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研究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状的调研分析

2019-01-20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中职

(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天津 300380)

新时代,新思想,新任务。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逐渐发展变为制造强国,这急需大力培养工匠人才,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从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四字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李克强总理谈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而“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则成了2018年我们国家的最大期盼。

我国已全面进入汽车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带来了对汽车制造行业和汽车后市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其中汽车维修类技能型人才被列为国家急需培养的紧缺人才。面对如此形势,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汽修人才的职业院校,要主动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培育责任。职业院校急需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需求,通过多渠道多载体的合力,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培育学生逐渐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从而提高汽修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

一、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情况的现状调研

为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的现状,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笔者组建教师团队在天津市12所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中职学校中开展了专项调研,旨在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的切入点、途径与方法。

我们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课程的教学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围绕工匠精神融入的内容、途径与方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随机抽取天津市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12所中等职业学校中的“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学任课教师、学生和对口用人单位”作为调研对象。研讨确定了如下的调研内容:

其一,调研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汽修专业的专业负责人,了解他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过程中对主动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重视程度、融入内容以及实施途径。

其二,调研汽修专业的专任教师,了解他们在专业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就业指导和顶岗实习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的情况。

其三, 调研汽修专业在校生,了解他们对本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态度及自身学习情况。

其四,调研汽修专业建设的合作企业,了解他们对工匠精神培育的看法、学生入职前培训和实习过程中进行工匠精神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本次专项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资料查询法和经验总结法”。共设计问卷四套,发放纸质问卷646份、有效回收631份,收回专业负责人卷12份,专任教师卷204份,学生卷301份,用人单位问卷114份,问卷回收率达97.7%。由于调研对象比较分散,且根据自身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认知进行选择,调研结果比较客观真实有效。

二、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问题分析

我们通过对专项调研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相关人士座谈资料的汇总分析,发现:目前大多数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培育方面,普遍存在着“重口号轻落实”和“内涵理解浅显培育渠道单一”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对工匠精神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操性需要提高

调研发现,88.2%的教师表示,学校对工匠精神教育有针对性的部署,32%的专业负责人和23.1%的教师认为学校应提高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85.8%的学生表示,对学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工作满意,但42%的学生却是通过班主任,34.8%的学生是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工匠精神”的。这说明,我市各中职学校虽然知晓“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对工匠精神教育有意识去做,也做了部分宣传和要求,但更多的是侧重在教学外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教学中如何有计划地融入工匠精神教育还不是很到位,甚至是空白,对此项工作缺乏系统针对性强的专题部署和切实的实施方案,缺乏有效的制度引领。

(二)师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和教育的融入点需要深化

调研数据显示:我市中职学校75%的汽修专业负责人表示,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对“工匠精神”培育内容的表述;但92.2%的教师和90.7%的学生表示对工匠精神都比较了解。令人欣喜的是,100%的汽修专业的负责人认为,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有机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内容很必要;95.1%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很必要;而85.2%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教育对他们有很大影响。这说明,中职学校的师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还更多的停留在解读层面,比较浅显,还没有把其精神实质和内涵与所教课程和所学专业以及未来从事的岗位需求结合起来。因此,如何将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有选择有重点地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中,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三)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规范性计划性需提高

调研数据显示:我市中职学校75%的汽修专业负责人表示,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对“工匠精神”培育内容的针对性表述;虽然56.8%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进行了渗透工匠精神的设计,63.8%的教师表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67.3%的学生说教师会在课堂上经常针对教学内容讲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62.7%的教师表示在自己任教的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并不困难。但实际情况却是46.2%的学生表示是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汽修行业对从业人员具体的素质要求。这说明,相当一部分任课教师未重视此项问题,还没有在教学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部分教师虽然很努力,但还没有明确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从内容到载体都体现出一定的随意性。

(四)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需明确

调研数据显示:35.2%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中职生工作中敬业精神欠缺,29.6%认为中职生工作标准不高,执行力差。35.9%的企业认为中职生的职业态度是“标准不高,应付了事”。38.9%和29.1%的企业认为中职生最需要加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和“严谨细致,不断创新”的职业素养。

而33.8%的教师认为教学中应重点“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和提高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29.2%的教师认为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意识。42%和24.9%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培育中,“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和“工作质量的精益求精”这两点使他们最看重的。这些师生的观点与企业完全吻合,因此,“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硬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点内容。

(五)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途径需多样化

调研数据显示:100%的专业负责人认为应该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融入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培育目标;20%~30%的教师认为应该在“专门课程教学、教学中渗透、实习实训中感悟、邀请企业人员、劳模与优秀创业毕业生讲座”几个方面下功夫;而29.9%和25.3%的合作企业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是“到工作岗位亲身感悟”和“在教学中渗透”。学校和企业的观点大体一致。

这充分说明,中职学校的“工匠精神”培育,光靠“课堂上讲和说”是远远不够的,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在模拟和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去体会感悟,才会让这项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六)专业教师对工匠精神教育的工作能力需提升

座谈中,通过教师和企业对部分问题的反馈,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对于汽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还不是很了解,以致观点与企业有些不一致,这还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校企沟通,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加以解决。调研中还发现,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缺乏有效的抓手,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任教学科和汽修专业的特点,培育重点内容不够明确,培育载体不够丰富,还需要教学部门加强校本讲义或教材的开发和专项研究及部署。同时,专业任课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还要更深入,对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切入点还需要更加精准,对任课教师加强专题培训非常必要,包括增强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力度,进而促进教师德育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七)工匠精神培育效果需将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

调研数据显示,汽修专业85.8%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工匠精神教育相关:

工作表示满意,1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但26.3%对口用人单位对当前中职毕业生体现出来的职业态度不满意,41.2%的企业表示,当前中职生在工作中大多数不具备工匠精神。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一定要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不算是真正合格的人才。以上数据表明,学校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结果不应仅仅让学生满意,而应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才是培育的最终标准。

三、专业教学有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德育制度引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

各中职学校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三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工匠精神”有关内容、李克强总理近三年在不同场合对“工匠精神”的解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汽修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同时,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抓紧出台《天津市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意见》,各中职学校要研究制定“工匠精神进课堂”的相关教学制度,从而引领教师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组织教师参加经验交流、专题培训、下企业实践和能力拓展等各项活动,进而更新汽修专业教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德育工作能力。

(二)领悟工匠精神内涵,锁定工匠精神教育目标

各中职学校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要进一步深化。“执着、精技、崇德、求新”是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们独到的行为特征。工匠精神是他们在长期职业实践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职业素养和特有的职业品质,这种素养品质是优秀文化的凝练,是职业精神的萃取,更是成就工匠的深层次的逻辑因由,是可以引领学生追梦出彩的精神资源。培养工匠精神,核心在践行。教学中只有把引领学生“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四个维度作为教育目标,才会有方向、有定位,才能瞄准目标,逐梦前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去实施,去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专注做事的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境界,培养他们遵守职业道德、无私爱岗敬业的品格,才能让学生成为德润身、技立世、品高端的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各中职学校在制定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要有针对性的充实到德育目标里去,结合汽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未来岗位需求,进一步明确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应完善相关课程标准,使教师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渗透作为日常教学的常规要求和内容加以实施,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融入工匠精神内涵,实施针对性教学渗透

汽修专业任课教师要充分分析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涵,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和岗位需求,找到与各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相结合的切入点,在课堂上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教师人格魅力”五个方面,寻找培育点,有机融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教育内容,完善教学设计中的情感目标,把教育内容恰当地写进教学设计方案中,实施针对性强的培育与渗透。

(五)创新德育教学模式,多渠道培育工匠精神

各中职学校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机融入。除了开设专门的《工匠精神》课程之外,鼓励教师探索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德育教学模式,重点依托“就业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实习实训教学、技能训练和竞赛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载体,创设和利用德育情境,结合未来岗位需求和社会需求,将工匠精神的精髓自然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达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德育教学格局。

(六)完善多元评价内容,促进职业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评价中,要尝试实施多元、多角度评价方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除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外,还要融入对“团结互助、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孜孜以求,追求完美和极致”等体现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坚守岗位、增强本领、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同时,各学校应在教师教学考核评估工作中增加“践行工匠精神”的考核条款,倒逼教师发挥好自身的表率作用,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师生共同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促进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我们期望在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入工匠精神教育,不是因为它是热点和时尚,为了蹭热点、追时尚、贴标签才随之起舞,各中职学校急需端正态度,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不断更新职教理念,制定详尽的教育规划,建立对应的管理机制,引领教师们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主动结合课程特点、专业特点和岗位工作要求,挖掘培育因素,找到切入点,制定融入计划,研究工匠精神的融入途径与方式;通过开展多载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探索汽修专业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融入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大国工匠”。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中职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工匠赞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