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研究

2019-01-21杨叶红王树明吕君丽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1期
关键词:巢湖功能区体育赛事

杨叶红,王树明,吕君丽

(1.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2.巢湖学院 a.体育学院;b.旅游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24)

1 引言

2015年获批的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休闲区,其规划包括建设“中国康体养生”示范区和“国际休闲运动旅游”示范区,给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近年来,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自行车赛、世界铁人三项赛、全国帆船帆板精英赛等诸多大型体育赛事纷纷落户环巢湖,形成环巢湖“四季赛事、水陆空”空间全覆盖的竞赛体系,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但促进了城市旅游节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促进了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

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主体功能区”概念后,旅游功能区应运而生,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中国旅游报》开设专版介绍旅游功能区建设,包括旅游功能区的产生与发展[1]、价值与意义[2]、特征与类型[3]、概念到规划实践[4]、建设的核心任务[5]、建设思路[6]、空间管理[7]等方面。对体育产业功能区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体育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模式[8,9],二是某地体育产业功能区建设的研究[10],三是体育旅游功能区的定位[11]、实现途径[12]、体育产业空间规划[13]等方面。旅游资源的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区位条件和城市经济、区位等是城市旅游功能区形成的条件[14],体育产业功能区一般由大型国际赛事拉动,需要良好的地理区位和经济文化条件,区域内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9]。2004年,《安徽省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颁布,该文件明确提出环巢湖旅游开发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范围。王乃举最先提出建构环巢湖旅游区、建设的对策和战略措施[15]。就环巢湖体育赛事研究而言,学者们重点围绕环巢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16,17]、影响因素与对策[18]、产业发展要素与机理研究[19]、融入大合肥后环巢湖体育休闲旅游主题设计[20]、资源规划与项目开发[21]、体育赛事品牌[22]等方面展开探讨。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主体功能区和体育旅游功能区相关问题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处于理论探讨和现状描述层面,对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规划涉足较少。环巢湖作为体育旅游资源突出、发展潜力大的区域,需要更深入地加以研究,但目前环巢湖体育旅游还停留在对资源的分析上,没有对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空间和功能区构建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构想。在现实中,环巢湖体育赛事发展和旅游空间布局科学性落后于一线发达城市。因此,通过合理规划体育赛事空间,对体育旅游功能科学合理分区,可对创新城市空间结构体系、改善和优化城市功能、创新城市产业体系、带动城市转型升级、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打造环巢湖一流国际旅游胜地、发展环巢湖旅游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功能区概念界定

主体功能区是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确定不同主体功能类型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3],旅游功能区就是在国家和省市层面的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划分适宜旅游开发的国土空间结构[4]。即在旅游资源禀赋高的区域,对资源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和社会环境相似的区域进行的功能划分,结合当地产业现状,调整国土资源旅游的空间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增长升级的一种方式。本文的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是指依托较富集的体育赛事资源和旅游资源、适宜体育赛事和旅游发展的相关资源的空间聚集,为大众提供旅游服务的城市功能区。

3 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发展模式

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应是将资源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和社会环境组合成一个最优化的系统,充分挖掘各要素对体育赛事旅游的服务功能,发挥整体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内的各要素必然可形成各种各样的内部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区发展模式。目前关于旅游和体育旅游空间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见表1。

表1 旅游和体育赛事旅游空间发展模式

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发展模式一般是通过某项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为重要旅游节点,逐渐带动周边旅游空间发展,形成旅游服务功能区。多核联动发展模式是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发展模式中较常见的一种,不同的体育赛事对产业的集聚效应不同,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不同层级的功能核,相互之间产生带动效应,进而产生多核联动发展的模式。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空间发展模式可概括为“一心、一带、多核”联动发展模式。“一心”指巢湖水域各种体育竞赛旅游。“一带”指沿环巢湖旅游大道(围绕巢湖,串联滨湖新区、肥东、巢湖市、庐江)各地开展的体育竞赛旅游。“多核”指环巢湖逐渐形成的大圩、环巢湖旅游大道户外运动赛事功能区(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世界铁人三项赛、自行车公开赛);白山、紫蓬山和中庙水上运动赛事功能区(中国摩托艇联赛、中国青年帆船帆板精英赛、中国全民休闲皮划艇大赛、龙舟赛等体育项目);骆岗机场—团山航空运动赛事功能区(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等,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滑翔、运动飞机、航空飞行营地中国热气球挑战赛);紫蓬山汽车运动赛事功能区(安徽省汽车场地赛、拉力赛、集结赛等具全国汽车短道拉力大奖赛、SUV越野赛、自驾车房车营地综合体)、中庙—黄麓康体健身旅游功能区(依托巢湖半岛国际健康城);极限、拓展功能区(旗鼓山、银屏山、紫薇洞、巢湖唐咀水下遗址等山、洞、水下古城开展的攀登、探险等);温泉保健康复旅游功能区(汤池温泉、半汤温泉开展的温泉保健体闲、养生健身、体育旅游产品)。

4 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规划

4.1 区位

主要是:①地理区位。区域范围包括合肥市市域、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和庐江县,北抵定远县,南到无为县,东到含山县,西至舒城县。区域内湖泊交错、水质优良、山体类型多样、温泉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体育赛事资源禀赋较好。②交通区位。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交通便捷。拥有京—沪、京—福、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建商—合—杭、合—马城际等高速铁路,建有合肥南站、合肥站、庐江火车站、巢湖东站、巢湖站等火车站;合—宁、合—芜等“四纵八横”高速公路;开通了国内航线51条和国际航线13条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4.2 规划目标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合理的地理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区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构建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为核心的空间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的以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赛事为主,涵盖航空运动赛事、汽车运动赛事、体育竞赛表演等多业态的主体功能区,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以体育赛事旅游为主的体育产业功能区。

4.3 旅游资源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旅游主体功能区是旅游区域规划与开发的内容,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规划通过分析各区域的体育赛事开展情况和资源分布状况[24],在资源优化配置和区位优势论的指导下,结合《安徽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和《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2017年)要求,确定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在功能定位基础上划分环巢湖各主体功能区,每个主体功能区都集中体现了本区域体育赛事的开展情况和特色(表2)。

表2 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资源

根据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空间结构变化、资源分布特征、各赛事区域开发现状,可划分10个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图1),这几个功能区在空间上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互动的。

图1 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分布

主要功能区为:①户外运动赛事功能区。主要指大圩、环巢湖旅游大道沿线等区域。目前已开展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世界铁人三项赛、环巢湖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大圩国际马拉松赛、环巢湖国际骑游大会、环巢湖毅力大会等赛事活动。区域内主要资源有环巢湖旅游大道、徒步道、骑行道、马拉松文化、休闲旅游、露营地、人力资源(安徽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可开展马拉松赛事和特色活动、自行车、户外骑行、铁人三项、健身走、露营、赛马,此功能区赛事活动层次高、频率高、类型丰富,发展较成熟。②水上运动赛事功能区。主要指白山、紫蓬山和中庙等区域。辖区内有巢湖水域、江河支流、湖泊水库、各类码头、传统水文化、龙舟文化等资源,已开展中国摩托艇联赛、中国青年帆船帆板精英赛、中国全民休闲皮划艇大赛、龙舟赛等赛事;开展摩托艇、皮划艇、赛艇、帆船、帆板、水上滑翔、水下潜艇、游泳、漂流、滑水、沙滩浴场、龙舟等活动条件较完备。③航空运动赛事功能区。主要指骆岗机场和团山区域。骆岗机场、地貌丰富、岗地与平原兼备、多风,已开展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中国热气球挑战赛、安徽省滑翔伞定点邀请赛等赛事。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开发航模、滑翔伞、动力伞、运动飞机、热气球、轻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航空模型、飞行表演、飞行体验、航空私人驾照培训、无人机培训、航空飞行营地等。④汽车运动赛事功能区。主要指紫蓬山区域,有大量的汽车运动赛场赛道、汽车营地、户外运动场地、乡村旅游资源,已开展安徽汽车场地赛、拉力赛、集结赛等全国汽车短道拉力大奖赛、SUV越野赛等赛事,可发展摩托车、汽车各类运动、家庭露营、青少年营地、主题自驾、高尔夫球、巢湖—皖江汽车旅游。⑤体育竞赛表演功能区。主要指合肥主城区和巢湖城区。区域内有合肥奥体中心、合肥市体育馆、安徽省体育馆等众多场馆,已开展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等赛事,在篮球、足球、排球、围棋、乒乓球、体育舞蹈等项目赛事方面发展潜力巨大。⑥体育产业研学功能区。主要指紫蓬山区域,有丰富的水上运动资源、汽车运动资源等,已开展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等活动,可重点发展汽车运动、各类水上运动、卡丁车等体育产业研学活动。⑦康体健身旅游功能区。主要指黄麓镇区域,依托“中国康体养生”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体育保健、身体康复等方面产业。⑧极限、拓展功能区。主要指旗山、鼓山、银屏山、紫薇洞、唐咀区域,有丰富的山体、洞穴、水下古城、登山道、寺庙、各类风景区等资源,可开展露营、登山竞速、徒步穿越、攀岩速降、拓展、水下探险等体育休闲活动。⑨温泉保健康复、健身旅游功能区。汤池、半汤等区域有众多温泉、运动项目场馆和各类型旅游度假区,可发展温泉保健体闲、养生健身、室内高尔夫、网球、保龄球、网球、射箭等项目。⑩冰雪运动旅游功能区。蜀山区合肥华润区域可利用“冰纷万象”真冰滑冰场和专业教练团队开展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球、冰壶和其他冰雪活动。

体育赛事旅游发展所需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在地理空间上会形成不同的形态,资源在空间上集聚是普遍现象,会形成发展新的增长级,同时功能区的形成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户外运动赛事功能区和体育竞赛表演功能区作为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的中心地位已确立,水上运动赛事功能区、汽车运动赛事功能区、航空运动赛事功能区、体育产业研学功能区、冰雪运动旅游功能区正处在发展过程中,水上运动赛事功能区和航空运动赛事功能区已成为新的增长极,康体健身旅游功能区、极限、拓展功能区、温泉保健康复功能区、健身旅游功能区处于培育状态。随着环巢湖“国际休闲运动旅游”示范区和“中国康体养生”示范区的建设,会进一步优化环巢湖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

5 对策建议

开展体育赛事旅游带动功能区建设: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依靠国际、国内顶级赛事支撑,才能带动城市旅游节点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带来大量旅游客流,从而提高城市旅游影响力等。户外运动赛事功能区主要依托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世界铁人三项赛、环巢湖全国自行车公开赛等,但部分功能区还没有顶级赛事的支撑,如极限、拓展功能区、冰雪运动旅游功能区等,这些功能区需要引进国际、国内顶级赛事,培育本土赛事;加强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如拓展类运动项目、康复保健类项目、冰雪项目开发,让赛事参观者转变为赛事参与者,实现产业增值。此外,要开发赛事服务平台,推出赛事交易平台、服务平台和线下培训平台等,多维度扩展环巢湖体育赛事旅游项目。

区域内多政府协同发展: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是按照资源分布特征、各区域赛事开展情况划分不同的功能区,打破了固有的行政区划范围,会出现功能区与行政区在地理空间上的交叉,一个功能区会分布在几个行政区,如环巢湖旅游大道沿线的户外赛事功能区跨越合肥市和巢湖市,每次举办马拉松赛就需要协调两地的交通、安全、保障等赛事支持系统,行政区与功能区范围的不一致会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容易出现“多龙头”放水和“公地悲剧”现象。此外,体育赛事活动由体育局审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由旅游局负责,存在管理部门权力重叠。因此,需要打破行政区界,统一规划,区域内多政府协同发展是功能区建设的核心,成立高级别的专项建设管理体系,统筹、协调区域内各行政区与部门的工作,实现共同发展。

加大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的政策投入:优化税收、土地、赛事审批等政策,加大体育赛事旅游功能区的政策投入,以减免税收为手段,对功能区内的体育赛事旅游相关企业在培育期给予一定的税收政策,从而使功能区有更大的竞争力;通过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具有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产业集群,集聚相关企业落户功能区;根据不同功能区的特点,优化土地政策,加大功能区内的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受传统体育赛事审批制度的影响,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掌握体育赛事的审批权,2014年起A类、B类、C类国际体育赛事仍然需要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或地方政府审批。因此,在鼓励市场化运作体育赛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体育赛事的审批权。

优化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的关系:旅游功能区的规划与开发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职责,地方政府应根据产业政策、区域定位和资源等情况进行科学的区域职能规划,开展招商引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督导企业合法经营,并由政府承担主导作用;企业作为经营者,应按照市场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产品,规范管理,承担管理者的角色。如位于4A级紫蓬山风景区内的紫蓬山生态房车露营基地是依托亿力赛车场和爱丽丝风情庄园建设房车露营基地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地,是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开发和运营的合肥市首个房车露营旅游基地。

协调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不同类型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承载着不同的经济内容和产业发展方向,需要在规划确定的经济内容和产业发展方向框架内开展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由于产业政策、赛事、旅游坏境、客源基础等重叠,体育赛事旅游主体功能区之间会产生竞争。因此,需要协调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通过优化主体功能区之间在经济空间上的分工协作、引导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转移,最终实现相互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巢湖功能区体育赛事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安徽巢湖半岛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广西重要水功能区监测与考评方法改进研究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巢湖玉卮意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