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博物馆定义和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9-01-22马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服务性公共性

马静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博物馆的定义以及其自身具体的表达方式中,体现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因素,如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以及非营利性等。这些虽然在现阶段的博物馆中已经普遍表现出来,但是具体的表现内容还是需要根据国家或者是地区经济文化的不同而体现出独特的特色。在我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应当将健全博物馆的体制机制作为主导,以充分拓展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为核心,同时还需要以创新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撑。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博物馆的定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学;博物馆定义;博物馆功能;非营利性;公共性;服务性

2017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分会一同商讨,联合组织了名为“新时代博物馆定义”的国际研讨会,联合十几位国内外文博专家重点针对博物馆的定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全面的探讨。研讨会的核心话题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博物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然而这些内容不僅仅是针对理论上的探讨,更侧重讨论成果是否能够影响到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和方向。

1 博物馆的定义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并且其主要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个甘愿为社会发展服务,且向广大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的常设机构,同时为教育和研究的目的来进行征集、保护以及传播等,充分的向社会群众展示人类的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遗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对博物馆的定义可谓是基本上达成一致,很好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2 博物馆的关键性概念

2.1 博物馆的定位

现如今我国博物馆的定位主要涉及的是机构的性质和目标两个方向,并且这两点可以说在某种角度中存在着博物馆内容互补的特征。同时,从法律的角度上看,国际社会以及我国已经完全将博物馆认定为“非营利性组织”,但是并没有具体明确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机构属性。而且,在博物馆落地中国之前,我国就已经有不少的学者逐渐提出了实物、精神、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现如今多数的国立博物馆通常都是由教育部创立的,并且曾经一度是由大学院来具体领导的,故这一重要的认知已经被当时国内的博物馆积极认可。在这样的博物馆管理的框架下,博物馆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可以说是与教育密不可分的。

从我国《博物馆工作概论》中的具体表述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的博物馆具体的机构属性包含了收藏、宣传以及科学研究机构等,这样混合多种机构属性的博物馆定位在广义上来讲没有太多的争议,但是在实际上却造成了行业对博物馆的定位认知不清晰,从而导致后续我国博物馆在发展的道路上以及运营的方式中存在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对于任何一种机构来讲,只有明确其核心的定位,才能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博物馆也是如此。而且博物馆自身是具有公共文化服务性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满足当前广大群众对于文化的基本需求,所以现如今不管是国有博物馆还是非国有博物馆,它们都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2.2 博物馆的功能

关于当前博物馆的具体功能,虽然在国际社会中已经达成了很好的共识,但在不同行业组织以及国家和各个地区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和体制上的差异等,进而形成完全不同的博物馆功能描述。但是总体来看,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包含了征集、保护、保存、研究和展示等,都是博物馆功能中最为广泛认可的,并且这些功能也是博物馆必须要做好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同时也是当前博物馆工作有效开展和高效运营的关键出发点。

2.3 博物馆的非营利性

《博物馆条例》已经将博物馆明确规划为“非营利性的组织”。我们从广义的角度上看,非营利性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其中产生的收益完全用于博物馆的运作和开展相关活动。但是从某种角度上看,“非营利性的组织”作为一个概念,其主要是以非营利为特征的一种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开始出现的。非营利性组织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点特殊特征,分别是组织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治性、自愿性。基于此,我国博物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相关的政府部门为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并且中央政委以及部分省市也已经逐渐开展了文化单位文创试点工作,包含了博物馆在内的文化创意工作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旧有部分人和少数的地方政府部门对博物馆的公益性以及非营利性存在认知不足现象,其实质就是没能有效理解非营利性的真正意义,也没有充分认清文化产品的具体研发和经营活动之间的具体关系。在新时代下,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公众对博物馆服务需求逐渐加大,目前我国政府对博物馆的投入基本上就是保障其正常的运行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

3 中国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现如今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政策不断深入和推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日益关注以及当前博物馆自身的运营理念是近几年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除了理清博物馆的定位和功能以外,还需要健全博物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拓宽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坚持以新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撑。

首先是在体制机制方向上,其重点就是推进博物馆的核心治理结构改革,有效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充分转变。而且针对文化机构理事会制度的相关探索,在民国时期就出现过,如天津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以及国立中央博物馆等。但是在2010年之后,先后出台了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规划性文件,重点将理事会制度体系的探索作为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且2014年开始,我国一些博物馆开始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基于此,我国多个省市也逐渐开始建立能够履行决策和监督管理职责的主要理事会。在博物馆中实施理事会制度,有利于实现管办分离与政事分离的制度体制改革目标,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博物馆的公共属性,能够全面加强博物馆的内部活力。在某种角度上看,完善的博物馆理事会将决定博物馆未来的发展。

其次是博物馆自身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博物馆需要具有业务以及能力上的最大化的延伸性,重点突出博物馆与藏品、展览与科技和观众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应当重点表现在博物馆功能的空间拓展下。现如今教育和服务在我国博物馆中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仅仅是在单纯的形式和内容上,更体现在了对社会效益的有效发展上。当前博物馆的公共性和服务性没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实现,所以说目前博物馆应当将重点关注在博物馆外的充分拓展,从而促使博物馆的功能实现与服务成效在真正的意义上走向外面的世界,有效走近社会公众的身边。

最后是创新技术对博物馆的支撑作用,在21世纪信息化技术时代中,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我国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改变,尤其是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很多行业的运行模式,博物馆也是如此。在最近的几年中,博物馆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已经在逐渐完善中,而且目前我国博物馆管理部门也非常重视新技术对博物馆发展的推动作用,如文物保护装备研发以及博物馆数字化推广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博物馆逐渐具有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与信息通信技术,进而全面提升了博物馆在管理、保护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充分促进了我国博物馆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博物馆的定义主要体现在公共性、服务性以及非营利性中,并且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可谓是有很大的提升。博物馆自身的功能也是奠定其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且现如今我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切实打造更加具有服务性的一种非营利性组织。■

参考文献

[1]魏峻.关于博物馆定义和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8(4):3-7.

[2]王小明.科学博物馆教育的未来:对科学博物馆教育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5).

[3]邢磊,史浩岩,白雪梅.关于数字博物馆的思考[M]//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4]王江红.新时期黑河市博物馆发展道路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8(3):185-186.

[5]孙晓勇,黄彦震.关于博物馆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的思考[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56-58.

[6]王世伟.关于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7):4-12.

猜你喜欢

服务性公共性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公共性
国家发改委:经营服务性收费清单全国一张网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
浅析如何发挥数学在工程造价专业课教学中的服务性
内审发展趋势及对消防部队内审工作的启示
从“多元治理主体‘公共性’管理模型”探索中国红十字会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