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六步法”
2019-01-22曾明荣袁春贤
文/曾明荣 袁春贤
文化影响思想,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决定习惯。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手段。从本期开始,推出“安全文化”栏目,旨在探讨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方法、手段,交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取得的优秀实践成果,为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展示窗口和交流学习平台。
安全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企业员工整体安全意识薄弱、“三违”现象比较普遍、安全执行力不足,企业安全文化匮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杜邦、壳牌等知名企业的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事故发生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要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表明(见图1),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高层级,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力,一流的企业为切实提高安全水平会重视安全文化建设。
无论是设备设施先进、复杂的高科技企业,还是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低风险企业,由于安全文化建设不到位、员工安全执行力不强导致事故发生的情况并不少见。1986年1月28日,美国造价高达12亿美元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爆炸,其直接原因是设施失效——右侧固体火箭发动机装配接头和密封件失效,从而造成燃料泄漏引起爆炸;间接原因是设备采购交接流程不规范、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领导层对隐患不知情、安全管理文化淡薄,最终作出错误的决定。2005年3月23日,英国石油公司(BP)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炼油厂发生了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导致15人死亡,170余人受伤。BP公司的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企业历经多年的工作环境已被侵蚀到排斥变化的地步,员工个人感觉没有提建议和进行改进的权力,炼油厂内由上至下缺乏沟通等安全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是事故发生并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图1 工业发达国家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历程示意图
图2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平衡示意图
图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六步法”
欧盟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企业安全管理仅仅依赖安全规章制度是不够的,持续改进安全健康绩效源自创立预防性安全文化(如图2所示)。稳定可靠的设备设施、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而所有设备设施的操控、安全制度的执行都要由人来完成。实现全员行为始终符合安全要求、全员主动查找事故隐患并及时改进,实现员工不仅自己要安全、还能保护他人安全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水平需要依靠安全文化建设。国际上许多优秀的企业,往往是安全绩效水平很高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全文化建设总体流程
近年来,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持续推动了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相继出台了AQ/T 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 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价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但企业到底如何有效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理解上见仁见智、做法上五花八门的现象。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流程上看,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开展安全文化现状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安全理念的提炼、发布、强化渗透,根据理念修订完善安全行为规范系统(优化制度、政策使其符合安全理念要求),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安全能力、重塑安全行为、改善安全环境、营造安全氛围等。
安全文化建设“六步法”实施要点
安全文化建设流程和步骤,既要符合标准规范明确的安全文化建设特征,也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实际与现实条件。总结过去几年上海电气、京同热电、青岛地铁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咨询实践,结合对国内若干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资料分析、实地调研、专题研讨,笔者总结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个实施要点,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六步法”(见图3)。
一、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前,应当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特征和安全文化建设需求,编制安全文化建设长期规划、阶段性计划或专项建设方案。长期规划周期一般为5年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文化建设核心内容、重点工作、进度安排、领导机制、人员组织、物资配备、资金安排等方面。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按照工作的进展还应编制1~3年的短期建设计划,或针对某项具体建设工作编制专项建设方案。
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广泛的参与性,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企业文化工作组主导、其他部门共同参与。规划内容与企业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要求相符合,与安全生产规划、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相适应,并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和各部门职责。
二、确立安全理念体系
安全理念体系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安全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企业全员共同的安全意志,包括核心价值理念和理念价值群两部分,具有对企业价值观的遵循性、本企业安全愿景的独特性和确立过程的互动性。
(一) 核心价值理念
核心价值理念是反映本企业安全需求和期望的核心性安全理念,主要包括三方面。
安全愿景:在企业愿景的大背景下,企业在安全方面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与期待,体现企业在安全蓝图上的共同愿望。
安全使命:在对企业自身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承诺中展现出的安全责任的更高境界,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安全目标:基于企业实现其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提出安全的具体化衡量指标,即全员对安全生产的总要求。
(二)安全价值理念群
安全价值理念群是以本企业安全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引,企业内部形成并确立的在安全行为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准则或践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方面。
安全责任理念:在企业责任确定和履行的框架下,描述企业全员对于安全工作的承诺与践行标准。
安全规范理念:满足企业文化中制度规范的核心要求,对企业安全制度规程制修订与评估的全过程提出根本规范。
安全执行理念:在将企业战略决策和管理落地作为所有行为重要准则的同时,提出对于企业全员在安全生产上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的执行力期望。
安全传播理念:在企业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提出安全信息沟通交流的原则和展望。
在确立安全理念时,应当进行全员征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凝聚和导向作用,构建形成各层级共享的、独具特色的安全理念体系。
三、优化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优化应遵循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双建立”的原则,一方面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相应制度、规范,从制度上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保障,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另一方面建立以安全理念为原则的安全管理制度优化机制,清晰界定组织结构和安全职责体系,促进企业达到和维持良好的安全绩效。
制度建立及优化应做到“三结合”:结合法律法规要求和本企业原有制度;结合企业个性化需求;结合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实际。建立与优化过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安全生产职能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全面参与,广泛征求本企业各领导、各部门、各员工的意见,通过安委会审议,并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发,适时开展制度合规性评价和运行效果评价。
四、编制安全文化宣贯手册
企业应依据安全文化理念及要素内容,编制安全文化手册,作为安全文化推进的媒介。手册依据安全文化理念及要素内容进行编制,载体模式可以与企业文化手册相一致,不限于传统纸质或电子刊物、视频等。做到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传播性,并在各个阶段及时更新、修订。
安全文化手册的编制工作可以由安全文化建设小组牵头,各部门、各岗位积极配合,发动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特别关注领导层和一线员工的参与程度。所用图片、LOGO、文字内容来自企业内部采集或征集。
五、进行安全文化落地
安全文化落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应作为长期工作,按照一定主题、项目,有逻辑顺序和侧重点地持续开展,并定期进行工作效果评估。安全文化落地工作主要包括:构建安全培训体系、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畅通安全信息传播渠道、开展系列落地活动等方面。
构建安全培训体系。强化企业内部基础培训能力建设,完善企业培训师专业结构,进行培训师素质能力提升和安全文化内容先期培训,强化培训师资力量。优化培训模式,进一步深化培训教材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针对不同岗位人员设计课程和培训方式,并开展持续不断的“回炉”式教育培训。做到“有培训必有考核”,将一线员工的安全培训考核与技术培训考核相结合,将领导层、管理层的安全考核与业务考核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实操性的培训考核。需特别说明的是,必须开展安全文化专项培训,由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主要负责部门制定年度安全文化培训计划,负责教育培训的职能部门统筹安排,纳入企业文化培训内容,确保安全文化内容被企业的每一层级、每一个从业人员所熟知所掌握。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建设并不只是通过规章制度要求和教育培训的宣传,而是应当营造一种安全生产的氛围和工作环境,在思想、责任、价值等方面进行长期、反复的宣传教育,并从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文化渗透。一方面可以通过安全文化墙、宣传海报、安全视频、制度看板、标志标线、风险告知牌等视觉宣贯材料,形象、准确地展现企业安全理念、传递安全管理及安全风险信息,通过对整体生产区域、办公区域、生活区域的目视化管理,营造安全视觉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对日常各种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安全故事、安全格言警句等进行收集汇集成册,将安全文化落在纸面上,摆在工作岗位和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中,促进从业人员形成自主安全意识。
畅通安全信息传播渠道。安全信息传播渠道的建立与通畅是安全文化落地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外,应当将企业安全文化、安全品牌纳入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的一部分,利用社会责任报告、产品宣传、专业杂志刊物等对外进行宣传,获取公众和相关方的了解与认可。对内,打通内部传播渠道,发挥OA系统、企业展板、微信平台等单位内部传播渠道的作用,积极发挥新媒体效用,建立内部“安全事务反馈机制”,促进安全理念与价值观切实融入生产经营活动中。
开展系列落地活动。创新和丰富安全文化建设载体,可以通过组织促进安全文化落地的系列活动,有效激发安全热情,提升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当与企业生产经营特征、安全管理需求、安全绩效水平相适应。
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评估
安全文化阶段性建设成果应当进行深入和具体化的评价,评估当前安全文化状态与安全文化建设目标之间的差距。企业可以结合安全文化的各种影响因素、企业生产经营特征、安全管理实际水平,建立内容明晰、简便实用、指标可量化的评估要求与内容,并对不同层级提出分级评判的标准。定期评估周期应与建设规划周期对应,一般一年不少于一次,企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需改进的工作,并及时落实整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