校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高素质和具备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忠. 加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培养优秀涉外护理人才[A]. 卫生职业教育, 2009, 18(02): 1671-1246.
[2]张雪,贺晓娟,周静. 涉外护理专业护生就业前景规划和实施情况研究[C]. 护理研究, 2012, 17(055):1009-6493.
[3]岳晓艳,杨丽. 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分析[A]. 卫生职业教育, 2013, 15(03): 1671-1246.
[4]邹玉莲,吴丽文. 浅谈构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支撑体系[A].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8(03): 1671-1246.
[5]王思婷,李朝暉,马秋平. 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双语教学引入PBL的思考[A].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02(03): 1674-4152.
[6]王思婷,李朝晖,马秋平,徐冬英. 涉外护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B].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01(21): 1006-7256.
[7]单亚维,高尚谦,赫玉芳. 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A]. 护理教育, 2015, 04(17): 1672-1756.
(作者单位: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