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北宋美学的嬗变与宋代文书的话语转换

2016-05-09徐文

青年文学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嬗变文书

本文是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斯奈德:禅宗诗学的跨文化阐释”(项目号CXZZ13-0886)以及苏州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项目(项目号233201513)的阶段性成果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试图以新学的视域对其加以观照,从美学的层面加以整合,从中国尤其是宋代美学思想嬗变的角度,着重分析宋代文书写作的特点以及对当代公文写作的启示,认为随着北宋的美学发展,中国的文书写作在宋代成熟,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影响到现代公文的写作,而这些与当时的美学观念的嬗变有着深远的联系。

关键词:北宋美学;嬗变;文书;话语转换

作者简介:徐文(1980-),女,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秘书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2

魏晋时期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评价了文章写作的巨大的社会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书也是文章的一种,在当代更多被称为“公文”,公文写作已经成为当今的一门显学。文书的写作固然与当时的官宦制度、文书机构有直接关系,但更深层次挖掘,当时的文化思想观念更会影响到文书的格式、语言、思想和写作方式。本文试图从中国尤其是宋代美学思想嬗变的角度,着重分析宋代文书写作的特点以及对当代公文写作的启示,认为随着北宋的美学发展,中国的文书写作在宋代成熟,并且在之后的发展中影响到现代公文的写作,而这些与当时的美学观念的嬗变有着深远的联系。

本文试图以新学的视域对其加以观照,从美学的层面加以整合,但不是从始至终的美学通史,而是一个有所联系的断代史——以北宋美学为主,兼及唐代的影响传承和南宋至明清的发展,结合纵向与横向,历史性和共时性对宋代文书的写作诸问题加以把握和说明。但其间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不得不说明:朝代的更替不是美学思想嬗变的分期标准,朝代的更替以宝座之上的皇帝为标志,如刀砍斧劈一般标准鲜明,思想的发展则有其延伸性特征,犹如物理运动有其惯性。在这一前提下可以探讨美学思想的变更发展,进而讨论文书写作受到的影响。

一、唐宋文书写作发展转变历程

“宋代美学与唐代美学之间的关系是:传承、变异进而独立门户。……但是,每个时代的美学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意识和审美形态。前后代影响,只是一段时间,表现为一个过程而已,到了一定时候和一定阶段,自身的条件孕育成熟后就会出现蝉蜕现象,在清算前代美学史弊端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时代的美学。这已成为一种规律性现象,宋代也是如此。”[1]113 例如宋代书法的“尚意”就不同于唐代的“尚法”观念;唐诗走向巅峰之后,宋人将词与音乐相联系,获得莫可楷模的成就;比较唐宋两代的心理、精神和性格,相较于唐人的“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外向气势,宋人则更加内敛。唐与宋,一武一文,其心理偏好于价值评判非常不同,不同的价值评判必然反映在审美偏好上,使两个大时代具有了完全不同的性格。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宋初的佑文政策促进了文化的发达。“艺祖(太祖)皇帝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2]1467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体现为全才、通才的学者型官员、文士型官员的大批出现。正如传统理论所指出,宋代文书写作的转型,与当时开明的经济、文化氛围所形成的较高的社会开放程度有关。但是从现代文学批评理念来看,其中存在新的文学理论批评观念的介入。“宋人好议论”的风气鼓励文人士大夫们积极参政,无形中提高了应用类文书的写作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治学”和“从政”的互融共通,形势造就了欧阳修、王安石、以及苏轼等等一大批文章、经术、吏治兼修的综合性官僚,王安石《王文公集》卷三二《取材》曾说:“以今准古,今之进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经学,古之儒生也。”在这一大批综合型官僚的引导下,逐渐改变了汉代以降的文吏与儒生文风分离之倾向,提高了文书写作水平,使得文书更容易被其目标读者接受。

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原因。商品贸易夜以继日、不拘定所,孕育了世俗化的繁华都市和市民文化,这在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体现。

第三个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儒学的发展对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这其中的关系,正如春秋时期经学、魏晋之玄学、唐代佛学之于儒学的意义,这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所在。

新儒学的发展与宋代审美观念得变化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并进而深刻影响到宋代文书写作领域。在分析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关注到文书的发展以及宋代文书的一些特点。“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文字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为了加强统治,统治阶级需要发布文告,下达命令,制定刑罚,因此,文字与文书的发明和使用同时进行。”[3]3在先秦时期文书产生之初,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也是人与神之间交流的工具,如商代的甲骨卜辞、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祷书和盟书。西周文书仍以命、诰、誓等王命文书为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种类则翻倍,这与那时剧烈动荡的时局有关,诸侯国之间的横向交流取代以往的天子、诸侯、卿大夫最后到士的纵向关系成为主流关系,诸侯国之间的文书往来非常密切,士由原来最末的贵族阶级转变为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分子阶层,参与文书的制作。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文书的写作并没有统一的思想指导,更未确立一种制度。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的中央政务体制,这项影响深远直至明清的政治体制促使文书制度进一步成熟、规范和完善,名家辈出、名篇如云,如魏征、骆宾王、张说、韩愈、陆贽等人。这些名家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如韩愈就被宋代欧阳修推崇备至,在文学思想和文章写作方面都有“宗韩”倾向。陆贽,亦称陆宣公,性情耿直敢于直谏,政治上主张治乱由人,不在天命;理乱之本,系于人心;立国之权,居重驭轻;求才贵广,考课贵精;广开言路,改过求治。这些体现在他给唐德宗的奏章里,如《兴元大赦制》、《论朝官阙员汉刺史等改转伦序状》、《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等。曾国藩评价其“义理之精,足以比隆濂洛。气势之盛,亦堪方驾韩苏。”[4]42

宋代的文书种类体式繁多,多沿袭前代,但也有创新。种类包括皇帝专用文书、大臣上奏文书、官府下行文书、上行文书以及平行文书,其中大臣上奏文书中常使用的劄子是宋代广泛使用的上奏文书,臣僚上殿“每事辄具劄子进呈”(《宋史·范质传》记载)。

二、文笔之争与宋代文书理论的成熟

文书至宋代已日趋成熟,无论是文书制度还是文书写作与文书理论,这与中国历史上新儒学的兴起有一定关系。宋代的文书已经从艺文向经世之文转变,这其中就涉及到“文笔之争”。文笔之争,是南朝关于文体分类引发出的一场辩论,它在中国文体分类学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文”与“笔”对举,源于汉人关于“文学”、“文章”的性质和形式之别而加以区分。汉代,凡具有文学性质的作品,一般统称为“文”或“文章”。随着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文体的辨析,日趋精细,于是产生“文”“笔”的区分。据现有史料,文笔之分最早始于刘宋初年。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沈约《宋书·颜竣传》均有“文”“笔”对举之述,称颜延之最早将“文笔”析之为二。之后,文学批评家开始把中国文体划分为“文”与“笔”两大类。但具体划分的依据、标准各自有差异:以有无韵者区分文笔,乃南朝人习惯说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书列 到“无韵之笔”,所谓“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5]385这是从体制形式之不同区分文、笔之异。南朝梁元帝《金楼子》云:

古人之学者有二,今人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流,流连哀思者谓之文。[6]

这种划分着眼于性质差异上,其中的“古之学者有二”,指两汉时期的文学、文章之分:

盖六朝文、笔之分,实源于两汉文学、文章之分。汉时以文学称学,以文章称文。此正是《金楼子·立言》篇所谓:“古之学者有二”……所以汉人所谓“文学”,既可以指通其理者(如以儒术为文学是),又可以指识其事者(如以掌故为文学是):而其所谓“文章”,也可以指诏书、律令,(《史记·儒林传》“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也可以指辞赋。[7]

可见文书的写作不论从文学体制形式堪,还是从其性质而言,自始便被归为文学的一部分,但从功能上看,则渐趋实用。宋代的文书作为特殊的文学形式,其创作逐渐转向“经世之文”,被划分在“笔”的行列,如北宋范仲淹流利通达简明扼要的《奏乞请减放宫人》、《上十事疏》和《奏乞罢陕西近里州军营田》,包拯简短实在却感情充沛的《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弹宋痒》等,王安石论说透彻、气势宏伟的《上仁宗皇帝言事疏》、《答司马谏议书》等,苏轼语言明快、气势纵横的《上神宗皇帝书》、《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以及南宋宗泽情理交融、激情澎湃的《乞毋割地与金人疏》,李纲情真意切的《上高宗十议劄子》,胡铨言辞激切充满爱国之情的《戊午上高宗封事》等。

总之,北宋新儒学的产生、发展是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儒学其自身逻辑进程的必要环节。它反映了当时急剧变化的社会形态,体现了北宋时期的时代精神。在这种时代精神的影响下,北宋文书写作趋向“学以致用”是历史的必然。宋代文书的这种渐趋实用的转换与新儒学影响下的宋代美学的发展与转变息息相关,并进而影响到后世的文书写作,对于今天的公文写作也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注释:

[1]吴功正:《论宋代美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一期。

[2]脱脱等.:《宋史》卷四三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裴燕生主编:《历史文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徐望之:《公牍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5]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箋,《金楼子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嬗变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敦煌文书P.2642《释门文范》释录
黑水城出土的一件元代书信文书考释
“嵬名法宝达卖地文书”年代考
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双性同体意象及其嬗变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关于衡州花鼓戏的嬗变及传承探微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