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2019-01-20田雨
田雨
(甘肃省庄浪县永宁中学,甘肃 平凉 744613)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健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做一个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新世纪少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但是,目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师不够重视,教学模式不科学等,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亟待解决。因此,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经过不断探索,我发现围绕学生的生活、利用情境、师生互动、学生实践展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结合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体现着人类的活动进程,反过来生活也对人类的活动进行指导,指明人类前进的方向,由此可知,生活与人类的活动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学生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展开,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生活的指导作用,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时,要积极利用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爱在家人间”这部分内容时,我为了让学生体会亲情的爱,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加强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意愿,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围绕自己的家庭,谈一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旨在通过学生讲述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爱,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父母。学生听到我要让他们讲述与父母之间的故事,都有些不好意思,不敢举手回答。我便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要害怕说错。学生在我的鼓励下,渐渐放开了自己,分享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其中一位学生讲述了自己与父亲在钓鱼过程中感受到的父爱,父亲为了满足自己想要钓到大鱼的愿望,不仅悉心指导自己,还悄悄地将鱼都赶到自己这边来……学生在讲述中逐渐清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还有一位学生分享了自己与母亲吵架的事情,当看到母亲被自己的语言伤害而流泪的时候,他深深地意识到,解决问题不能用吵架的方式,尤其是对待自己的至亲,要好好沟通,获得了其他学生的赞同,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对学生展开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改善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二、利用情境——丰富学生学习认知
情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为教师教学披荆斩棘,增光添彩。情境教学是将静态的文字以动态的图画展示出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更好地学习所学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
例如,在学习“网络改变世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规避网络陷阱,做一个有道德、遵法律的“网民”,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网络带给人的变化,让学生既看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又看到网络的消极作用。
学生观看视频后,都被视频中的内容所吸引,认为网络改变了世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获得了更多便利,但同时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这就需要人们端正自己的上网态度,遵纪守法,合理利用网络。带着这样的认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树立了科学、合理使用网络的信念。这样,通过利用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情境的带领下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了所学内容,丰富了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三、师生互动——促进师生良性沟通
师生互动是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况等,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动脑筋,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与教师形成良性的沟通氛围。
例如,在学习“与世界深度互动”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重大影响,知道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的积极参与;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思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哪些现实意义?学生拿到问题后,结合课本知识展开了思考,我适时引导学生:全球化的趋势已成定局,各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此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是顺势而为?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渐打开了解题思路,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世界的联系和融合的情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回答。我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肯定,补充了学生的答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形成了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推动了教学的进程。这样,通过师生问答,建立了师生沟通的平台,促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与教师形成良性沟通,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
四、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实践,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还是学生学习的“法宝”。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实践,为学生创设实践的环节,通过鼓励学生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不断查漏补缺,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学习“法律伴我们成长”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组,组织学生合作,搜集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资料和相关案例,并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感想。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很快就在小组内进行了分工,通过抓阄明确了各自的任务,然后充分利用图书馆书籍、网上资料,搜集了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和案例,在搜集的过程中对未成年人法律有了初步认识。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后发现,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内容的有关法律有《宪法》等,知道了“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等内容,懂得了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学会用法律来武装自己,争取自己的权益。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彼此理解,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没有采取大吵大闹的方式,而是积极沟通,争取以理服人,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这样,通过鼓励学生实践,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围绕学生的生活、利用情境、师生互动、学生实践展开了探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看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由教师的背后站到了教师的身前,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树立遵纪守法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