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019-01-22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4期
关键词:阿托心肌心脏

, ,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SAP治疗的主要手段,PCI术后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导致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ine kinase MB isoenzyme,CK-MB)、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并增加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PCI术前给予SAP病人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病人内皮功能,减轻血管炎症,目前对SAP病人给予大剂量治疗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3-4]。本研究探讨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SAP病人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恩施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AP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男78例,女48例;年龄45岁~76岁(52.61岁±8.46岁)。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3例)及C组(42例),于PCI术前8 h~12 h口服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以2004年心血管病治疗指南和建议关于SAP的诊断标准作为纳入标准[5]:①病人1个月内未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②所有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与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检查,均检测cTnI、CK-MB、hs-CRP及ALT,且临床病例资料完整;③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6]:①对造影剂或抗凝剂过敏;②病人存在肝、肾、胰腺等主要脏器病变;③病人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心脏瓣膜病或感染性疾病;④病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动脉高压病史。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PCI术前8 h~12 h服用阿托伐他汀(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提供,批号:20141209),剂量分别为A组20 mg、B组60 mg及C组80 mg。3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进行基础治疗;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0.3 g,氯吡格雷300 mg。PCI术后服用阿司匹林0.1 g,每日1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0 U/kg,12 h 1次。3组均治疗3 d~5 d。

1.3 CAG检查 采用Judkins法对病人进行多体位投照,分别对左、右冠状动脉进行造影,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桡动脉入路途径:病人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右侧前臂皮肤),以腕横纹近端2 cm~3 cm桡动脉搏动明显部位为穿刺点,常规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法进行穿刺,成功后置入桡动脉鞘管,之后沿鞘管推入硝酸甘油注射液200 μg、维拉帕米注射液1 mg,防止冠状动脉痉挛,再注入肝素钠2 000 U。应用肝素盐水反复冲洗导管、导丝,防止血栓形成,将多功能造影导管送至左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使前降支、回旋支显影,再将导管送至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此时右冠状动脉显影,采集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记录检查结果。股动脉入路途径:病人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右侧大腿根部皮肤),穿刺部位用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麻醉,定位穿刺点(右侧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进行穿刺,成功后操作步骤同桡动脉,并记录左室舒张末压力(left ventricular end dilated pressure,LVEDP)。

1.4 UCG检查 所有病人入院1周内进行二维UCG检查(飞利浦CX50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购自徐州市恒大电子有限公司),探头频率为2.5 Hz,测量过程采用重复性检验使其测量误差≤5%。根据检查结果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5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比较3组一般资料、cTnI、CK-MB、hs-CRP、ALT、LVEF、Killip分级、病变血管种类、病变血管类型、病变血管部位、病变血管支数、病变冠状动脉积分、侧支循环形成、LVEDP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

抽取所有病人空腹静脉约5 mL于干燥试管,以3 500 r/min离心10 min待分离血清后置于-20 ℃冰箱待测,于48 h内检测cTnI、CK-MB、hs-CRP及ALT等。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cTnI、CK-MB、hs-CRP(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购自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采用赖式比色法测定ALT水平(相关试剂与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2 结 果

2.1 3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2.2 3组cTnI、CK-MB、hs-CRP及ALT比较 术后12 h、24 h A组、B组、C组cTnI、CK-MB、hs-CRP及ALT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 3组cTnI、CK-MB、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 B组、C组cTnI、CK-MB、hs-CRP明显低于A组,C组cTnI、CK-MB、hs-CRP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 3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3组cTnI、CK-MB、hs-CRP及ALT比较(±s)

2.3 3组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组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3组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调查数据显示,SAP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PCI技术的出现弥补了SAP病人药物治疗不足的情况[7-8]。血管严重狭窄的SAP病人行单纯球囊扩张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可有效减少因SAP造成的病人死亡,但PCI术后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9],导致cTnI、CK-MB、hs-CRP、ALT升高并增加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近年来引起学者们广泛关注[10-11]。

陈晖等[12]强化他汀治疗对PCI治疗的心脏保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提示对SAP病人择期行PCI术后cTnI、CK-MB、hs-CRP增高,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强化治疗效果明显优于20 mg,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并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但未对PCI术后不同时间点cTnI、CK-MB、hs-CRP进行测定分析;周全等[13]探讨PCI术前单次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SAP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提示对未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SAP病人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对心肌保护作用优于20 mg,但未分析PCI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目前国内有关SAP病人术前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研究较少[14-15]。

本研究探讨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SAP病人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根据PCI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剂量不同进行分组,结果表明术后12 h、24 h A组、B组、C组cTnI、CK-MB、hs-CRP及ALT与术前比较均依次明显升高,说明口服20 mg、60 mg及80 mg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减少SAP病人PCI术造成的心肌损伤;术后12 h、24 h 3组cTnI、CK-MB、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cTnI、CK-MB、hs-CRP低于A组,C组cTnI、CK-MB、hs-CRP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CI术前8 h~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疗效明显优于20 mg和60 mg。术后12 h、24 h 3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表明PCI术前8 h~12 h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可明显减少手术对SAP病人造成的心肌损伤,其疗效明显优于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和60 mg,且术后30 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阿托心肌心脏
心脏
关于心脏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