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来源新解
2019-01-22孔令欣
孔令欣
摘 要:如意,是我国一种美观而便于赏玩的传统工艺品。而关于如意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来源于爪杖,有说来源于笏板,有说来源于兵器,还有说来源于佛教器物……作者经多方考证,从器型对比、历史演变、文化源流等多个角度提出,今日的如意来源于古代服饰上重要的实用配件:带钩。
关键词:如意;带钩;嬗变
如意,是我国一种美观而便于赏玩的传统工艺品,通常由雕饰精美的首、柄(有时还包括丝绦的带)组成(图1)。
如意的命名直观体现了人们为这种器物赋予的美好寄愿,而关于如意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音义指归》称:“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古代的爪杖,即是今天的痒痒挠,而如意的命名也是暗示爪杖无需求人,可以畅由自己心意而动。这种说法流传深广,却并非没有遭到过质疑。《能改斋漫录》中就提出“然释流以文殊亦执之,岂欲搔痒耶”的疑问,转而推测如意的来源实际是大臣记事用的笏板;《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称“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又有说法,称如意来自佛教中“阿那律”的音译……
以上这些说法各有特点,但也各有其存疑之处。笔者经多方考证,认为今天的“如意”则有另一个来源:带钩。
带钩是一种曾广泛应用于我国古代服装上的实用配件,类似于今天的皮带扣,古人使用带钩勾连革带,以达到束紧衣物的作用。学术界普遍认为,带钩起于新石器时代,发展于春秋战国,繁荣于秦汉,至魏晋忽然衰落,明清重新以赏玩器物“工艺品”的形式回到人们的视野。而先秦时期《楚辞》《战国策》,秦汉时期《史记》《汉书》都有所记载。因被用于胡服,带钩有了类似于“鲜卑”“犀比”这样的别名[1]。王仁湘先生曾将带钩分为八个不同的类别,除去极个别异形带钩,此类器型基本为S形,分为钩首、钩体与钩钮三个部分(图2)。不难发现,带钩与如意在器型上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图3中的这件清宫金累丝万年如意的曲首与上凸的柄,就仿佛一个被省略背后钩钮的带钩,给人以极大的联想。
带钩与如意二者的渊源并不局限于器型的相似。《淮南子·说林训》中提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这表明带钩作为衣物配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承载起人们的审美追求。但随着进入魏晋时期,带钩的数量骤减,曾有学者究其原因:除了战争、葬制等原因,另有一个重要的根据,就是魏晋时期对黄老学说“飘飘欲仙”的审美与服食五石散的习惯共同改变了士人阶级的着装习惯,作为紧衣束带所必需的带钩,被宽松飘逸的绳扣与更加方便的带扣取代(图4)[2]。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却可以在画面上七贤之一王戎的手中发现另一样熟悉的器物:如意[3]。魏晋时期,执如意似乎是士人阶级共同的习惯。《晋书·王敦传》中记载:“(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这里,王敦手持的铁如意相比于通常由竹木制成的爪杖和不易时时备在身边的武器,似乎更有可能是由金属带钩转变而来。
这并不是如意的第一次登场,《太平御览》引《胡综别传》曰:吴时,掘得铜印,以琉璃为盖,画布云母于其上。开之,得白玉如意。太皇帝以问君,君曰:“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处处埋宝物,以当王士之气,此抑是也。”这一说法,似乎说明如意并非自佛教传播后的舶来品,而是本土之物。虽没有任何出土文物与实证表明如意当真为秦代就存在的古物,但如意文化的萌发与上升期无疑正是带钩文化的缓慢衰落期。魏晋之后,宋元也有带钩出土,但数量远不及秦汉。元代服饰制度中,袍服须用带束腰[4],而这件元代玉带钩(图5),除去背后仍有钩钮,已经在形制上完成了向上文举出的清代如意形制的过渡。
如果把如意看作强调带钩这个服装配件变为装饰品、工艺品后的别名,这个名称本身就在强调其随朝代演变而日益增强的装饰、赏玩的审美属性。明代定陵考古出土的带钩被放置在万历皇帝棺内西端,没有附着物。而出土的革带除一条系在皇帝身体上,其余则被放置在棺内中部和随葬器物箱内,已经丧失了原本的束腰作用,与革带没有了任何关系,而演变成一种观赏物品[5]。有理由相信,为方便把玩,带钩陈设形制也慢慢变大。清代,帶钩的实用性几乎消失殆尽,草原民族统治者的革带扣系之物已经被更加牢靠稳固的带扣取代,但带钩的另一种价值却大放异彩,以致清宫精美的如意成了工艺美术品的一大门类。
如意来源于带钩的可能性还在其寓意上。自古带钩就有着祥瑞的寓意,是权力的代表。《南史》中记载:“(吉)士瞻为荆府城局参军,浚万人仗库防池,得一金革钩,隐起镂甚精巧。”篆文曰:“锡尔金钩,且公且侯”,即表明了这一点。《清实录》中多记载如意为清代帝王宫苑中常用的馈赠礼物和陈设品,假如《胡综别传》中讲述的“秦始皇东埋如意”的故事,是参考目前最广为接受的一个如意的来源“爪杖”(痒痒挠),则又有些难以解释。■
参考文献
[1]王仁湘.古代带钩用途考实[J].文物,1982(10):75-81+94.
[2]王莉.带钩及其演变[J].文博,1996(1):107-113.
[3]陈直.对于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砖刻竹林七贤图的管见[J].文物,1961(10):47-48.
[4]刘闯.宋至清末龙首玉带钩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5]王丽梅.明定陵出土的带钩[J].紫禁城,2001(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