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人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9-01-22,,
,,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骤然阻塞或破裂引起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所致,临床多见于缺血性脑卒中,以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为特点[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其病死率已有所降低,但卒中后并发症较明显。卒中后焦虑抑郁较常见,能延缓神经功能恢复,影响预后[2]。给予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人家庭、社会支持同时配合药物干预,帕罗西汀为抗焦虑抑郁的常用药物,能一定程度改善病人精神状态,对部分病人的临床疗效不理想[3]。养血清脑颗粒作为中药的复方制剂,具有安神、平肝潜阳、益气活血等多种功效,现已广泛开展用于神经科,但临床相关作用机制报道较少[4]。国外研究发现,单胺类神经递质紊乱及神经细胞分泌异常和卒中后焦虑抑郁发生有关,通过测定其水平可能有利于疗效评估[5]。本研究旨在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人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人,入选标准: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6],并经头部MRI及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超过7分。排除标准:心肝肾等功能明显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部影像学提示脑出血、非血管性病因;认知功能障碍、失语;甲状腺、肾上腺系统病变;既往精神病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4岁~78岁(60.44岁±7.90岁);并发症:糖尿病17例,高血压20例;病程2个月~10个月(5.65个月±1.24个月)。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3岁~76岁(59.01岁±8.94岁);并发症:糖尿病13例,高血压19例;病程2个月~10个月(6.14个月±1.0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帕罗西汀(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20 mg,批号:140713)2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帕罗西汀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养血清脑颗粒(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袋4 g,批号:141021)4 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期间均予以缓解脑部代谢、营养脑细胞、康复等基础治疗,并积极处理合并症。于用药结束后评估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痊愈:焦虑抑郁基本缓解,HAMA及HAMD评分下降>75%;显效:焦虑抑郁明显缓解,HAMA及HAMD评分下降>51%;好转:焦虑抑郁均有一定程度缓解,HAMA及HAMD评分下降>25%;无效:焦虑抑郁未改变,HAMA及HAMD评分下降<25%。痊愈、显效及好转均作为总有效[6]。
1.3.2 血清指标测定 于用药前及结束时采集病人2 mL外周肘部静脉血,予以GFX-105血清分离机(无锡富一阳光科技有限公司)以3 000 r/min分离10 min,保存上清液于-20 ℃BCD-649WE型冰箱(上海杜氏实业有限公司)中待检。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皮质醇、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多巴胺(DA)水平,试剂盒均由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3 临床评分 采用HAMA及HAMD评估焦虑抑郁状态:<7分提示无焦虑抑郁;7分~13分提示可能存在焦虑抑郁;14分~20分提示明确存在焦虑抑郁;21分~28分提示明显焦虑抑郁;≥29分提示严重焦虑抑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NIHSS按照意识水平、凝视、视野、上肢运动、下肢运动、面瘫、感觉等方面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6-7]。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递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质醇水平均下降,5-HT、NE及DA水平上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比较(±s)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HAMA、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s) 分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有恶心、头晕、腹泻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脑卒中发病急骤、进展快速,不仅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且可引起一系列精神症状。卒中后焦虑抑郁为其康复期的常见并发症,导致性格及情绪改变,影响睡眠质量,未及时防范可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8-9]。目前卒中后焦虑抑郁治疗以药物、物理及社会心理为主,其中药物应用较多的为5-HT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为其代表药物,可增加5-HT于神经元突触间隙浓度,从而减轻病人症状,且有利于神经元相关运动功能的改善[10-11]。帕罗西汀对多巴胺等受体无亲和性,因此不良反应较小,多可自行好转,无须停药[12]。有研究证实,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人应用帕罗西汀治疗缺乏针对性,难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13]。
中医学认为,卒中后焦虑抑郁为中风之变证,属“因病致郁”,因情志不畅,引气机郁滞及脑络损伤,临床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疏肝理气之法[14]。养血清脑颗粒主要由川芎、熟地、当归、白芍等药物组成,具有通络活血、养血平肝之功,营养脑窍,调节心境[15]。药理研究报道,养血清脑颗粒可抑制血小板异常聚集,改善脑组织血供,解除平滑肌痉挛,起到减轻头痛、改善睡眠,抗焦虑及抑郁作用[16]。说明养血清脑颗粒可从调节精神运动及改善脑血供方面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病人发挥治疗作用。有研究证实,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其他药物能增强疗效[17]。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单用帕罗西汀组高,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能提高疗效,有较高的可行性,可能与两者结合应用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促进病人康复。
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有较多学说,其中神经递质学说已得到多个研究认可,认为卒中后破坏多种神经递质通路,引起其表达异常,导致焦虑、失眠、淡漠等症状[18-19]。5-HT经相关神经元调节机体认知、情绪。NE、DA作用于脑组织的多巴胺能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保持神经的兴奋性,其表达下降时可降低对应神经元兴奋性,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20]。中枢单胺类递质能控制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及释放,调节垂体前叶促激素释放,增加皮质醇水平,加剧脑部神经元损伤,影响机体精神及情绪调节,加重病情[21]。两组治疗后血清5-HT、NE、DA均上升,皮质醇明显下降,但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组改善明显,可能与帕罗西汀作为一种5-HT再摄取抑制剂,促进5-HT等神经递质分泌,加上养血清脑颗粒通过调节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应激源刺激强度,降低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轴亢进功能,抑制垂体分泌,降低皮质醇水平。有关研究发现,养血清脑颗粒能改善脑部血流,减少神经细胞毒性,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22]。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HAMD、HAMA、NIHSS及ADL评分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说明二者联合减轻焦虑抑郁有确切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两组不良反应相似,说明联合治疗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是安全可靠的。
综上所述,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疗效确切,能调节神经递质分泌,改善神经功能,且未明显增加药物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