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选题与传播模式研究

2019-01-22

科技传播 2019年3期
关键词:科学报系列报道院士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媒介传播生态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我国,传统媒体继续保持其权威性地位,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媒介之间的“壁垒”逐渐消除,并呈现出融合、同步的发展趋势,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不同传播介质多次传播的舆论共振效应也不断加大。新的时代必然有新的发展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快速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科技传播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在新的发展时代,如何运用、整合新的传播技术与方法,充分发挥科技传播优势,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实事求是、创新和谐、科学民主、拼搏奉献的科学文化氛围,值得深入探讨。

从1978年党中央决定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40年。40年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正是40年前“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才有了1978年27万名大学新生走进因“文革运动”招生停滞10年的大学校园。“恢复高考”,是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中教育战线的标志性事件。

为了纪念这一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今年初,湖南大学出版社、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根据中宣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征求部分教育界、科技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拟以我国杰出科技工作者代表谈高考为主题,采访、整理并在主要科技媒体上发表相关文章,随后编辑出版《1978,我们上大学——两院院士忆高考》一书,该选题得到有关宣传和出版管理部门的充分肯定,中国科学报社主要领导同志给予了积极支持。经研究协商,中国科学报社和湖南大学决定联合实施科技传播选题:“纪念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院士忆高考”新闻系列报道(作者为50位院士,《中国科学报》刊发,见表1)与结集出版(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1 “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选题思路与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他还曾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说,希望院士们能“在传播科学知识上学为人师,在弘扬科学精神上身体力行”。[2]由此可见,发扬先进文化,激发创新活力,作为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杰出群体,院士们的现身说法,最具真实性与权威性。

1.1 选题紧扣重大历史性事件主题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1.8%提升到2017年的14.8%,增长速度举世瞩目[3];人民的生活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可以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40年,也是创造世界发展史上“奇迹”的40年。因此,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40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开始实施的“拨乱反正”“恢复高考”的举措,顺应了社会公众对于人才观念的认同,重建了价值体系和观念,迎来和确立了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恢复的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走向。从恢复高考,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成为了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恢复高考不仅是恢复考试制度、高效招生制度,更重要的是恢复了知识的价值,建立了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恢复高考是改革开放的一个最主要的信号,是迈入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正如郑健龙院士所言,“恢复高考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更是改革开放的标杆,如果没有教育领域的改革,其他领域的改革也无从谈起”[4]。

表1 《中国科学报》刊发“院士忆高考”文章题录

“院士忆高考”项目的选题正是以这两大历史标志性事件为背景,开展面向全社会的一次蕴涵、弘扬科学精神的科技传播活动。

1.2 以两院院士作为科技传播主体

经过1977年冬和1978年春连续两次高考,于1978级入校的大学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直接受益者,也是40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不同节点上感知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脉搏。

据不完全统计,经历过40年前那场高校招生考试,于1978年入学的数十万大学生中,产生了280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这一代“天之骄子”的科技界代表。院士们青年时代的高考经历中对社会的体验与认识、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精彩难忘回忆,真实地展示了他们不同寻常的毅力和勤奋好学的优良学风。

“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项目中“纪念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两院院士忆高考”新闻系列报道在《中国科学报》独家刊发,两院院士作为文章的作者,是该活动的传播主体。他们以第一人称身份,对历史事实客观的、真实的、极具新闻现场感的描述,对揭示社会矛盾的平和、淡定而具鲜明立场的风格,极大地增强了史实的真实性、故事的可读性与情节的感染力,为我国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纪念作了有力的铺垫与良好的诠释。

1.3 激励年轻一代努力奋斗与奉献

40年前,在因“文革运动”导致优秀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情况下,恢复高考,这些恢复高考的首批“元老”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大多数成为了国家建设的栋梁,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

院士群体是中国科技界的优秀代表。40年前在恢复高考之际,能有幸进入大学而后成为院士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进步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不畏艰难、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兴旺、为民族争光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表现出的对科学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对国家的热爱,都值得年轻一代继承和传扬。

《中国科学报》是新中国创办最早、在科技界最具权威性的科技媒体。《中国科学报》“院士忆高考”系列报道,通过院士们各自亲述的高考求学过程,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他们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所体现的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等品质就是他们良好科学素养最直接的体现。通过接地气的语言文字,可以让今天的青少年看到父辈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留下的人生足迹,从而懂得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乐于奉献的可贵,使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成为新时期年轻一代的精神食粮。

2 传播矩阵中多媒介联动的科技传播模式

在传播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与舆论环境不断宽松的条件下,传播模式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之一。《院士忆高考》传播实践创新了多媒介传播矩阵联动的科技传播模式。

2.1 多媒介同步互动,实现舆论共振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出现许多新技术和新产品,传播手段、工具以及方法不断革新,受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媒介边界不断弱化,报纸、网站、客户端、自媒体等媒介入口不断完善,受众群体更加多元化和层次化。与此同时,新兴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双向传播,内容到渠道都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和综合化。不同传播方式与路径形成的传播链,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各种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参与其中,与受众进行互动,将传播活动从宏观的控制层面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院士忆高考”系列报道由1978年入学的40余位两院院士自述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构成,文风纯正,表达亲和,把读者带进了那个不寻常的时代。采取的传播方式也适合新时期的传媒生态,即:由《中国科学报》在周五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版面推出报道文章为第一步,并由该报社所属的“科学网”同步完整发布,之后由湖南大学新闻网等新兴媒体进一步转载;第二步由参与该项目及报道的相关人员,院士本人及学生、同事、同学等的朋友圈自主转发,最后将由湖南大学出版社进行结集出版。这种通过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同步对外传播,实现舆论共振,使传播效果得到放大。

2.2 新媒体、自媒体同步互动,形成多次传播

“院士忆高考”系列报道中,国家媒体和校园媒体相结合,公众媒体和自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充分发挥了媒介融合的延伸效应、重复效应以及互补效应,扩大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利用现代互联网将资源进行采集传播、二次加工、重复传播,将单一的内容转化为多样化的内容,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单向传播到多向传播的转变,使得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都更加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科学精神得到广泛弘扬(见表2)。

“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项目通过权威纸质媒体、新媒体、出版媒体等联动报道的模式,实现了国家级媒体、单位媒体、校园媒体与自媒体的自觉联动,成功跨出了公众媒体和自媒体结合的重要一步,形成多次传播,加大了传播辐射的范围,增强了舆论的影响力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值得强调的是,以我国权威性科技媒体《中国科学报》系列报道为此次科技传播矩阵的“金字塔”,依次有院士所在单位、地区与毕业院校官网(官微)、门户网站、教育与科普网站、网民自媒体等,构建起一个科技传播矩阵,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高考恢复40周年活动及其意义有了媒介认同,不同受众的认同,最终形成舆论的认同。

3 “院士忆高考”项目的科技传播意义

到本文截稿为止,《中国科学报》“纪念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两院院士忆高考”新闻系列报道已刊发46位院士的署名文章,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意义可归纳为3个方面。

3.1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科学氛围

“院士忆高考”系列报道中真实呈现了院士们笃行致远的科学信念、科学精神与科学人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需要公民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更需要拼搏奉献、攻坚克难。本项目为社会提供了学习的典范。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袁隆平认为,“院士忆高考”系列报道中,他们的经历和智慧对中国的年轻一代有着承上启下的教育和示范意义,正如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所说,这是一篇篇能潜移默化影响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的好教材。

2018年6月8日《中国科学报》文化版“两院院士忆高考”系列报道开篇登载了陈政清院士的文章后,反响热烈。

国家劳动人事部一位年轻干部在微信中写道:“感觉这个专题策划的很有创意,大师也有过艰辛求学,成长路上都有曲折,稿子接地气有看头,必须赞一个。”网友纷纷留言:

“成更是个人努力!绩来之不易!”

“一切都是事在人为”

“简单朴实,却如此令人动容,只因心中有爱!”

“老一辈科学家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央视一位新闻同行写道:“大稿《院士忆高考》专栏系列今天开篇!从中也许能找到选题灵感!”有媒体朋友在朋友圈称:某交通频道、某卫视新闻中心这个选题非常感兴趣,已联系湖南大学宣传部。

截止到9月初,已有近数百位各界朋友在各自的圈内推送评论。社会反响热烈,为营造创新型国家提供科学氛围。

3.2 为科技传播创新了“立体式”传播矩阵模式

当今时代,媒体竞争激烈,科技媒体常处于“弱势”。如何使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作用,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项目确立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叠加、“传播主体+朋友圈”互动、“新闻传播+出版传播”共振的“立体式”传播矩阵模式,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3.3 将科学文化内涵融入重大题材的新闻宣传

1978年党中央制定并实施的改革开放决策是新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同期恢复的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是“拨乱反正”的标志性事件。“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项目以这两件大事为背景,以院士们述说参加“那一年高考”的个人鲜活的经历,重点放在他们备考学习时的“挑灯夜读”、踏入大学之门后的“如饥似渴”“争分夺秒”,展示的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不畏艰难的刻苦精神;出国后学成归国,敢于担当拼搏在科学前沿,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爱国精神;在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不断改善的当下,告诫着年轻人将艰苦奋斗放在心上,将自身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院士们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得受众更能深刻体会其传递的科学精神,从而深入地了解科学精神、科学方式以及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表2 《中国科学报》“院士忆高考”系列报道、转载、延伸报道简录

新时代传播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传播媒体、对新闻传播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意味着需要对传播模式有了更深入的探索。科学精神是提高人们科学素养的关键因素,新时期下如何更好的促进科技传播,关系到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养高低的重要课题。“纪念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院士忆高考”科技传播项目是对创新科技传播的选题、传播的模式以及传播的意义的一次积极、有效地探索。

本文研究得到“院士忆高考”项目组多位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并得到该项目组执行主编、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李浩鸣教授的鼓励与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猜你喜欢

科学报系列报道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院士速递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