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腔非典型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及影像学分析

2019-01-21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非典型本例盆腔

顾 克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贵州 贵阳 55001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董定云,男,54岁,患者于1周+前无诱因的突发性右腰腹间歇性胀痛就诊,于“某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盆腔恶性占位”转入我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查体正常,下腹部触及约150mm×100mm包块。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患者接受常规平扫,取仰卧位。设置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380mA,FOV为240mm,Hp值为53,PF值为0.828,层厚和层间距分别为0.5mm和0.5mm。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以2.5ml/s注射速率经患者肘静脉注入1.5ml/kg碘海醇。

MRI检查:采用西门Magnetom Amira 1.5T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检查,设置扫描参数:矩阵为256×256,层厚和层间距分别为8mm和0.8mm。T1WI快速梯度回波(FFE)参数:TR为200ms,TE为4.6ms;T1WI脂肪抑制水激励(Wats)参数:TR为200mm,TE为4.9ms,翻转角为80°,信号次数(NSA)为1次;T2WI快速自旋回波(TSE)参数:TR为2500ms,TE为90ms,NSA为2次;T2WI脂肪抑制选择性部分反转恢复(SPIR)参数:TR为1600ms,TE为90ms,NSA为2次。平扫后,按0.1mmol/kg注入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后采用T1WI序列进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

1.3 观察指标

分析CT、MRI的影像学特点,判断其组织成分,并对盆腔非典型SFT的影像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影像诊断

(1)影像学表现:CT平扫,盆腔见一混杂密度站位,边界清楚,内见斑团状钙化及较大囊腔。增强扫描后,实质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见图1)。肿瘤血供主要来自髂内动脉。(见图3).MRI平扫T1WI上,病灶呈不均匀混杂信号,高信号为主,内可见斑团状低信号;T2WI上,病灶呈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后,病灶实质部分呈中度强化。见图2。

(2)影像学诊断:盆腔混杂密度占位,孤立性纤维瘤可能。

2.2 病理诊断

(1)病理结果:灰白结节包块一个,形状呈椭圆形,体积约16cm×10cm×10cm,包膜完整,切面实性,灰白,质稍硬,部分区域呈胶冻状。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肿瘤细胞Vinentin+、bcl-2+、CD34+、CD99+,(见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2)病理诊断结果:非典型性孤立性纤维瘤

3 讨论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是临床相对少见的肿瘤,该肿瘤起源于树突状间质细胞。研究表明[1],树突状间质细胞广泛分布在人体的结缔组织中。SFT好发于胸膜部位,在其他部位报道较少,但近几年,随着对SFT研究的深入,发现SFT可发生于四肢软组织、眼眶、脊膜等全身的任何部位。

由于盆腔SFT的生长速度较慢,患者通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是偶然体检发现或出现不明原因腹痛就诊。盆腔SFT通常为单发,且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病灶体积大,常压迫相邻组织结构和器官。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研究表明[2],良性SFT出血、坏死、囊变较少,因此在CT上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占位,可有分叶,偶有钙化,增强扫描后实质部分明显渐进性增强,且较均匀。如合并出血、坏死、囊变,则强化不均匀。但本例盆腔SFT患者可见较大的囊性部分及较多钙化,软组织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少,故容易给诊断带来误导。盆腔非典型SFT的T1WI多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由于盆腔非典型STF内成分多样,因此MRI的信号特征也表现出多样化[3]。肿瘤细胞密集区T1WI和T2WI呈低信号,黏液样变性区T2WI呈高信号,肿瘤细胞稀疏区T2WI呈高信号。本例盆腔SFT患者可见较大的囊性部分及较多钙化,软组织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少,T1WI上,病灶呈不均匀混杂信号,高信号为主,内可见团片状低信号;T2WI上,病灶呈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这与肿瘤血管、细胞密集区的分布有关。

因此通过本例盆腔非典型SFT的影像特点及组织成分分析,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对非典型SF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非典型本例盆腔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思考心电图之169》答案
非典型肺炎的前世今生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