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血流成像的诊断价值
2019-01-21师艳霞
师艳霞
(长治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1 引言
脑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在卒中当中的比例非常低,临床上该病症多见于儿童、青壮年中。其临床症状表现则是以头痛、视力下降、喷射性呕吐等为主,情况严重可导致瘫痪、死亡[1-2]。就脑静脉窦血栓的治疗,临床当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影象学技术进行诊断作为基础,在准确诊断及及时治疗之下,可有效降低该病导致引起的死亡情况。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当中,磁共振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磁共振检查在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方面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关于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本院此次则重点观察以磁共振血流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现具体报道如下。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当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为38.8±5.3岁。患者临床病史当中,产褥期31例,鼻窦炎16例,化脓性脑膜炎7例,不明原因24例。患者症状当中,四肢无力9例,意识模糊6例,头痛头晕11例。所选患者均先后进行了MRI、MRV检查,并于一周内进行了DSA检查。
本次观察研究经院方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
2.2 方法
MRI检查:以GE 1.5 T MR磁共振扫描仪扫描,采取常规SE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1WI TR 500ms TE 7.7ms,T2WI TR 4000ms TE 95ms,FLAIR TR 9000ms TE 107ms,层厚7.5mm,层距1.5mm。
MRV检查:以2D-TOF方法检查,参数如下:TR 21ms TE 4.8ms,翻转角为50°,层厚为1.5mm,层距为0.0mm,矩阵为288×160。
DSA检查:以Phillp V 50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检查,以Seldinger技术于右侧股动脉穿刺进行全脑血管造影。
1.3 统计学意义
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经DSA检查,所选7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时的诊断结果显示,其中42例患者有血栓形成,36例无血栓形成。以下MRI和MRV检查的结果具体如下:
3.1 MRI和MRV检查血栓形成结果
MRI检查中,有血栓形成39例,无血栓形成39例;MRV检查中,有血栓形成44例,无血栓形成34例,与DSA检查结果对比,MRV检查结果更为接近, MRI、MRV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MRV血栓形成结果对比
3.2 MRI与MRV检查灵敏度特异度情况
MRI的灵敏度低于MRV,特异度高于MRV,MRV检查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灵敏度更高,诊断结果更为精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RI、MRV灵敏度特异度对比
3.3 MRI与MRV检查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情况
MRI阳性预测值高于MRV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低于MRV,MRV检出患者脑静脉窦血栓的值更为精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RI、MRV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4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原因涉及到许多因素,如因颅脑损伤等出现感染等引起,因为缺乏抗凝血酶等引起,也存在许多其他不明原因导致脑静脉窦血栓[3-4]。在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当中,临床上多首选磁共振检查,该检查可较好的显示出脑静脉窦正常流空信号消失等的征象,对血栓形成情况可通过T1WI、T2WI信号的高低进行判断。而除了MRI检查之外,临床上采用磁共振血流成像(MRV)则可进一步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情况做出更精准的判断,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流动的血液与周围静止的组织在纵向磁化中的差异进行判断。为观察磁共振血流成像的具体应用价值,本次观察当中,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作为金标准,将其与磁共振检查进行对比观察。
依据本次观察结果显示,所选的78例患者当中,以MRV检查的结果为标准,检出患者脑静脉窦血栓44例,无血栓34例,结果更加接近金标准,此外,MRV的灵敏度为94.1%,阴性预测值为93.2%,可对患者脑静脉窦血栓进行更加准确的鉴别。
综上所述,磁共振血流成像可用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