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19-01-22王方方
王方方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把美育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一、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道德取向呈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和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美育这一独特的育人方式正好适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利用美育的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等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两者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施以影响,陶冶他们良好的情操 ,都统一于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而美育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丰富多彩的实践,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进而提高各种现象的辨别能力,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完善积极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全面发展。
2. 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于老师单方面说教方式,往往这些抽象、呆板的道理很难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别林斯基有句名言,“美是道德的亲姊妹。”思想政治工 作要善于运用美育的思想与方法,把枯燥的政治理论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生动的、美的形象之中,在一种轻松活泼、充满情意的氛围中让大学生受到细致、深刻的情绪和情感的感染,进而接受教育。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是生动活泼的。美育“润物细无声”的独特功能,是无可替代且卓有成效的。美育特有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点丰富和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有助于激发情感认同,增强教育效果。
二、美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美育塑造美好心灵,美育造就时代新人,学校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但现阶段,许多高校美育工作存在较多问题,止步不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美育工作并没有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高校领导的重视。学校对美育重视不够,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大学生美育的思想教育时,不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活生生的事例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美育教育,而他们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简单应付,总是以书本上条条框框,理论性的知识灌输给大学生,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对美育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学生审美观和美育情感性的培养,出现了美育的缺失现象,致使美育的“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特点不能充分发挥。
2.在校学生对美育的认识淡漠,对美育的培养不够注重,由于我国没有改变最根本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学生认为美育对于提高自身的培养并没有很大的帮助,这种狭隘的认知严重限制了美育对人们未来发展重要性作用的发挥。
3.不注重美育实践。美育实施途径过于单一化,教学内容始终停留在原有的美术设计、应用、鉴赏以及评论这四个方面,教学的方式基本限制在课堂教学,且教学课程主要倾向于理论,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关于美育的实践训练非常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融入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不能融入到培养自身美好品格和完善的人格上来,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同时对于美育实践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也导致美育实践了活动的缺失。
三、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美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到功能。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进一步探索大学生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并将其融入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坚持“以生为本”,将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打造美育师资、建设美育基地、推进文化传承、提升社会服务,切实把美育传统引入思政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美育师资
汇聚校内思想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水平高、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成立学校美育教师工作团队,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全面提高辅导员教师队伍的美育素养,培养一批工作能力强、艺术水平高的美育队伍,将美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
2.建设美育基地
依托逸夫楼一楼展厅、橘颂音乐厅,并打造艺术学院党团活动室,以建国70周年为契机,长期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如大学生摄影展、书画作品展、优秀传统文化节目展演、经典国学讲座等活动,积极营造学校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校园。将建设起来的品牌基地面向校内外开放,邀请师生参观学习。2019年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湖北(三峡大学)体验基地,开设《汉字》巡展、《“结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尚美·祖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教师作品展,吸引了三峡大学和宜昌市中小学生体验和看展。
3.推进文化传承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我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文化沙龙、艺术展览、舞台展演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引领我校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传播美,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沉浸在其中。同时,积极推进主题性艺术创作活动,以弘扬主旋律伟己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情用心用功抒写人民,以精品奉献人民,为时代画像、为时代讴歌、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4.提升社会服务
发挥学校艺术学院的专业优势,主动融入宜昌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升我校美育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支部共建、“文化下乡,精准扶贫”、社区文化志愿活动等党建和社会实践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暑期赴五峰县苦竹坪村和宜昌市西坝路小区开展文化墙绘制、主题元素设计以及爱国文化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文化墙为例,在西坝小区,以水电工程、至喜桥以及老黄陵庙等当地文化元素为主题,通过美丽的画笔,勾勒“西坝舷歌江渚上,白浪翻腾天地宽”的富有宜昌本土文化的墙面。
苦竹坪的墻绘内容设计充分结合当地田园风光和自身茶文化特点和党建主题公园,让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5.构建网络美育
通过线上进行文化传播,开发文化创业产品,积极构建网络美育。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实和革新美育理念,利用互联网营造的虚拟环境改变美育氛围和组织形式。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和艺术手段,进一步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相互渗透融合,催生出全新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群落,更加丰富了美育的手段和资源。
[参考文献]
[1]朱文哲.高校美育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会计学院“乐雅周末”活动为例[J].河南教育.2018(2)
[2]安波,贾浩洋.试论新时代加强高校美育工作的必然逻辑及实现路径[J]. 艺术教育.2018(24)
[3]王鑫.美学教学对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实效性分析[J].美育学刊,2012(03)
[4]胡玉芝.中国高校美育教育的缺失分析[J].改革开放.2018(03)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