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痤汤加减配合痘可净酊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2019-01-21李全科李晓雅李小龙马莉高鑫原

关键词:痤疮皮损疗程

李全科,李晓雅,李小龙,马莉,高鑫原

(宝鸡市陈仓区中医外科皮肤病研究所,陕西宝鸡721300)

痤疮是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如未及时有效治疗,会造成瘢痕、色素沉着,给患者身心健康、生存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笔者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念和外用酊剂浓度高、防腐性能好、用药剂量小优势,采用消痤汤加减配合痘可净酊治疗痤疮,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研究所和我科门诊痤疮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消痤汤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Pillsbury分级[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s)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s)

Pillsbury分级男 女 Ⅰ级 Ⅱ级 Ⅲ级治疗组 75 23 52 20.43±6.27 2.32±1.07 15 40 20对照组 75 28 47 21.03±7.82 2.41±1.29 14 42 19统计值 χ2=0.743 t=0.435 t=0.426 χ2=0.109 P 0.491 0.301 0.332 0.947组别 n 性别 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肺胃热盛证;主症:皮损以红色丘疹、粉刺、脓疱为主,皮脂分泌较多;次症:口干、口苦,脘腹纳呆、食少,便秘或黏滞不畅、小便溲赤、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阴虚证明显者心烦、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数或细数。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4~28岁,男女不限;③病程≥3个月;④研究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1.4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坏死性、聚合性痤疮;②近1个月接受其他治疗方案治疗痤疮者;③伴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或心脑血管疾病;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对中药或痘可净酊过敏,不能按时复诊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疗,影响疗效判断。

1.2 方法 消痤组给予滋阴泻火,清肺凉血方配合痘可净酊治疗;对照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配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2组均20 d为1个疗程,一般病例1~2个疗程,个别严重者3~4个疗程。

1.2.1 滋阴泻火,清肺凉血方(消痤汤) 女贞子15g、旱莲草 15 g、知母 10 g、黄柏 10 g、鱼腥草 20 g、蒲公英 15 g、连翘 12 g、银花 12 g、白花蛇草 30 g、生地15 g、丹参 25 g、桑白皮 12 g、甘草 6 g。加减:①大便秘结加大黄10 g(后下),枳实10 g,以通便泄热;②郁热痰结(症见皮疹色红或暗红,有结节,囊肿,瘢痕。色素沉着,舌红有瘀点,苔黄,脉弦滑或细涩)去知母、黄柏,加红花 10 g、桃仁 10 g、赤芍 10 g、郁金10 g、莪术10 g、皂刺12 g、夏枯草12 g以增加活血化瘀散结;③皮疹结节愈后有红印,日久不退加鸡冠花 15 g、玫瑰花 12 g、野菊花 12 g、石膏 30 g,去知母、黄柏,以清热凉血,和血退斑;④女子冲任不调(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轻,或伴月经不调、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不适,舌红苔薄黄、脉细数)去黄柏、知母、生地加:柴胡10 g、郁金 12 g、白芍 10 g、益母草 15 g、山楂 20 g。

1.2.2 痘可净酊 将丹参、虎杖、蚤休、白芷、百部等加75%乙醇中浸泡1周过滤即得,3次/d。

以上治疗内服加外用药20 d为1个疗程,用药丘疹、脓疱结节基本消退内服药停,继续外用药坚持外涂,直至痘印淡化。个别脓疱严重或有囊肿感染严重者加西药克拉霉素内服,内服中药第三煎可热敷患处。一般病例1~2个疗程,个别严重者3~4个疗程,留有痘印者,外用药坚持外用半年痘印可淡化。

1.2.3 夫西地酸乳膏 夫西地酸乳膏(香港澳美制药厂,批准文号:HC20090033),外用,2 次/d。

1.2.4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50mg×20粒,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960011),50 mg/次,2 次/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1.3.1 皮损评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痤疮分级积分标准,采用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损颜色、皮损肿痛、出油情况等分别积分。按轻重程度依次分为:0分、1分、2分、3分,最终以各项指标的计分加和,作为该患者痤疮皮损评分。同时根据皮损疗效指数判断皮损疗效标准。皮损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评分-治疗后皮损评分)/治疗前皮损评分×100%。

1.3.2 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 GAGS评分将痤疮的好发部位分为5个区域[3],Ⅰ区:前额(2分),Ⅱ区:右颊部(2分),Ⅲ区:左颊部(2分),Ⅳ区:鼻部(1分),Ⅴ区:下颌区(1分),同时每个区域皮损分值为:0分:无皮损;1分:≥1个粉刺;2分:≥1个丘疹;3分:≥1个脓疱;4分:≥1个结节;该区域总分值=因素分值×皮损分值。根据数值大小将痤疮分级为:轻度1~8分,中度9~16分,重度 17~24分,特重>24分。

1.3.3 生活质量量表(Acne-QOL) Acne-QOL包括[4]:自我感知30分、情感功能30分、痤疮症状30分、社会功能24分、总分114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4 疗效标准 ①临床痊愈:皮损指数≥90%;显效:60%≤皮损疗效指数<90%;好转:30%≤皮损疗效指数<60%;无效:皮损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疗效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2组皮损症状评分 治疗前治疗组在皮损数量、皮损程度、皮损颜色、皮损肿痛、出油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皮损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2 2组治疗前皮损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皮损症状皮损数量 皮损程度 皮损颜色 皮损肿痛 出油情况治疗组 75 4.51±0.83 4.68±1.18 3.98±1.01 2.16±0.43 2.01±0.63对照组 75 4.66±0.73 4.99±1.33 4.02±0.97 2.35±0.61 2.17±0.77 t -1.043 -1.087 -0.986 -1.223 -1.042 P 0.339 0.302 0.471 0.225 0.038

2.2 治疗后2组皮损症状评分 治疗后治疗组皮损数量[(0.52±0.02)分比(1.01±0.61)分,t=-2.542]、皮损程度[(1.02±0.43)分比(1.67±0.76)分,t=-2.722]、皮损颜色[(1.33±0.54)分比(1.87±0.44)分,t=-2.573]、皮损肿痛[(0.34±0.21)分比(0.71±0.33)分,t=-2.334]、出油情况[(0.41±0.05)分比(0.78±0.16)分,t=-2.013]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2.3 2组治疗前后GAG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GA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AGS评分[(10.72±2.07)分比(14.38±2.33)分,t=3.78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表3 2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比较 (分,±s)

表3 2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皮损症状皮损数量 皮损程度 皮损颜色 皮损肿痛 出油情况治疗组 75 0.52±0.02 1.02±0.43 1.33±0.54 0.34±0.21 0.41±0.05对照组 75 1.01±0.61 1.67±0.76 1.87±0.44 0.71±0.33 0.78±0.16 t -2.542 -2.722 -2.573 -2.334 -2.013 P 0.032 0.025 0.030 0.038 0.046

表4 2组治疗前后GAGS评分比较 (分,±s)

表4 2组治疗前后GAG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n GAGS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75 28.01±5.76 10.72±2.07 8.023 0.001对照组 75 28.89±5.42 14.38±2.33 6.966 0.014 t 0.556 3.782 P 0.437 0.037

2.4 2组治疗前后Acne-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Acne-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 Acne-QOL评分[(101.62±20.44)分比(88.95±17.63)分,t=4.556]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5。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Acne-QOL评分比较(分,±s)

表5 2组患者治疗前后Acne-QOL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 Acne-QOL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75 63.25±12.62 101.62±20.44 9.073 0.001对照组 75 61.53±11.04 88.95±17.63 7.942 0.001 t 0.742 4.556 P 0.882 0.026

2.5 皮损疗效标准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71/75),对照组为 78.7%(59/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76,P=0.001),见表 6。

表6 2组患者皮损疗效比较 例(%)

图1治疗前

图2治疗2个疗程后

图3治疗4个 疗程后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痤疮中医学认为痤疮与肺、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多因过食辛辣肥甘,导致脾胃湿热内生,复感热毒之邪,肺经郁热,湿热毒邪蕴结肌肤,无法宣泄,热毒炽盛,肉腐血瘀而成。治疗以清热解毒泻火,化瘀消疮凉血为主。笔者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和祖国医学理论提出“滋阴泻火、清肺凉血”之治法。方中女贞子“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具有扶正固本、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之功效;旱莲草味甘酸,益肾阴、清肝热、凉血止血;二药共为君药,具有平补肝肾之阴之功效;知母性苦寒,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作用较强;黄柏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作用较强;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以“清解肺热见长,为治肺雍之要药”;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为治疗热毒内外痈肿之常用药物;连翘性寒,清肝利胆、通调三焦,为治疮之要药;金银花配连翘,既可清凉透泻、清热解毒,又具有芳香避秽之功效,在透解卫分邪毒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气多挟秽浊之气的特点;白花蛇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尿消肿;生地益肾经,滋阴补血;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脓、调经止痛;桑白皮入肺经,具有润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凑滋阴泻火、清肺凉血之功效。

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直达病灶,快速有效发挥药效,同时避免了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经消化道吸收代谢所遇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带来的不良反应[5]。中药酊剂是把药物浸泡在乙醇溶液中,乙醇具有较强的透皮吸收、活血通络之功效,且易发辉,能够加速皮肤的散热作用。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治疗前患者颜面部痤疮症状明显,经消痤汤配合痘可净酊治疗2疗程后患者颜面部色素沉着、局部红肿症状明显缓解;治疗4疗程后可见部分色素沉着,见图1~3。其中治疗组在皮损症状评分、GAG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71/75),对照组为78.7%(59/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Acne-QOL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这同时也说明了“滋阴泻火、清肺凉血方”加减配合痘可净酊在减轻患者皮损程度的同时也提高生存质量。可能的机制在于抑制皮脂腺毛囊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油脂分泌,调节内分泌、免疫应答,补充微量元素。

猜你喜欢

痤疮皮损疗程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和TLR7/9通路表达的研究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