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实现路径思考

2019-01-21金松兰黄金丽

关键词:民族社区旅游

金松兰 黄金丽 林 泽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中国2011年确定的国家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 300元,这比2009年提高了92%,比2010年提高了80%。[注]何平:《如何让1.22亿人脱贫致富》,《光明日报》2013年1月14日,第1版。按照2011年的标准,中国还有8 2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占全国总人口近1/10。[注]《中国贫困人口有多少 中国贫困人口数量统计 中国贫困人口标准(最新)》,http://www.chinairn.com/scfx/20180423/110719433.shtml。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注]《习近平牵挂的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精准扶贫》,http://news.cctv.com/2016/10/25/ARTIkw42U6dFPk22KiklK9GZ161025.shtml。从2015年至今,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陆续发布或联合发布一系列政策,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涵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以及农业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诸多方面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政策,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

一、旅游扶贫的概念、理念及相关政策

(一)旅游扶贫的概念

有关旅游扶贫,早在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了PPT(pro-poor tourism)概念,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PT强调提高贫困人口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获取的净收益,PPT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更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旅游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其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净收益和发展机会。[注]DFID:Tourism and Poverty Elimination:Untapped Potential,London:DFID Press Office,1999.进入21世纪,国内相关学者也陆续提出相关概念,如郭清霞提出旅游扶贫是以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脱贫致富,其目标是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最大化的基础上,努力为贫困人口创造发展机会。[注]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地理》2003年第7期,第558-559页。陈丽华、董恒年提出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通过对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开发,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并通过可进入性的改善和有效的市场营销,使乡村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从而使贫困乡村居民摆脱贫困,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策略。[注]陈丽华、董恒年:《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76-79页。总体来说,旅游扶贫是指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基础和区位优势的贫困地区,通过旅游扶贫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摆脱贫困的一种产业扶贫开发方式和策略。

(二)旅游扶贫的相关理念

1.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注]李金早:《务实推进全域旅游——在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6-09/25/content_5111495.htm。2016年9月10日,李金早在第二届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上强调了全域旅游对旅游扶贫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理念可助推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旅游业助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乡村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思维模式。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三)旅游扶贫的相关政策

自2015年至今,涵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和农业PPP等诸多方面的政策陆续被推出,成为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坚实的政策保障。

1.旅游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政策

2015年1月,国务院为了加强规划引导,提高组织化程度,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保持传统乡村风貌,提出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力度,扎实推进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热情。同时,加强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年8月,国务院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指导、专业培训等方面的力度,扶持6 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的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到2020年,全国每年将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2017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旨在促进引导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在用地、财政、金融、公共服务、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具体引导。

2.脱贫攻坚政策

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12个部门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确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五大任务和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等有关旅游扶贫的详细措施。对此,2017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同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公室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通知》。财政部与农业部联合组织开展的农业领域PPP示范区创建工作,将充分发挥中国PPP基金和各地PPP基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金融机构、保险资金加大对农业PPP项目的融资支持。农业部办公厅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公室携手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给予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决定,将促进农业多功能开发,增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拓展力。

目前,各地乡村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农耕体验等资源特色和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业、健康养老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贫困地区也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发农业绿色生态功能,发挥生态扶贫在产业融合中的促进作用,鼓励引导贫困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绿色产业。

二、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一)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梳理和归纳不同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对探索旅游扶贫路径很有意义。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影响选取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经济水平、政府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等。按照参与主体,可以分为“农户+农户”“政府+农户”“政府+社区居民”“公司+农户”“政府+公司+农户”“政府+公司+非政府组织+农户”“政府+公司+旅游协会+社区居民”等。按照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依托城市客源优势型、依托风景资源优势型、依托绿色田园风光与特色旅游资源型、依托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技型等。[注]杜忠潮、李磊、金萍:《陕西关中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综合性定量评价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2-67页。除此之外,按照管理机制,可以分为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造-运营-转让)模式和RHM(Refined-Humanism-Management,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旅游模式等。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通常体现为复合型开发定位模式。民族地区不仅可以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民族风情旅游。此外,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区域特点,还可以融入红色旅游、边境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旅游因素,构建出不同特色的复合型旅游开发定位模式。[注]徐宁、图登克珠、蒙媛、卓嘎措姆:《“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边境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模式研究》,《中国藏学》2017年第4期,第134-138页。复合型开发定位模式最为典型的案例是云南省。云南省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并且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又地处边境地带,因此,其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定位结合了生态观光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西南边境旅游。[注]胡锡茹:《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5期,第109-111页。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在参与主体和经营管理模式上,普遍适用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和社区参与模式,[注]桂拉旦、唐唯:《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西北人口》2016年第2期,第64-68页。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中三个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起积极作用(见图1)。

图1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主体关系

民族地区扶贫在空间布局上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混合型空间布局模式,二是分散型空间布局模式。混合型空间布局模式中,旅游体验和社区生活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而分散型空间布局模式中,供旅游者进行娱乐休闲活动的区域和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之间界限划分明确。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为例,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采用的是典型的混合型空间布局模式,而延吉市依兰镇春兴村采用的是典型的分散型空间布局模式。水南村对其村寨进行整体开发,村民在自己的生活空间直接为游客提供衣、食、住、劳、娱等方面的朝鲜族文化体验服务。春兴村对其村寨进行分区开发,在村中的特定区域重点投资建设可供游客进行娱乐休闲活动的民俗风情参观区、商业餐饮娱乐区、朝鲜族居住文化体验区等多功能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在融资建设模式上,按照投资规模可划分为大型集中融资模式和小型分散融资模式。[注]胡向东、王晨、王鑫、刘现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2期,第86-93页。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投资和社会投资两种,其中,财政投资主要由中央专项投资和地方财政投资构成,社会投资由企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构成。实现大型集中融资模式的民族地区,基本形成了中央专项投资、地方财政投资、企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并且在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小型分散融资模式为主的民族地区,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以地方财政投资、小企业投资和民间集资为主。不同的民族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各种投资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地位,以免过高过多的财政投资或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大型社会资本的注入,对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起到负面作用,这会影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活力和成效。

(二)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特征

1.三产融合的综合性产业发展趋势明显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呈现出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趋势,[注]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196-200页。实现了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多个行业相互融合渗透。农业生产、娱乐休闲、疗养度假等内容有机结合,把单一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开发成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如传统的水产养殖开发为垂钓、观鱼等项目,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发展为生态采摘、观赏农业等。

2.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与周边资源联动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具有高度的重叠性,[注]杨德进、白长虹、牛会聪:《民族地区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与实现路径》,《人文地理》2016年第4期,第119-126页。因此很多民族地区在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扶贫工作时,资源优势特别明显。驰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就是这种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的地区,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和雄伟壮观的自然风景为当地的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黄果树瀑布景区为中心,开发周边地区人文历史文化资源,可形成一个较大的旅游扶贫区域网,这也可以推动整个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形成。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为例,红旗村是通往著名的长白山景区的必经之地,借此地理优势,红旗村已经荣获“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的美誉。

3.节庆活动逐步成为旅游扶贫项目开发的重要表现形式

伴随着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民族地区节庆旅游活动也随之得到了迅猛发展。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将其开发成旅游节庆活动,不仅丰富了民族文化旅游的内容,还增强了其吸引力。例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可邑村把著名的彝族歌舞“阿细跳月”开发成独立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旅游者慕名前来。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把泼水节开发成国内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将其视为傣族的文化符号。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把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开发成“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不仅弘扬了蒙古族的体育竞技文化,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4.结合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打造地方特色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众多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在服饰打扮、饮食传统、建筑民居、礼仪节庆、生产劳动、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诸如赫哲族的鱼皮服饰工艺、回族的清真饮食文化、苗族的吊脚楼民居、壮族的蚂拐节祭祀、哈尼族的梯田耕作方式、满族的萨满教信仰等等。同时,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风格的经济文化类型,彰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族、黎族、水族等民族位于我国南部,气候条件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蒙古族、哈萨克族的畜牧经济活动对其豪放的草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赫哲族、鄂伦春族以渔猎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渔猎文化。民族地区因其不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地方特色。

5.人才利用以返乡招募与地方培养相结合

民族地区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从人才招募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各种人才政策。一方面,通过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前往民族地区,但是由于基本待遇无法和发达地区相比,很难吸引到高素质人才,招募到的一般以返乡就业人员为主。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迫切需要熟悉本民族地区情况、掌握少数民族语言、了解民族文化的本地区旅游从业人员,而这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因此,需要通过授课、实训、派遣学习等手段,对现有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满足本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需求。

(三)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民族地区旅游产品开发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开发同质化,缺乏旅游竞争力;二是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民族特色不突出;三是市场宣传不到位,品牌知名度不高。不同民族地区依托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活动内容趋同,项目设计单一,内涵单薄,规划缺乏创新,未形成合理的组合体系,导致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虽然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缺乏资金支持、统筹规划等,导致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项目大同小异,规划的适宜性、特色性、精准性、落地性都不高,降低了旅游扶贫项目规划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未能深入挖掘其精髓,甚至不合理的文化开发对民族文化传承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庸俗化和商品化。同时,在营销策略和宣传力度上的不到位,导致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迟迟打不响,限制了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的步伐。

2.对社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民族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一味地重视经济利益,忽视社区效益,给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社区居民与旅游者之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首先,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可能产生一系列利益分歧,如旅游经营过程中的利益获取、公平分配等问题。其次,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也会产生矛盾,经营管理权限大部分掌握在旅游企业手中,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决策中的参与度低,影响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敌对情绪。再次,社区居民受到旅游者不同形式的影响,如噪音、环境污染、文化冲击等,严重影响着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3.综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旅游扶贫工作是一个涉及多个行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包括食、宿、行、游、购、娱等多种行业,而跨行业融合必然会出现利益相争、责任推脱、责任不明等问题。由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散、地处位置偏僻、发展规模小等特征,因此很难使用系统化管理体系进行统一管理,特别是饮食、住宿、交通等方面的服务和安全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管治。现有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较为僵化,在员工管理、资源配置、经营活动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合理的开发和引导,加上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使旅游扶贫管理更加涣散。同时,很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项目并没有做到资源整合,因此,管理方面也很难实现综合管理,这也导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重复以及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管理上的规范与质量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自然边坡治理方案的技术交底,准备综合治理所需的材料,包括施工通道材料等相关的辅助材料,进行规模施工的风、水、电的准备,清撬工具以及开挖设备、支护设备和辅助机具。安排好清撬人员、安全监察人员、开挖人员、支护人员及辅助人员。

4.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近几年,随着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进展,但是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制约着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活动和当地居民脱贫致富项目的顺利推进。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多为内陆偏远地区或边疆地区,其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着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交通运输闭塞,无论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很难出入自由。民族地区通讯网络服务覆盖率也较低,通讯条件较为落后,有些地区甚至没有通讯信号,这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和游客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因投入的开发资金有限,社区内的水电、消防、标识、厕所、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不仅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严重影响着游客们的游览体验质量。

5.缺乏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建设对参与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而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人才外流现象,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更是难上加难。地方政府为了应对人才流失和缺乏问题,积极推出和实施人才招募、培养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当前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仍然受到人才匮乏的制约。民族地区虽然实施了人才引进政策,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和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等客观条件,限制了人才引进的力度和广度,缺乏对引进人才的长远发展战略谋划,也使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面临很大挑战,因此民族地区自身人才培养成了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族地区参与旅游扶贫开发建设工作的从业人员,无论是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还是服务能力都很难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

三、对策及建议

(一)因地制宜构建旅游扶贫开发战略

民族地区必须因地制宜构建旅游扶贫开发战略(见图2),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包括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扶贫开发建设工作,并制定或采取适当的发展措施,依据当地的区域特点,不断植入文化因素和艺术理念。

深化旅游供给侧,进一步推进“旅游+”,培育旅游新业态,助推振兴旅游扶贫实体经济。实施“旅游+产业”“旅游+互联网”,促进旅游扶贫资源产业化发展,形成全新的旅游扶贫商业模式。

各民族地区应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渠道创新旅游扶贫营销模式。整合旅游扶贫资源,构建旅游景点联盟,同时利用各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统一的对外宣传和营销,提高地区影响力,打造地区旅游品牌,实现目标化营销战略。

(二)健全旅游扶贫社区参与机制

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社区参与机制,[注]杨阿莉、把多勋:《民族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机制的构建——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5期,第131-136页。包括参与决策、发展、互动、维护四个方面内容[注]刘天、杨添朝:《四川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转变研究》,《民族学刊》2016年第6期,第85-89页。(见图3)。

第一,社区居民要充分参与到旅游开发决策过程之中。地方居民是最了解当地情况的旅游活动参与主体,在制定具体的旅游规划时,充分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不仅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而且能够因地制宜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此外,充分给予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自主权,为旅游扶贫工作注入活力。

第二,旅游扶贫的开发建设要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一方面,随着地方经济的增长,要提高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尤其是注重社区居民的收入分配问题。另一方面,要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升,通过教育与培训使社区居民掌握从事旅游业的基本专业素养和技能。

第三,密切关注社区居民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旅游扶贫开发建设过程中,社区居民与地方社会之间主要形成两种互动关系:一是社区内部互动,即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二是社区外部互动,即社区居民与外部的旅游者、旅游企业、当地政府之间的互动。要处理好这两种互动关系所产生的矛盾,避免对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诸如农村低保、土地使用、房屋产权等社区居民之间的内部纠纷需要得到及时解决,对于外部互动产生的矛盾,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旅游者进行规范引导,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政府积极开展群众服务工作等努力来化解。

第四,做好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社区参与维护工作。可以通过为当地居民提供社会保险和收入补贴等形式的福利政策,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注重旅游开发与社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保护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三)发展完善旅游扶贫综合管理制度

应加快推进旅游管理体制和执法机制改革创新,发展完善旅游扶贫综合管理制度,为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建设工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各民族地区应积极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旅游管理规章制度,以旅游管理部门为核心,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法规制定旅游管理统一标准,统筹协调旅游扶贫综合管理工作。

各民族地区可成立旅游扶贫发展委员会,建立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的“1+3”模式。旅游扶贫发展委员会可以从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全面推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做好地方治安管理,为旅游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条件和舒适安全的休闲环境,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维护游客正当权益。旅游警察不仅要预防各类违法行为的发生,而且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要及时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服务和保护。旅游法庭应专门高效地处理各种旅游纠纷问题,快立、快审、快执,为旅游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便捷的通道。旅游工商分局应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合理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形成和谐、稳定、有序的旅游扶贫开发建设环境。

(四)完善旅游扶贫配套设施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配套设施包括当地的道路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硬件设施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平台。要做好民族地区环保工作、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民俗风情,展现民族地区人文地理风景的特色,塑造舒适、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必须加大投入,健全和完善旅游扶贫配套设施,为旅游扶贫提供基础保障。资金和物资是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配套设施建设最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融资筹集旅游扶贫配套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和物资,是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项目开发面临的一大挑战。在资金引进方面,应开拓、利用多方融资渠道;在物资利用方面,要善于挖掘、探索民族地区特色物质资源。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的“两带两加”旅游扶贫项目,就是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民族地区政府应加大通过景区、能人、合作社、企业等旅游扶贫开发主体的投资和运营,带动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旅游收益,实现脱贫目标。

(五)多元引进专业人才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人们通常认为熟悉当地地理、文化、民风民俗的当地人,对旅游扶贫开发将起到关键作用,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是旅游扶贫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但是没有专业人员参与是不能提高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项目及产品在整体旅游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的,也无法形成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旅游扶贫发展中的一个认识误区。民族地区应积极制定专业人才引进政策,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方面,提供优厚的工资薪酬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加大人才招募力度,吸引优秀的人才前往民族地区投入到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之中。招募的人才不应仅局限于那些具有返乡就业意愿的人员,还要面向全社会。同时,要完善人才发展保障机制,让招募吸纳的优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四、结语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有一个探索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许多地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还有很多地区未能达成产业融合发展共识,存在发展思路不明确、引导能力不够、宣传力度缺乏、责任分工不详等问题。同时,旅游扶贫开发工作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资金、信息、人口、机制等。在今后的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旅游数据中心,形成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信息数据系统,为民族地区在旅游扶贫项目开发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大数据和科学依据,因地制宜地开拓更为广阔的旅游市场,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猜你喜欢

民族社区旅游
我们的民族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多元民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