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应用MRl和CT诊断价值研究
2019-01-21何晓浩孙淑霞通讯作者
何晓浩,孙淑霞(通讯作者)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 重庆 40008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为临床常见性脊柱关节病,致残率较高[1]。AS主要症状为骶髂关节及脊柱附着点炎症,会引起脊柱强直及纤维化,继而引发骨骼、肌肉及肺部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2]。该病以中青年男性为高发人群,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容易错误诊疗的理想时机。所以对可疑早期AS患者,寻找一种科学的诊断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目前对于AS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MRI、CT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分别行CT及MRI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对MRI及CT在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为18~51岁,平均(27.4±3.5)岁;病程为6个月~8年,平均(2.7±0.4)年。主要临床表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静息性腰背痛,经活动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夜间腰背疼痛剧烈,伴晨僵,经活动后缓解;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沉变快,其中64例患者的HLA-B27抗原呈阳性。
纳入标准:(1)符合AS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合并骶髂关节病变;(2)了解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自愿参加;(3)年龄为18~65岁。
排除标准:(1)合并风湿性疾病;(2)合并外周性关节病变;(3)意识模糊;(4)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分别行CT及MRI检查。CT检查:以西门子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先进,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髂嵴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处行缓慢扫描。然后将扫描数据输入以GE AW5.0工作站处理,从骨窗及软组织窗对骶髂关节情况进行观察,以多平面重组数据为依据,进行多方位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按照需要调整窗位及窗宽。
扫描范围为整个骶髂关节。主要参数:管电流为350mA,管电压为120kV,层间距为2.5mm,层厚为2.5mm,矩阵为512×512。
MRI组:以GE MR 1.5T MRI扫描仪进行扫描检查,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尽量伸直双腿,扫描范围为骶髂关节。扫描序列T1W1、T2W1。主要参数:T1WI TE为7.9ms、TR为600ms;T2WI TE为90ms、TR为3500ms;STIR TE为38ms、TR为6340ms;Fast SPGR TE为3.9ms、TR8为ms;层间距为1mm,层厚为5mm,矩阵为288×256,NEX为1~3,FOV为340~380mm。若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病变,可行增强扫描,根据患者体重注射对比剂,注射剂量0.1mmol/kg,注射速度为1.0mL/s。
所有患者在CT及MRI扫描结果均由两位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丰富医师分别进行阅片,然后进行综合评估。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点;(2)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分级检查结果:MRI检查分级标准:0级: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I级:出现骨髓脂肪堆积,局限性软骨硬化,轻微骶髂关节炎症,侵蚀处1~2处;Ⅱ级:中度骨髓脂肪堆积,中度软骨下硬化,轻微骶髂关节炎症,侵蚀处>2处;Ⅲ级:病变同Ⅱ级相同,普遍脂肪堆积,严重性软骨下硬化,部分关节强直,腰椎侧屈及前后活动受限;IV级:病变同Ⅲ及相同,关节完全强直。CT检查分级标准:0级: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I级:骨性关节面出现小囊变区,毛糙,骨小梁增粗、紊乱,出现轻度骶髂关节炎症;Ⅱ级:骶髂关节面出现局限性硬化及侵蚀,关节间隙未出现明显改变,出现骶髂关节炎症;Ⅲ级:病变同Ⅱ级相同,但是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腰椎侧屈或前后方向活动受限,出现显著异常,进展性或中度骶髂关节炎症;IV级:病变同Ⅲ级相同,出现严重异常,完全关节强直。(3)对比两种方法骨质硬化、关节软骨肿胀及骨质侵蚀等骨质异常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像学特点
CT检查显示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关节鼓面存在小囊变区,关节面骨质受损,呈锯齿状,受累部位一般为关节中下部位,以髂骨侧最明显。
MRI检查显示关节软骨炎性水肿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关节软骨破坏T1呈低信号,T2信号增强;关节积液为T1、T2呈长信号;关节面下脂肪T1W1及T2W1呈高信号。
2.2 骨质异常检出率比较
MRI对于骨质硬化、骨质侵蚀及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方法骨质异常检出率比较[n(%)]
2.3 病变程度比较
MRI的检出率为100.00%(72/72),明显高于CT的86.11%(62/72),χ2=11.094,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MRI对于0级、I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两种方法的病变程度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AS主要症状为骶髂关节及脊柱附着点炎症,会引起脊柱强直及纤维化,继而引发骨骼、肌肉及肺部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不断改变,AS的发病率不断提高。AS致残率较高、所需治疗时间长、预后不理想,轻者会脊柱变形,严重会脊柱残疾[5]。AS早期没有典型症状,而骶髂关节是最先被侵蚀的部位,一旦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及僵硬症状,则大部分骶髂关节也会受累,然后随着病程不断进展,患者会出现脊柱、腰、臀部、下肢及腹股沟酸痛,夜间症状加剧。临床上目前对于AS多采用CT及MRI检查,通过影像内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6]。关节囊、韧带、肌腱的骨附着点炎症为AS的病理特点,在炎症过程中出现附着点侵蚀,导致附近的骨髓出现水肿、炎症,形成肉芽组织,最终导致受累部位钙化,形成新骨。在上述基础上,又出现附着点炎症、修复,如此循环反复,导致韧带完全性骨化,最终形成骨板或骨桥。
CT为临床常用影像检查方法,与传统的X线平片检查相比,CT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脊柱小关节、骶髂关节的病变数量、位置、大小、形态等,能够发现细微病变,更准确的检查出病变范围及疗效。早期:CT检查显示骶髂关节面模糊、硬化、毛糙,出现鼠咬状或小虫蚀状骨质破坏,关节面下出现小囊变,皮质白线中断或消失,骶髂关节前2/3关节面受累,髂骨侧关节面明显改变。若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一侧、双侧骶髂关节或髋部疼痛,即使经X线片检查显示阴性,也要警惕该病。中期:CT表现为明显软骨下骨质侵蚀,软骨钙化,骨质增生硬化,显著骨质稀疏、囊变,关节间隙狭窄或变宽,关节边缘为串珠状或锯齿状,软骨钙化,典型性“桥式”钙化,由髂骨侧往髂骨逐渐靠拢。晚期:CT检查显示骶髂关节融合,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强直。骶髂关节炎症逐渐上侵肢脊柱,造成椎体前缘的上下角与骨突关节病变,骨突关节囊、棘上、棘间及黄韧带骨化。本研究中,CT检查显示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关节鼓面存在小囊变区,关节面骨质受损,呈锯齿状,受累部位一般为关节中下部位,以髂骨侧最明显,符合上述观点。
MRI为近年新兴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可明确显示炎症改变、软骨下硬化程度及脂肪堆积等情况,还能够显示出是否出现关节间隙扩大等,在AS早期骶髂关节病变方面诊断效果较为确切。AS患者的MRI影像特点同病理改变有着密切关系,MRI能够很好的显示出疾病的炎症过程导致的附着点周围的骨髓水肿,主要表现为压脂像、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本研究中,MRI检查显示关节软骨炎性水肿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符合这一理论。疾病中期出现肉芽组织,关节软骨破坏、骨化,MRI软骨破坏,软骨细线状影变粗、毛糙、扭曲,骨质硬化、侵蚀,T1WI1、T2WI呈低信号。在疾病晚期,软骨多被脂肪组织所代替或失去正常营养代谢,MRI呈脂肪沉积信号,T1WI、T2WI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等信号或低信号。本研究中,关节软骨破坏T1呈低信号,T2信号增强,关节面下脂肪T1W1及T2W1呈高信号,也证明了上述观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对于骨质硬化、骨质侵蚀及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原因主要为:受骶髂关节特点的影响,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病变部位,但是对于关节脂肪沉积、软骨水肿显示较难,MRI检查能够判断出病变部位是出于静止期还是活动期,充分反映出软骨肿胀、水肿等病变,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除此之外,MRI的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CT的86.11%(P<0.05),MRI对于0级、I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原因可能在于:AS骶髂关节病变部位一般为关节滑膜软骨,CT扫描对病变部位的识别比较困难,MRI在软组织检测方面具有高分辨率,对早期滑膜病变能够显示出病变情况,对于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受样本量及研究时间限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大样本选取量,延长研究时间,以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性。
总而言之,对强制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MRI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率,为患者确诊、病情程度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