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中的应用
2019-01-21徐雪
徐 雪
(沈阳城市学院语言文化学院,辽宁 沈阳 215400)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逐步实施,中国正式步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新时期。传统教育模式也受到深刻影响,产生了“互联网+教育”等新兴产业。丰富的网络资源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着重探讨网络资源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中的应用,以期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学提供帮助。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特点
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了引导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这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而不是以研究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显著特点是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在教学各环节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知识类课程。英语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世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掌握英语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作为英语五种基本技能之一的阅读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也应该贯彻应用型高校实践性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英语实践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最终形成英语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分析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现状
英语阅读课程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因其培养特色,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不应只注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更应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阅读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教材内容陈旧
因为应用型本科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而教材的编撰又具有一定滞后性,所以适合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教材并不多,优秀教材更是少之又少,有些课程甚至没有专门针对应用型本科的教材。而且现行的英语专业教材从指导思想到编写体系仍然深受结构主义语法教学理论的影响,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没有突出应用型本科强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表现在英语阅读教材上更是如此,而且情况更加严重。很多应用型高校还在使用几年前出版的“十五”“十一五”规划英语阅读教材,书中文章虽然体裁丰富多样,但内容已明显陈旧过时,或是主题属于抽象的科技类,生词量太大且知识结构复杂,学生难以读懂。在“互联网+”的网络新媒体时代,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各种APP下的碎片式阅读盛行,学生对传统文本的阅读量明显下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中的新词热词不断出现,如The Belt and the Road(一带一路)、Hitch Ride(顺风车)、Bicycle-sharing(共享单车)、the Invisible Poor(隐形贫困人口)等。而英语阅读教材因编撰周期的局限,无法实时更新,导致信息严重滞后。
(二)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高校虽然被划入应用型本科的行列,但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学手段仍沿袭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方法,未体现出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性的特色。英语阅读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直接讲授的填鸭式教学法,把阅读课变成了第二精读课,没有打破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原因可能是有的课文难句多且篇幅长,规定时间内学生不能完成阅读任务,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只好采取精讲的方法来处理泛读材料,失去了泛读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大量讲授语法词汇,却忽视了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也忽视了英语阅读教学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此外,对英语专业四、八级过级率的过度重视,使英语阅读课过于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学生在阅读课上片面追求限定时间内的准确率,却忽视了如何灵活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老师也没有督促学生使用阅读技巧,而是同样注重短时间内的高准确率。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课变成了做题课,不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阻碍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使英语阅读课失去了初衷,变得面目全非。
(三)学生兴趣欠缺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高科技新鲜事物应运而生,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微信、微博及各种自媒体网络平台每天带来海量最新信息。大学生作为社会成长力量,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而网络资源如此丰富便利,必然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占据他们很多精力。而前文提到过,英语阅读教材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时效性,教材中的课文很少涉及当前社会热点话题,与学生生活有很大距离,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和兴趣。不仅如此,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不够,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只是机械背诵课文里的单词和句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没有活跃度的课堂缺乏生机,也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消退。
三、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改革的策略
针对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互联网+”时代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学习资源,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优化教材结构,补充阅读素材
如前所述,虽然教师会优先选用更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但是阅读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即便是再好的教材,编写时选取了最新的英语文章,出版使用后也难免有些过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完善教材结构,补充大量的学习素材和资料。网络资源时时更新,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英语资讯,而且方便快捷,轻点鼠标就可以找到想要读的内容。补充阅读的材料可以是各大报刊的英语新闻、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也可以是英语流行文学作品,乃至英语演讲等。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各类英语网站 China Daily、News Week、21stCentury等,并结合教材单元主题精选不同风格且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文章,这些电子材料图文并茂而且用手机就能阅读,更能吸引学生并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补充了教材中学不到的新词热词。
(二)丰富教学手段,体现实践特色
英语阅读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应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为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
课前预习环节可以打破教材内容的局限,采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课下通过网络查找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因为不同的文章涉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会对文章的理解产生极大影响。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相应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教师通过提问进行检查,并把学生找到的内容加以概括和深化,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课上教学环节应摆脱“教师一言堂”的模式,扩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权,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及高质量知识要点的提供者。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集文本、动漫、图画等为一体的PPT或播放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给学生以直观的教学效果,实现阅读内容的情景化教学。教师还应在教学中传授阅读技巧,如词义猜测法、快速阅读法及查读略读法等。首先结合课文内容讲解阅读策略,然后借助网络对相关材料进行搜索和扩展阅读,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有效度。课后复习环节可采取小组任务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展阅读任务,通过网络搜集CNN、BBC、VOA和China Daily等知名报纸中相关英语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和分组讨论,分析梳理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调动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
“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变化很大,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阅读篇幅短、好理解、趣味性强的文章,即“碎片式阅读”的方式。学生也更易被有趣的文字或标题所吸引,浅阅读方式使得网络时代的英语学习者普遍对教材内容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补充的英语阅读材料一定要具备趣味性,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选择内容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状及最新科技发展的文章,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被吸引,也会乐于讨论并发表见解,阅读兴趣自然随之产生。
在阅读形式上,除了阅读教材这种传统纸媒外,更应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微信、英语学习APP、知名英语网站等,使英语阅读不仅局限在教室里,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学习。这种在线阅读使得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从传统模式向移动端教学的方式转变,英语学习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开拓了英语阅读的学习空间,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和互联网的融合势不可挡,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英语教学也呈现出了这样的发展趋势。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可以突破传统情况下对教材和课堂的限制,能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进教学效果,体现出了应用型的特色。这种多元和全方位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为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此必将促进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